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偏瘫病早期功能锻炼效果分析
2009-06-20王春立
王春立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偏瘫早期功能锻炼的方法。方法:对60例患者从功能锻炼开始时间、正确卧位、心理治疗、各种姿势的训练等方面进行介绍。结果:患者经训练后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早期正确的功能锻炼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恢复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偏瘫;功能锻炼
[中图分类号]R744.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3(a)-143-02
2006年10月-2008年10月。我院对40例急性脑梗死偏瘫病人行早期功能锻炼。在防止肌肉萎缩,手足下垂,关节挛缩。促进功能恢复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临床资料
本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34-76岁,平均57岁。经头颅CT检查确诊为急性脑梗死。
2早期功能锻炼的方法
2.1功能锻炼开始时间
脑梗死发病后2~7d,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后的48h。
2.2正确卧位
2.2.1保持肢体于功能位,肩关节为敬礼位(外旋50度,内旋15度,弯曲40度),为防止肩关节半脱位,肩下垫以薄枕,使肩胛骨稍向前突出和上提:肘关节弯曲90度与伸直位交替,指关节轻度弯曲,手握4~5cm长方形物;髋关节伸直,小腿外侧垫枕;膝关节伸直或微屈30度;踝关节保持90度,以支撑足底。
2.2.2仰卧位在瘫痰肢体侧,自颈肩部加软垫,使颈肩略向前倾,肩关节保持0度位,伸肘,前臂旋后,腋窝略抬起,腋窝下垫以软枕。
2.2.3健侧卧位,完全侧卧,健侧在下,胸前放置软枕,双下肢之间以枕相隔,避免双足相互接触,足下垫一软垫。使其抬起床面。
2.2.4半侧卧位,瘫痪侧在上,背部垫1~2个软枕轻度掀起伴侧身,下肢置于枕上,上肢伸屈交替。如病情允许,每2小时更换1次卧位。
2.3被动活动与按摩
脑梗死发病后次日,如患者无意识障碍和脑出血,病情稳定后可由上到下,由近及远,左、右两侧顺序做各关节、各方向的轻揉被动活动和按摩,每日3-4次,每次各关节活动5-6下,以后逐渐增加活动幅度和重复次数。
2.4心理治疗
昏迷患者清醒后,发现自己偏瘫、失语,往往情绪消沉失去生活信心,影响治疗。因此应进行心理治疗,积极医疗患者的精神创伤。采取各种方法与患者交流,反复向患者说明早期肢体功能锻炼的好处,鼓励患者树立信心,持久以恒,循序渐进。
2.5早期坐位训练
患者无意识障碍或意识障碍较轻。生命体征稳定应尽早坐起。坐位选择髋关节屈曲近于直角的适宜角度,脊柱伸展,病床需具有可调靠背,头部无需支持,以便患者学会主动控制头的活动。放横过病床适当高度的桌子,将患者双上肢放在桌上,肘下放一软枕,逐渐延长坐位时间。
2.6床上训练
健手带动患肢伸肘,上举,左右翻身。髋关节的控制与旋转,搭桥训练,易化下肢分离运动,训练患侧下肢控制能力。
2.7坐位平衡训练
采用对角线运动作躯干旋转。越中线的交叉练习。健手带动患肢在桌上滚球,堆积木等躯干、肩手的综合练习,坐位时患肢负重,健手传递身体各个方向的物品控制躯干平衡后站位平衡发展。
2.8体位转移及看待训练
采用重心转移训练过渡到体位转移。由坐位-半跪位-跪位-爬行运动。
2.9步行训练
包括,①站立训练:按以下四步训练,助手扶持站立,坐椅站立,双拐杖辅助站立,站稳后再练左右转动,左右转弯及前后倾活动。②迈步训练:能站立后顺序练习助手辅助迈步。双拐杖辅助迈步,单拐杖辅助迈步。③步行训练;能迈步以后,顺序练习双拐杖或助手扶持下步行,单拐杖步行,徒步步行,上下台阶步行,负重步行,每次20m。
2.10上肢及手的训练
患者能坐时,一日三餐用患手拿取食物,如患手无功能。可将食物放在患手上,健手握住患手,将食物送入口中,此过程可让家属帮助进行。通过日常生活吃饭、洗脸、刷牙逐渐锻炼患肢及患手的功能。
3讨论
早期正确的功能锻炼对急性脑梗死偏瘫病的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据报道,脑卒中后康复应尽早开始。在北美。脑卒中患者发病7d以内,条件允许时可进行床边被动活动。WHO推荐的康复训练开始时间为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后的48h。训练过程中要掌握强度和时间:各关节活动时,不使患者产生疼痛,训练要轻、柔、软,缓慢地进行。训练的时间一般为45min,注意休息,勿使患者疲劳。切勿过猛、粗暴活动每个关节。本组急性脑梗死偏瘫病人在系统内科治疗的基础上,经过7周科学、全方位的功能训练后无一例发生压疮、肩关节脱位、垂足等并发症。降低了伤残程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