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的健康教育
2009-06-22李旭宏
李旭宏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能否促进母乳喂养率。方法:人院、平产后或术后的健康教育及出院的指导。结果:通过临床实践证明,加强母乳喂养的健康教育,最大程度地满足产妇的需要,均能在产后康复过程达到预期目标。结论:健康教育在促进母乳喂养中起主要作用。
[关键词]母乳喂养;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7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4(b)-114-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医疗保健意识逐渐增强,如何促进母乳喂养,生育一个健康的宝宝是父母最大的愿望。大多数父母无育儿经验,这就使得健康教育尤为重要。通过临床实践证明,加强母乳喂养的健康教育,最大程度地满足产妇的需要,均能在产后康复过程达到预期目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05年12月~2008年2月。在黑龙江省鸡西矿业总医院医疗集团二道河子中心医院分娩的产妇510例;年龄(28.65±6.73)岁;孕(39.8±3.5)周;新生儿Apgar评分(8.7±1.3)分。
1.2方法
1.2.1入院宣教向孕妇介绍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指导其作好乳头和乳房的准备。具体作法如下,①介绍母乳的优点:母乳营养丰富而且容易消化吸收,是婴儿最适合的食物,它含有婴儿生后4~6月生长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母乳具有增强婴儿的免疫力的作用;母乳直接从乳腺分泌,温度适宜,污染机会少,经济方便。②乳头、乳房的护理:对每位孕妇作乳房检查。及时查出内陷或平坦乳头并对此进行纠正指导,指导孕妇作乳头伸展练习,拉开并离断与内陷乳头“绑”在一起的纤维。
1.2.2平产后或术后的健康教育①早接触、早吸吮:产妇分娩后应尽早母婴皮肤接触,一般情况下,婴儿生后30min(剖宫产的产妇在麻醉药退后清醒30min内)即可进行哺乳,每次可持续10~30min,即使没有乳汁也应吸吮乳头。②指导正确的哺乳方法:哺乳时母亲体位舒适,全身肌肉放松,母婴必须紧密相贴,母亲的拇指和四指分别放在乳房上、下方、托起整个乳房喂哺。哺乳结束后,可挤少量的乳汁均匀地涂抹在乳头上。以保护乳头表皮。喂饱婴儿后,乳头应及时脱离婴儿口腔。
1.2.3出院指导指导产妇出院后饮食、休息、婴儿喂养的注意事项,介绍手工挤奶的方法:挤奶前彻底清洗双手和清洁水轻擦乳房,假设自己处于愉快的环境,以利排乳反射,湿热敷双侧乳房3~5min,轻轻按摩乳房,产妇身体略向前倾,用手将乳房托起,将大拇指和食指相应放在乳晕上下方,用大拇指和食指的内侧向胸壁处挤,必须挤压乳头后方,这样就能挤在乳晕下方的乳窦上,有节奏地挤压及放松并在乳晕周围反复转动手指位置,以便挤空每根乳腺管内的乳汁。
1.2.4调查方法出院前采用问卷调查。发放问卷510份,均当场收回,问卷由护士长与责任护士共同评价,有效问卷510份。
2健康教育形式
2.1发放各种有关书面资料
准备一些图文并茂的书面资料,如母乳喂养指导、母乳的优点等的书面资料。起反复加深了解的作用。
2.2利用走廊橱窗进行随时的健康知识宣传
形象化的实物照片张贴。进行产前,产后的饮食指导、喂奶姿势、手工挤奶婴的方法等的介绍。
3讨论
3.1加强管,注意哺乳细节
护士在产妇哺乳初期乳量不足时,应告知产妇尽量不要使用奶瓶哺乳,以避免婴儿出现乳头错觉,发生拒食吸吮母乳的现象。婴儿吮吸乳头时,应该含住大部分乳晕,因为压迫乳晕有益于刺激乳汁分泌及流出。同时,指导产妇注意两个乳房轮流喂哺,以保证营养全面均衡,利于乳汁的正常分泌与“休整”。
3.2因人施教
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因人施教,是健康教育成功的关键。每个产妇的心理特征及文化程度不同,影响母乳喂养成功的因素也不同。如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个人因素等,因此护士应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个体化教育。通过因人施教,使每个产妇掌握母乳喂养知识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