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和谐视域中高校教师的素养
2009-06-20刘流
刘 流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对高等院校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谐社会中教师为创建和谐校园应该具备现代的教育理念、传统智慧与现代化实践的专业水平、信息素养、创新意识及能力和高尚的师德。
关键词:和谐社会;教师素养
作者简介:刘流(1958-),男,江苏淮安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09)05-0061-03
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对各类学校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谐校园的建设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高等院校在和谐校园的建设中的教师素养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才能实现和谐校园的建设。因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高等院校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养以适应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
一、教师的现代教育理念是和谐社会中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
现代教育理念是现代教师的灵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教育自身的变革,促生了许多不同于传统教育理念的新型的教育观念,主要包括在以下几方面:
1.现代教育观。教育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协调一致,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和生存能力等,把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和人格完善结合起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教学生“学会做人”,教育的最高理想在于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适合自身的发展。
2.现代教师观。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应从知识的垄断者、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教师,应该树立一种全新的的教育观,即“为学生服务的观念”。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学生才是教育活动的真正中心。教师是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服务的,这种服务包括四个方面:知识服务、向导服务、咨询服务和日常生活服务。
3.现代学生观。要认识到学生是人、是发展中的人、是独特的人。意味着学生是有生命、有尊严、和自我意识和自我发展需要的活生生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进一步的发展潜能,是动态的、发展的,而发展就需要一定的适合的条件,应该为学生的发展千方百计的创造良好的环境。而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兴趣等等,和谐社会的教师就要在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使学生得到充分的个性发展。
4.现代教学观。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师生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交往过程。是一种“对话”,而非“独白”。必须改变传统的死记硬背、灌输和填鸭等教学方式,代之以学生的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5.现代学习观。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成长和发展的过程。学生的成长发展,不仅有知识的积累,更有其能力的发展、习惯的培养、性格和丰富人格的完善。要让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注重为学生提供多元的学习信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师的传统智慧与现代化实践的专业水平是和谐社会中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
二十一世纪整个世界政治多元化、经济一体化,科学技术的竞争日益激烈,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教师在世界变化中的作用必然会提到一个异乎寻常的高度,也必然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设一支具有传统智慧与现代实践为一体的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势在必行。
教师专业化既是教师成长发展的过程,更是教师成长发展的结果。包括教师职业专业化和教师教育专业化两个方面。所谓教师职业专业化是指一个个体成为教师职业群体的合格成员,并且素质越来越高,技能越来越娴熟的转变过程。教师教育专业化,是指教师养成是一个专业化的过程,内容包括具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专门的培训、培养模式和课程计划、专门的教师教育评价标准。教师职业准入制度的建立、教师职业规范要求的确立是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具体表现。教师职业专业化要求教师教育专业化。[1]
一个专业化程度高的教师,其专业知识结构应当由通识性知识、本体性知识、素养性知识,条件性知识、行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等。素养性知识包括:崇高的教育理想和敬业精神;以教育为自己毕生追求的事业;热爱学生,全心全意为学生发展服务;以身作则;为人师表,高尚的人格风范;学而不厌、温故知新,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更新知识结构的意识和能力;善于协调合作,能够同其他教师、家长和有关人员合作共同提高教育效果等等。条件性知识包括:了解国内外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新成就、新动向,形成现代教育观念;了解和掌握教育的规律并形成对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完整认识;掌握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掌握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熟悉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并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学习。行为性知识包括:掌握学科课程开发、设计、实施和评估的多种方法,具有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进行开发的能力;掌握班级管理、组织集体活动的方法;创设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有反思教学教育实践和进行教育研究的意识和能力。实践性知识包括:掌握与课堂教学情景相关的知识经验;学会灵活机智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各种突发事件的技术及其能力;学会把专业知识应用于具体教育教学环境;获得初步的教育实践能力和职业生活体验。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合理、完善、优化的、专
业化的教师队伍。[2]
三、教师良好的信息素养是和谐社会中构建和谐校园的有利手段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面对信息时代的变革和挑战,要求教师在教学观念、工作方法等方面必须与之相适应,这对教师的信息行为能力与思维方式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信息素养理论源于图书馆检索技能,其根源在于信息学理论。美国最早从图书检索技能中演化出了信息化的概念,后又将图书馆检索技能和计算机技能结合成为一个综合的能力、素养,即信息素养。目前信息素养已成为世界各国的主要教育培养目标之一。信息素养主要包括:有强烈的获取新信息的意识;知道如何能迅速、准确的获取新信息;对信息有较强的敏感性,能有效对信息进行选择;能高效的利用新信息去解决实际问题;具有良好的信息道德和信息安全知识。
