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09-06-20高素芬

职教论坛 2009年11期
关键词:审计案例教学法职业教育

摘要:目前,审计教学方法大多还停留在传统的以讲解为主的满堂灌方式上。这种方式重理论、轻实践,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对传统授课方式进行调整,积极引进案例教学法,提出了案例教学在职业教育中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审计;案例教学法;职业教育

作者简介:高素芬(1966),副教授,唐山职业技术学院财经系会计知识延伸教研室主任。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09)11-0024-02

职业技术教育具有注重实效性的特点,即其培养学生的目的偏重于实际应用,学生在职业技术教育中应获取相关的职业技能并熟悉其应用环境。学生择业后无法适应社会岗位要求,最大的问题是所接触的领域和环境对他们来说是全新陌生的,因此,将案例应用到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实施审计学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案例教学主要是指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正确的管理理念、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联系实际,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审计案例教学是在学生学习并掌握了一定会计学、经济学、审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老师介绍、分析、剖析案例,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活动中,或者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传授并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深化理论教学,巩固相关知识。审计学涉及的相关学科门类众多,内容宽泛。选择典型审计案例进行讲解,可以使各科知识综合运用、相互渗透,有助于学生将已学的各科知识融会贯通,达到深化理论教学,巩固相关知识的效果。另外,审计案例教学具有形象性、直观性的特点,可使书本知识和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缩短理论教学与实际工作之间的距离。

3.推动“启发式”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案例教学是一种递推式、逐层分解式的启发式教学。它可以较好地逐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并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目前审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学校一味地强调书本知识的学习,这必然导致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应付审计课程考试、审计技术职称考试或注册审计师考试等应试式的单一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导致某些已通过考试或已获得技术资格证书的学生在工作时仍然缺乏基本的审计实践知识,缺乏独立工作和协调工作的能力,甚至缺乏必要的人际沟通和社会交流的能力[3]。

2.重理论、轻实践。据调查,我国多数高校只重视审计基础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教学,未能充分调动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普遍感到审计课难度大。往往教材上写的审计“条文”都能看懂,可是一接触到具体实务则感到无从下手,结果出现教师上课讲“条文”、学生考前背“条文”、遇到实际问题不会用“条文”的现象,以至于长期以来形成了教学与实践脱节严重的问题,使审计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的一段时间内很难适应企事业单位的审计操作。

3.教审计专业的教师的社会实践少。一个合格的审计专业教师主要应具备以下条件:第一,有高学历,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独特的见解,能迅速接受新知识,有处理实际业务的能力;第二,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经常参与会计师事务。因此,针对当前审计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通过多年的研究、从事教学的经验、同其他审计学教师的交流研讨加之与学生的沟通,笔者认为尽快实施案例法教学是审计学教学改革的方向。

三、审计学案例教学的实施

1.案例的选择。设置恰当的案例是保证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案例的选取应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根本出发点。因此,审计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精选案例[1]。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案例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创新的能力。因此,案例的选取要注重审计基础理论和方法的应用,要将适宜的审计基础理论和方法融于具体案例之中。根据每个案例的要求精心提炼和整理,使案例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更加吸引学生,做到每个案例既来源于实际又高于实际,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力争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典型与启发相结合。选取的案例要典型,能反映同类事物的一般特性,对学生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还要有一定的难度,不能过于简单,要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必须能够揭露被审单位违纪违法行为的事实真相,引导学生领悟审计工作中所用的各种灵活审计手段;同时,教学案例的设计要能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和探索许多问题,以启发学生的思维[2]。

(3)真实与适用相结合。对于没有实际审计工作经验的学生来说,他们所要学习的案例既要联系他们已掌握的财务会计、统计、财务管理等各门学科的知识以及国家的政策、法规,又要让学生掌握审计程序、审计方法以及收集、鉴定审计证据的过程,所以教学用的审计案例必须对学生有适用性。同时,针对那些面对巨大就业压力、渴望走出校园的学生,在进行审计案例教学时,应该充分利用学生求真望实的心理,以客观真实的审计案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所选案例应尽量来源于审计实践而避免虚构。

2.课堂教学的组织。审计理论来源于实践但又高于实践,案例教学法应用过程应是一个循环、完整、递进的过程。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选择了合适的案例的基础上,还应把握好以下步骤:介绍案例—分析案例—总结归纳—形成理论体系。

(1)介绍案例。其目的是给学生创设一个审计实践的情景,将学生从书本引到“审计实践”中去。教师应结合授课内容的进度,对案例的种类、性质、内容进行简单介绍,以便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介绍案例既要言简意赅又要生动形象,以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其学习兴趣。

(2)分析案例。教师在介绍了案例之后,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学生根据各自对案例的认识和理解分别剖析同一审计案例,表明自己的看法,大家相互辩论,形成热烈的讨论气氛。教师在讨论中所起的作用只是引导,而学生则是案例讨论中的主角。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教师要精心设计一系列问题来引导讨论,要认真听取学生的发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烘托课堂讨论气氛,在不偏离主题的情况下,让针锋相对的观点能够充分表达出来。另外,作为教师最好不要立即给出肯定的观点或正确的答案,这样会使学生不加分析地接受从而放弃自己的想法,也许这些想法同样正确甚至更有说服力。

(3)总结归纳,形成理论体系。教师在认真参考了学生的讨论后,要进行相应地归纳和总结,并对学生的结论进行恰如其分的评判,指出他们各自的优缺点,把讨论中遇到的难点和疑点问题进行剖析,引导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提炼出理论知识,便于学生的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形成理论体系。

总之,通过案例教学能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把已学知识运用到审计的“实践活动”中去,充分调动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应积极引进审计案例教学法,以适应新时期对审计人才的挑战。

参考文献:

[1]赵平.关于审计学案例教学的探讨[J].商业经济杂志,2009:(3)23-24.

[2]赵正强.审计案例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003:(10)53-54.

[3]邓杨.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J].教育发展研究,2005:(6)13-14.

责任编辑:葛力力

猜你喜欢

审计案例教学法职业教育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案例教学法在高等职业院校口腔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经济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工程结算审计的方法与实践经验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从国家治理看审计反腐倡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