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激励
2009-06-22刘鹏伟
刘鹏伟
二十一世纪中知道经济的社会,“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数字化技术以及计算机国际语言化技术的突破,正将传统的分离的图书馆推向全球一体化的新境地”。图书馆的自动化、电子文献信息服务和数字图书馆的出现为高校图书馆提供了机遇亦带来了挑战。馆员正经历着由资料的收藏者、提供人者向信息资源的导航者和开发者转变,工作已不是日复一日的简单劳动,年复一年的重复作业,而要不断地去学习、思考、适应和创新。为适应这种转变,促进高校图书馆健康科学可持续发展,管理者就要重视人的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根据图书馆的客观需要和目标发展要求,充分考虑馆员的个体需求,结合其个性和人格特点,在“平等、友爱、互助”的氛围下有效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就必须坚持正确的激励原则,采用合理的激励方法对馆员进行有效的激发鼓励。
一、激励原则
激励是暴发积极性转化为自觉行为的一种刺激,是导致人们自觉行为的动力。要使馆员按照管理者设定的目标卓有成效地工作,就要做到科学激励,为此必须要遵循相应的激励原则。
(一)组织目标与馆员需求尽量一致原则
目标本身就是一种激励,要激励职工,首先要明确目标,使馆员了解要做什么、有什么意义,同时组织目标只有和个人需求、个人目标相近或一致,才能更好地调动员工积极性。因而制定目标时应分析组织与个体需要,科学制定工作标准及奖惩方式,馆员为实现个体目标时应努力地实现组织目标。
(二)公平原则
公平就是尽量使馆员感到公正,是严格按照工作规范、管理制度、激励目标的要求,有理有据地对馆员进行奖罚、表扬或批评,不偏不袒、不认人为亲、要一视同仁、实事求是。
(三)适时性原则
孙子曰:“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苏东坡认为做诗“情景一失永难摹”,对馆员良好的激励也不例外,也要把握最佳时机以提高激励效益。那种认为“有了成绩跑不了,年终算帐晚不了”的做法,往往会使行为主体馆员得不到及时的鼓励而产生不满和消极情绪。可设“季度奖、学期奖、学年奖”等实施奖励,以增大奖励效果。同时事先对奖励对象保密,相对增加神秘感和爱奖者的惊喜感。
二、激励方法
(一)目标激励
管理者设置一定的目标为诱因,刺激馆员未满足的需求,激发其实现目标的欲望和动力,是激发馆员工作积极性的基本方式。目标的设立要做到方向正确,即符合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有利构建和谐和科学可持续发展。要使个人目标融于组织目标之中,目标要具体明确,尽可能量化(到馆量、借阅量、装订量、典藏量、咨询量、改进量等),宣传提高效价;目标难度要适中,不要高不可攀,要具备实施条件,具有可操作性,以增大馆员实现目标兴趣。
(二)物质利益激励
物质利益激励是以物质利益为诱因,通过调节馆员物质利益来刺激物质需求的方式(如工资、奖金、津贴及实行物质奖励及处罚等),在现今馆员收入不是很高的情况下仍是最重要的激励因素。物质利益激励要方案明确具体,要有科学的考评,真正做到奖勤罚懒,尤其是校内津贴和奖金部分,要对“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有一个切实的有吸引力的体现,打破大锅饭以及以往馆员所具有的偷闲求逸现象,对馆员起到切实的鼓舞和鞭策的作用,使之肯干工作、干好工作。
(三)学习激励
在知识经济社会,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竞争激烈,“你永远也不能休息,否则你就永远休息”,诠释了终生学习的必要。管理者必须高瞻远瞩,激励馆员自主学习,积极开展学习型组织建设,培养馆员系统思考能力,勇于自我超越能力,不断改善心智模式,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要有计划地引导、科学制定学习规划,系统地进行岗位培训,展开集体学习,集体攻关。分批分期地有条件地选择“优秀”或达到一定工作业绩的人员赴外地考察、参观和进修学习,这样既提高了员工智力水平,又使馆员工作力,创造力大大增强。
(四)用人激励
“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很好地说明了用人要当用其才,管理者要在满足馆员晋级、晋职、爱好、专长的需求时,确立科学的用人激励机制,善于发现和应用人才,并做到坚持公平、公正,要任人唯贤,人尽其才。使每个馆员都感受到只要我有才华,就有施展的舞台,就有被提拔和晋级的机会,以此来激发其工作的热情。
“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管理者必须不断学习激励艺术,观察人、理解人、掌握人的心理活动规律,依据高校图书馆的业务特点和发展目标的要求,结合馆员不同的心理特征、价值取向、知识背景和个性需求,灵活地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激励方法,增强图书馆馆员工作的凝聚力、亲和力、学习力和创新力,使高校图书馆的科学和谐发展具有永不衰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