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方法论的多元化之路
2009-06-20温绍娇
温绍娇
摘要:文章从经济学方法论的纷争出发,探讨了经济学方法论发展的两大趋势——数学化趋势和实用化趋势,通过分析这两大趋势存在的原因及各自的局限性,得出了经济学方法论必然走上多元化的道路。
关键词:经济学方法论数学化实证化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F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4-036-02
一、经济学方法论的纷争
有关经济学方法论流变与纷争的传统由来已久,早在纳索·西尼尔和约翰·穆勒那里,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作为一门科学的经济学和作为一种对策的经济学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这些问题就一直困扰着人们。回顾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我们发现有四次较大的争论。
19世纪80年代经济学方法论研究的最早争论,是由门格尔和施穆勒挑起。这次争论以经济学分析应采取抽象演绎还是历史归纳为中心线索,持续了30年之久,对经济学研究的影响深远。这场争论的结果是施穆勒靠自己的影响力,将这场争论中支持奥地利学派观点的学者排挤出了的德国学术界。“冷人惊讶的是,实际上方法论大论战甚至根本就不是一场围绕经济学研究的具体方法而展开的争论,而是围绕着经济学研究的组织和推动原则进行的。”这场论战起源于构成门格尔和历史学派各自方法论的一整套方法背后的认识论和形而上学基础之间的冲突。
第二次争论在20世纪早期。这次以“方法论革命”为中心,先后涌现了投入产出分析法、经济计量方法、应用博弈论和线形规划分析经济问题的方法、经验统计方法、制度结构分析法等大量的方法论系统,这些方法的出现使经济理论得到蓬勃发展,同时也是经济学研究出现了向科学研究发展的趋势。
第三次方法论之争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深受波普尔证伪主义的影响,围绕经济研究的现实性和检验标准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无论是工具主义者弗里德曼的“好像理论”和“可预测性检验”,还是逻辑实证主义者萨缪尔森等反对形而上学的“操作主义”的方法论,其实质都是在认定经济学研究是在一种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来进行的。所以,弗里德曼和萨缪尔森两位的争论在本质上并无较大的区别,只是在波普尔证伪主义的框架下对如何进行科学研究,或者如何在经济学中实施科学研究的证伪主义有不同的看法而已。
第四次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这次是对波普尔证伪主义方法论的突破和批判。主要有琼·罗宾逊、理查德·利普西、西德尼·舍弗勒、安德烈亚斯·帕潘德里奥的制度主义方法论。
二、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两大趋势
1、教学化成为经济学发展的主流趋势。经济学应用数学研究的专门化、技术化、职业化甚至到登峰造极的程度,使经济学更严密,表迭更准确,思维更成熟。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宏观计量分析法是最大贡献之一。诺贝尔奖获得者克菜园从上世纪50年代最早提出宏观经济计量模型。为宏观经济研究开辟新的视野。此后,随着大型计算机的诞生和使用,经济结构的各种参数得以推算出来,为制定政策提供依据。第一代计量经济学家的数理贡献在经学方法论体系的整体性、严密性和形式化等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主要体现在宏观经济研究方面,中国经济学深受其影响。经济学理论与计量方法、计量模型,以度国民收入的核算体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得宏观经济理论更接近现实、更吴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第二,计量经济学长足发展并成为经济学中一个极富魅力的分支,首先得益于统计学在经济学中的广泛使用,并最终成为构建计量经济学体系的一个重要基础。《1867—1960年美国货币史》是弗里德曼成功运用统计分析的而一部经典性著作,通过一系列的数据统计分析,得出货币教量的长期变化和实际收入的长期变化之间具有一种密切相关性的结论,从而构建弗氏货币数量说。统计分析的运用不但支持计量经济学的发展,还大大推动了诸如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等新理论的分野和发展。
2、越来越呈现出实证化和专门化趋势。实证化,是经济学研究和表述中。越来越注重时经济现象的因果联系进行客观的、不带有主观选择意味的研究。这是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迫切要求。这种趋势注重具体经济而非一般性经济问题的研究,注重经济政策而非经济理论研究。表现为经济学研究目的的实用性,也表现为现实经济问题对经济理论研究的实证要求。与这种趋势相关,整个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也发生两次转换。即先是由重视对经济波动、就业和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转换到重视时财政赤字、通货膨胀、汇率变动和国际收支逆差问题的研究之后,又转换到重视对经济周期、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
专业化倾向,是实证化研究深入发展的结果,也是借助日益丰富的分析工具而产生的结果。专门化倾向,是指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和表述方面,越来越多地使用一些特有的、非经济学家一般不使用的方法、分析工具和专业术语,以至于出现只有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才能进行经济学研究和分析,才能够看懂经济学论文。于是,由实证化倾向而采的专门化清晰那个,通过分析手段的发展和丰富,在加强实证研究技术化倾向的同时,又逐渐脱离实证化。这一特征从凯恩斯主义宏观计量模型到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的动态模型,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从长期来看,实证化和专门化的倾向仍在加强。但:者之间的距离却有加大的迹象。如非线性分析这类跨学科分析方法的引进,也许会引起经济学的较大变化。
