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六字”法
2009-06-21曾令琼
曾令琼
[摘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新时期如何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经验,认为应注重“六字”教学法,即新、活、严、高、熟、实,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以增强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六字”教学法 学生
为了高质量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革,要坚持“少而精”、“要管用”的原则,在增强实效性上下功夫。结合长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笔者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与建设作了一些尝试,集中到一点,主要是着力于“六字”教学法。
一、在教学内容上突出一个“新”字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革,核心问题是教学内容。因此,在教学内容的改革方面下功夫,真正做到以课程内容的理论深度和广度来吸引学生,使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较大的提高,使他们心服口服。突出一个“新”字,具体做法是:
第一,必须正确认识课程内容“新”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讲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任务,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知道,任何科学的理论都不是真理的终极,马克思主义自创立至今的一个半世纪以来,一直保持其科学的生命活力,始终洋溢着鲜明的时代精神,其科学性就在于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如果放弃了对马克思主义最新发展成果的学习与思考,就会陷入一成不变的教条主义泥坑,从而也就窒息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使学生对所学课程失去信任和兴趣。因此,课程内容“新”,就要求教师要解放思想、破除迷信、与时俱进、勇于思考,本着这种科学的态度和精神去真正弄通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弄懂马克思主义在现时代的理论发展、创新以及科学实践的意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突出体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不断用新的思想新的科学知识充实自己,从而使课程内容新颖、充满时代气息和特征。
第二,课程内容“新”,必须正确处理和把握好两个关系。
一是正确把握坚持、发展与创新马克思主义与形形色色假马克思主义的区别,这是一个原则问题。我们所说的“新”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新成果,而决不是不加以选择的凡是贴上马克思主义标签的,统统可以冠以“新”的旗帜下在课堂上宣讲。针对那些宣传资产阶级自由化、以及资本主义的所谓“新思潮”、“新流派”、“新学论”,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进行分析,在对比中帮助学生识别真假马克思主义。
二是正确把握课程讲授大纲的要求与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发展、新成果的关系。要求课程内容“新”,决不能偏离教学大纲,喧宾夺主。存在着这样一种误解:既然要突出课程内容的新,略讲、甚至不讲课程要求的基本原理,而将重点放在了讲最新研究动态、研究成果上,结果是内容新了,学生也爱听,却远离了大纲要求。最新的研究动态、研究成果不是不能讲,只能画龙点睛式启发学生去思考。因此,课程内容新是在坚持教学大纲基本要求上的更新。
二、在教学方法上突出一个“活”字
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教学方法的改进,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提高教学质量的两个方面,实际上就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因此,教学内容的改革固然是核心,是关键,但有了好的内容而没有好的教学方法,同样也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高质量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必须大力推进教学方法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上的得失,往往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好坏直接相关。注重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对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课堂教学一般采取的是单一的、静态的教学方式,师生间缺乏互动,往往使教学内容变得枯燥,课堂气氛沉闷。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必须实行多种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这个“活”字体现在:
一是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生动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其绝大部分内容是较为抽象的理论,教师的一大任务就是把抽象的理论作出准确而又生动的阐释。在教学中,教师要精选要点,重在分析与阐释,要渐进深入,求解难点,这便于学生较好地掌握理论要点,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的科学性。同时有些内容还可以运用典型案例教学法,选取的案例,应具备易于理解,富有新意,具有典型性,事实确凿,便于进行解剖和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善于从典型事例中分析出人们本应想到但却从未想到的结论,使理论课教学有声有色。
二是教学手段的多样性。一方面,要求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社会大课堂,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接受教育。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做法,采取多种手段,如讲评法、辩论赛、多媒体教学、图表法、演讲法、提问法等。考试由单一的闭卷方式改为多种方式综合进行,即把学生期末的笔试成绩与平时上课情况、小论文的完成情况、课堂讨论的发言情况综合起来考察,促使学生知行合一,并对命题形式和考试内容进行改进和完善,逐步缩小考核基本理论知识的客观题比重,而增大对理论是非进行判断分析的辩析题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热点问题的论述题的比重,以考察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重点。这一考核方式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死读书、读死书的弊病,达到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目的。
三是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在教学中能够把握重点难点,灵活应用叙事、精讲、交流、讲评、讨论等方法,善用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和案例式教学,力求生动活泼,以情动人,以理服人,要求学生耳到、眼到、心到,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在教学实践中抓住一个“严”字
“严”字就是严格要求。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诲人不倦,施教有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塑造大学生灵魂的工程师,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身边榜样,教书与育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身上是不可分割的。只有具有良好的道德风范,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和爱戴,以自身的思想魅力、人格魅力打动学生的心,从而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效果。同时,要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的随意迟到、早退、旷课现象要大胆管理,严肃批评,对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所诱发的不正之风对青年学生的影响要及时批评,加以驳斥。并要求学生把所学知识懂、透、化,把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为信念和能力。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一丝不苟,严格追求教学艺术的完整和教学效果的统一,体现出真情、真心、真功夫的人格风范。认真、深入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著作,提高理论修养,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全面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体现出真信、真教、真干马列主义的坚定信仰。
四、教学质量上要求一个“高”字
“高”字,是指教学内容在知识层次、科学体系上高标准,授课过程在逻辑结构、语言艺术上高水平,堂堂贯彻“三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课课渗透“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到“三个结合”,即把传授知识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相结合、把科学人生观与改革的实践相结合、把提高学生的能力与品格塑造相结合。达到这样的高标准、高水平绝非一日之功,但至少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努力的方向。因此,在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今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政治素质、科研能力、掌握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能力,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加强科研能力。要掌握本门课的基本要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提高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应提高教学语言的艺术性。课堂语言艺术水平高,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语言尤其要严格要求,应做到:洁净无赘、词语贴切、节奏明显、感情投入,否则,语言死板单调、平淡无味,表述时续时断,会失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
五、在教学过程中把握一个“熟”字
“熟”,既熟悉学生的知与不知,又熟悉教学的要求与内容。具体地说,首先,是教师必须吃透教材与学生两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者,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努力使教学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要为学生解惑。因此,要知道学生“惑”在哪里,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了解他们对理论问题的认识及存在的偏差,对当前的社会问题、舆论焦点、热点的看法。在教学中不能回避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教学过程中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在对学生的思想状况了解的基础上,做全面、客观的分析。在教学中,针对学生对一些重大的政治、经济和政策问题存在的模糊认识甚至偏激倾向进行正确引导和说服教育为主,做出合乎逻辑的令人信服的解释。具体做法是在本门课程开设前,设计问卷调查,通过归纳总结学生们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学生思想中存在的一些困惑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教案,安排重点内容和恰当的教学方式。其次,要熟知本门课程内容与其他课程内容的关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容有些是具有重复性的,教师在开设本门课程之前,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各门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及其相互关系,各课程之间的内容分布、教学重点等问题能有清楚的认识,对一些重复的内容做适当的调整,做到突出重点。
六、在教学效果上追求一个“实”字
“实”,即教学的实效性,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最终目的和归属。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对他们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实效性指的是能以科学的理论、渊博的知识、流畅的语言、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的精彩的讲说,善于创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和兴趣张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启发学生运用所学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敢于面对现实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使学生们记得住、用得上,为将来报效祖国、服务人民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终生受益。
总之,“六字”教学法,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既传授知识,又教做人;它拓宽了学生们的知识视野,提高了他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修养的目的。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这一教学方法是成功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