仁者甘死如饴
2020-12-07秦若琳
秦若琳
天寒,有仁者戎夷解衣救弟子而冻亡。后世人读到这个故事不知作何感想?会为戎夷太息至流泪,或是嗤之以鼻不敢苟同?以舍生换取的意义,还能被感知吗?在千年后的今时今日是否再寻不见?纵然私心总在惋惜,可绝境之中,唯有仁者甘死如饴。
绝境常常意味着逃不过的生死选择。你问戎夷把保命的大衣披在谁身上,你问谭嗣同是逃还是留,你问文天祥是死还是降,他们如何回答?如果再给他们一次机会,他们会不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天无绝人之路”的前提是妥协,是退而求其次,另寻他路。但绝境恰恰体现在堵住了仁者所有的出路,让他们在残酷的现实和道义制高点间当机立断做出选择。大多时候,是生与死的选择,也因而这个选择足够击垮一个普通人所有的理智,足够吞噬一名战士所有的血肉,足够粉碎一位信仰者所有的虔诚。所以大多数人会遵从天性,以生存和繁衍为目标做出选择。但是仁者不会,仁者慷慨赴死,甘死如饴。他们甚至坚定到没有把偷生纳入考量。
仁者怎么看自己的生与义?“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他们也许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也早就做出了舍生取义的选择,以至于一切对他们都顺理成章,好像赴死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这当然不意味着仁者不在乎自己的生命,正相反,仁者很爱惜自己的生命。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仁者爱惜;骨骼血肉承恩大地,仁者爱惜;学识行事师承圣贤,仁者爱惜。只不过,在仁者看来,比生命更重要的是道义。他们爱惜自己的生命,是为了更好地追求大道。当大道和生命不可兼得时,他们选择捍卫自己的理想。如果弃道而苟活,无异于放弃了追求,生命也随之腐化凋零。
作为普通人,在仰望仁者气节的同时,也常常感到疑惑:他们这么做,不就等于放弃了对社会更大的贡献,因小失大吗?他们本可以治国平天下,本可以使民富且知礼乐,但肉体的灰飞烟灭把这一切“本可以”变成“不能够”,这当然是社会的损失。他们应能屈能伸,用一时的背叛换取此后更大的成就,至少“好死不如赖活”。可是,背叛了道义之后的他们,还可被称为“仁者”吗?若再次陷入绝境,他们又当如何?背叛的次数多了,与挣扎的庸人还有何区别?仁者没有义务经受这样的考验,且仁者的赴死恰是其仁的证明。对于社会,他们生时的奉献固然卓著,但他们“以死明志”的举动,也会掀起巨大的舆论浪潮,从而更具震撼力地传扬他们追求的大道。他们用渐渐冰冷的身体成全了炽热的仁义,用耀眼的光芒馈赠高贵魂灵以不朽,从此又添一段人间传奇。
其实,他们没有离开过。仁者为一种精神而活,也活成了一种精神。“利己求生”之心人皆有之,常人妥协之,仁者超越之。非是仁者泯灭了本性,成为一种被贴上仁義标签的机器,而是他们看到了人性中更高层次的光明。为了这光明,他们心甘情愿长眠于黑暗,他们把死亡看作实现理想的阶梯,而非埋葬理想的坟墓。长叹一声“道其不济夫”!小小的私心仅此而已,在天寒地冻里渐止呼吸,却是前所未有的安详。所以千百年后,还会有人为之动容,为之震撼,为之落泪,为之惭愧,为之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他们是你徘徊时的那一道星光,他们是你挣扎时的那一点星火,他们是你的先例、你的楷模,或许也会是你追求的高贵的结局,是生的灵,是死的魂。
于常人,绝境的恐怖是生死抉择;于仁者,有无绝境,皆甘死如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