新形势下的教师素养养成的变革,一方面要求把信息技术溶入课程内容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学生现代信息技术修养;另一方面,要求以现代信息技术作为课程的载体,以生动直观的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教学材料,实现人机交互。要实现这一整合的关键是教师,教师的信息素养,教师对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决定着整合的程度与效果。为此要求教师具备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将文本教材内容转变为超文本教学内容的能力,具备网
络课程资源的选择、组织、利用和开发的能力,乃至通过编程设计课件的能力。
四、教师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和谐社会中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新课程的基本目标之一。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本身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能够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因此,我们在高等院校教育改革中也强烈的呼唤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的创新素养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只有师资队伍的创新素养得到全面提升,才能实现有效的创新。新时期的教师应当具备五个方面的创新素养: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养、现代教育观和现代教育方式、务实理念和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信息观念和信息运用能力、创新人格因素,包括科学精神、开放性思维和开拓型作风。
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首先,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学生是一个充满活力想象力的特殊群体,在他们的身上蕴涵着巨大的创造潜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灵活运动各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力。其次,是课程实施的需要。现代教学管理体制要求课程向多样化发展,既对教师提出了要进行创新的新要求,也为教师的创新才能是施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这就需要教师创造性的对已有的教材进行加工,使课程成为一种动态的存在,同时也使课程能与本校的实际相吻合,而校本课程的开发则实现了课程的个性化。再次,也是教师自身发展与提高的需要。教育教学的改革将使课程由静态变为动态,同时也把和优秀的教师变成了一种动态的存在。教师只有不断的充电,不断的提高自身水平,才能使用课程动态发展的需要。教师只有具有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探索新的知识,反思自身教育实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才能继续胜任自己的工作。
五、教师的师德建设是和谐社会中构建和谐校园的保障
师德素养即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各种道德规范的综合,它包括教师的思想境界、事业态度、职业情感和职业技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新阶段,教师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3]因此,必须要用以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来指导高校的师德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的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注意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想基础。在加强师德建设中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指导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教育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要以科学的思想武装人,以正确舆论引导人,使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为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要从自身做起,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从根本上解决教师教书育人的指导思想认识和方向原则问题。
其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教育引导广大教师热爱教师事业,做好本职工作,要求他们教书育人,把爱岗敬业、献身教育作为教师师德建设的基础,他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
第三,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胡锦涛同志指出: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
第四,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广大教师树立教师职业道德。胡锦涛同志在2006年3月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只有分清荣辱,明辩善恶美丑,一个人才能形成真正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教师要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教师应有的职业道德,把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作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核心,把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作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最终落脚点。
总之,建设和谐校园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以人为本贯穿在教育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办学以人才为本,教师是主体;一是学校教育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主体,而着两方面无不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体,一切为了学生的现代教育观要求教师必须有高尚的道德品德。
热爱学生是教育成功的根本保证,是师德的集中表现。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灵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在教育中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师德的核心,为此教师必须要做到:理解学生,以理服人;关心学生,以情感人;尊重学生,以诚待人;培养学生,以严育人。[4]
参考文献:
[1]赵春娟.论教师素养新内涵[J].教育探索,2006(2).
[2]张传燧.教师专业化:传统智慧与现代实践[J].教师教育研究,2005(1).
[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8.
[4]王杰康.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指导高校师德建设[J].文教资料,2008(3).
责任编辑:葛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