三、两大趋势产生的原因
1、数学化趋势产生的原因。回顾20世纪经济学的发展历史,表明了经济学的重大进展都与数学化相关。同样,数学的发展不仅表现为量的积累,而且还表现为质的飞跃。从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从必然数学到随机数学,从明晰数学到模糊数学,都是重大的突破,为我们研究和解决经济实际中的大量复杂问题提供了有力武器。从投入产出经济学发展的阶段来看,不同时期与不同的数学方法相结合反映和解决不同的经济问题。静态投入产出数学模型主要与数学中的线性代数相结合,而动态投入产出数学模型则是与数学中的微积分相结合。无论是线性代数。还是微积分都属于必然教学,在研究和解决经济实际中大量存在的偶然现象时,就显得无能为力了。当一个新的数学领城——随机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产生之后,给投入产出经济学注入了新的生机,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就是专门研究随机量的规律性和运算规则的教学方法。投入产出数学模型属予确定型模型,用来描述经济数量问的确定关系,表现出经济数量间的必然性。然而经济现象中许多随机事件和偶然联系表现为数量的偶然性,确定型方法与随机方法相互渗透、相互补克就能更全面地再现经济客体。
经济学要得到长足发展和不断完善,更具有科学性。还必须依赖于数学领域的不断开拓
与数学方法的广泛结合。但是仅仅有数学手段还不够,单纯的教学形式化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教学化。这是因为在对投入产出经济学与教学相结合的机理分析中发现。经济学教学化的过程实际上是把极其复杂的经济现象用相对简单的教学模型加以描述。一方面要从客观经济实际出发,另一方面要有一些假定条件,前者是具体实际的。后者是抽象简化的。由于客观经济的复杂性和数学模型的抽象性,就决定了还有大量经济学问题正有待数学的进一步发展,有待经济学广泛运用数学方法才能更好地解决。而数学的进一步发展又成为向经济学渗透的不断源泉。经济学与数学不同学科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带来的是共同发展与繁荣。
2、实证化趋势原因。经济学自诞生起就是一门致用之学,无论是重商主义、重农主义还是古典主义都是以关心公共政策为压倒性目标的,早期的经济大师也都是对公共政策产生重要影响的人;即使是新古典之父马歇尔也宣称经济学的首要目的是要有助于社会问题的解决,并且,他和他的弟子庇古和凯恩斯等都对世界产生了而重大的影响;凯恩斯甚至将经济学家比作牙科医生——他们都具有使人们生活得更好的目的。但是,当新古典经济学把经济学研究对象从公共领域转向私人领域,经济学就走上了抽象思维的道路。
四、两大趋势存在的问题
1、数学化存在的问题。第一,经济学数学化的过度倾向束缚了人们解决问题的思路,限制了人们寻求他有效的解决方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学的研究与发展。数学的高深与否并没有过错。但是。如果教学模型成为经济学研究水平的惟一衡量标准,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经济学研究误入歧途。其结果会显露出经济学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贫乏和单一,抑制了用其他方法解决问题的思路。第二,经济学教学化的过分倾向也导致了对经济模型的盲目崇拜心理,认为非数学模型不能研究经济问题,数学成为自身的目的而不是工具,进而使经济学研究误入歧途。第三,经济学数学化的过分倾向导致运用理论指导现实失败的可能性增加。将数学公式应用于经济研究时,通常需要做一些前提假设,假设条件需要详细列出,这往往造成理论适用的条件已全部列出的错觉。而实际上,常有一些隐含条件被忽视掉,如果把该理论应用到隐含条件不满足的现实中,将会导致该理论指导现实的失败。
2、实证化的局限性。尽管逻辑实证主义与功能主义和实用主义联系在一起,在20世纪80年代实证分析在预测和政策实践上却遭受了重大失败。长期以来,我们有一种传统的思维定势,即把经济学的实用性放在首位,而经济学的历史性、社会性和人性都是附属的,经济学的实用性高于一切,只有实用主义才离真正科学的经济学最近。但是实用主义经济学本身存在的问题也是无法避免的:不能把物理学运行机制中的内在逻辑引入到经济学中去;形式化在经济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经济学中语言的多元性暗示了方法的多元性,形式化不是最根本的要素;经济学的科学性质是建立在研究方法之问的特定联系和研究领域之间的特定联系的基础之上的,是一种既非包罗万象的也非结构式的方法论;把经济学发展史解释为一个不断成熟的过程,即从前科学和教条阶段到形式化了的当代科学的正统理论阶段,是不正确的。
五、经济学方法论的多元化必然性
根据上文分析经济学方法论的两个主要的趋势都存在较为严重的缺陷,经济方法论的多元化是必然的,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经济活动的高度复杂性。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具有高度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反映在:(1)影响经济活动的因素非常多。(2)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十分复杂。经济总是处在不断的运动过程中。很难用某一种研究方法弄清楚各种经济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定量分析面临的困境之一即在于此。(3)由于影响经济活动的因素非常多,这些因素本身也是处在不断的变化过程中,因此经济活动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从而使得单一研究方法无法了解这种不确定性。(4)人的行为动机和行为的高度复杂性。人不同于任何其他物质。人是有思想的动物。人有主观能动性,人有创造能力,只有将人归于同一类型(满足同质性的要求)或者将活生生的人当作非人。才便于构造数学模型,但这样一来,理论也就不具有现实性了。
2、不同研究方法既有各自的优点,也有各自的缺陷。经济学家在从事经济学研究中运用的研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些方法有些是经济学家所摸索或创造出来的。
3、经济学研究的目的。关于经济学研究的目的经济学家们已经作了非常多的讨论,简而言之'就是揭示经济运动规律,最终为经济决策提供依据。要揭示经济运动规律,必须进行扎扎实实的经验实证研究,尽管数学方法往往必不可少,但是仅仅运用数学方法是绝对不可能达到目的的。
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