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职学生创业理念的培养
2009-06-20成海涛江志强
成海涛 江志强
摘要:由于还没有在全社会营造一个浓郁的创业氛围,特别是学生缺乏创业的理念与创业的意识,使目前我国创业型人才的培养踯躅不前。因此,学校要想有效开展创业教育,为社会培养创业型人才,关键的问题就是让学生全面树立起创业的理念和意识。
作者简介:成海涛(1976-)女,江西省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江志强(1966-),男,江西省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
关键词:高职;创业教育;创业理念与意识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7518(2009)08-0046-02
长期以来我们由于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传统概念的束缚,“学而优则仕”,因此在我国普遍认为读书、奋斗的目标就是能成为政府官员、大学教授或白领阶层,似乎这样才有出息。在这种氛围和观念的影响下,我们的青年尤其是大学生们,都把当公务员当成首选,其次进事业单位。自主创业或进企业成为一名技术工人,往往是被当成无奈的选择。
所以,尽管目前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为创业者提供了良好机遇,国家政策也在鼓励大学生创业。但由于还没有在全社会营造一个浓郁的创业氛围,特别是学生缺乏创业的理念与创业的意识,使目前我国创业型人才的培养踯躅不前。因此,学校要想有效开展创业教育,为社会培养创业型人才,关键的问题就是让学生全面树立起创业的理念和意识。
一、社会要营造宽松的就业环境
社会环境对创业理念的建立、创业精神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江浙地区之所以能够涌现出大批的创业
型人才,首先取决于其宽松的就业环境。
比如温州地区由于其就业环境非常宽松,所以温州人不管什么工作他们都去做,他们都能够拾漏补缺,见缝插针,他们满足了整个社会的需要,不但方便了社会对各种各样物品的需要,也给他们创造了一个非常广泛的就业机会,所以按他们的观念,什么都可以就业,据了解,目前有200多万温州人在外创业。
反之,如果没有一个宽松、开明的社会就业环境,对不同职业的社会偏见依然根深蒂固,那么即使很多人想去创业,也没有这个勇气,就不会形成非常宽松的就业机会和环境,也就无法让生活在这样大环境的学生,树立起创业的观念和意识。
因此,要想真正树立起创业的观念和意识,就要让全民创业的意识、艰苦创业的精神成为我们身边社会的主旋律,大力弘扬“劳动为本、创业立身”的优良文化,营造“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的强烈氛围,使个人创业已经成为一股全社会的潮流。
二、学校要形成浓厚的创业氛围
创业型人才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作为一所高校,特别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一大批创业型人才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学院在办学过程中,要不断推进教育创新,加大素质教育力度,并在整个校园内形成浓厚的创业氛围。
一是在校内开辟创业园区。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作法为例:早在1997年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就喊出了“拆了‘围墙进市场,课堂建在马路边,店堂就是课堂”的口号,当时一进校门,就能感受到一股浓浓的商业气息:实习超市、实习银行、实习餐厅、实习宾馆……同年7月,该校与无锡最大的电脑通讯市场联合创办了梦之岛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经营面积达250平方米,成为市场的“龙头”。在随后的几年,随着创业教育的不断深入,无锡商院的创业氛围愈发浓厚。目前,该院自主创业的学生人数已达100多人,总经营面积达8000平方米。
创业园区的开辟不仅使参与其中的学生在保证正常学业的前提下,既了解了市场又熟悉了业务,更重要的是其浓郁的创业氛围,对广大在校生创业理念和意识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是可以定期举办创业计划大赛。创业教育活动大都起源于创业设计大赛,学生在创业作品的设计过程中,会综合运用各种知识,查阅大量的资料,其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煅炼。例如由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每年主办一次的全国高校企业竞争模拟挑战赛,该比赛是运用计算机技术模拟企业的竞争环境,比赛参加者组成虚拟的公司,在模拟的市场环境里展开竞争,进行经营决策的训练。它对于培养大学生综合运用管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大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起着重大作用,另外也在各大院校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创业激情。
三是将创业教育融入校园文化之中。为营造创业氛围,激励创业精神,学校还应对校园及周边环境进行合理布局,突出创业环境的设计与布置,将创业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如布置立志创业成才的名言警句,张贴创业者的成就榜和风采照,展示创业型教育的成果;把第二课堂活动作为营造创业氛围、培养创业意识的重要途径。一方面要在原有的各种活动中,如班会、团队活动、学科兴趣小组、各类竞赛、勤工俭学、校外活动等,把创业教育的任务和要求结合进去;另一方面要开展创业教育专题活动,即根据创业教育的课程目标和任务设计专门的教育活动,如充分利用校刊、校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等宣传工具,通过创业典型报告会、征文比赛、演讲辩论赛、参观、访问、社会调查活动等,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调动学生的创业兴趣,引导学生增强自主创业的
信心和勇气,从而鼓励和扶持更多具备自主创业条件的学生脱颖而出。
三、教师要树立现代的教育观念
所谓创业理念的建立,就是要使学生建立将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观念,将创业作为自己职业的选择,树立从事合法职业取得合法收入即为就业的观念,树立自主创业可带来较高收入和发展机遇并创造辉煌人生的观念。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应先树立现代教育观念,积极探索创业教育的新型教学方法和途径。
目前各大中专院校的教师依然习惯于学历教育、应试教育,他们一时还不容易树立创造、创新、创业等观念,而要培养学生的创业理念和创业精神,首先就要使教师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加强对教师创业教育观念的培养,使之在教学中自觉地融入创业意识的教育。
首先是要贯彻学生自主学习的个性化原则和多元化的教育质量观。创业能力的培养依赖于创造能力的培养,而创造的源泉和基础是人才的个性化,要培养学生的自由个性,首先就需要教师确立多元化的教育质量观。每一个学生在先天的潜能、性格、爱好、志向、才能、适应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多元化的质量观要求用一种一簇式的、灵活的教育教学体系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差异和个性,对于学生的不同能力给予同样的重视。要允许学生在某些能力上有特殊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成为具有特色、特长的创造型人才。
其次是要突破原有的框框,要有一种敢为人先的教育观念。由于创业教育是针对学生毕业、就业改革的教育,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叫“毕业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叫“自主择业”;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叫“自主创业”。这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改革,要求教师要有一种尝试的勇气,要有一种敢为人先的教育观念,才能取得创业教育的成功。
第三是要树立全面的创业教育观。创业教育不是单纯地进行创业知识的传授和创业技能的训练,也是一个素质教育的过程,要从观念上改变为创业而进行创业教育的思想,而要将创业教育的思想渗透到学校各方面的教育中,并贯穿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过程中去。
目前,高职学生的就业形势已日趋严峻,而解决就业的根本出路不是为其找到新的岗位,而是需要唤起社会的创业精神,有创业者创造出新的工作岗位和新的经济发展空间。因此对高职生进行创业教育,特别是有效培养其创业理念,在当前形势下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谢志远.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创业精神的培育.《船山学刊》2004年第3期.
[2]强东梅,郎素萍.谈高职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4年第6卷第3期.
责任编辑:夏焕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