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考辩
2009-06-20子珍
子 珍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比喻在我国家喻户晓,不仅为普通大众共识,而且也为官方所认可,经常被用于领导人的讲话和报告之中。最近,学界对这个比喻的合理性提出质疑,认为教师不能用工程师来比喻,教师面对的对象是具有鲜活生命的人,而工程师的对象则是物,拿工程师来比喻教师意味着我们的教育是强调教师权威、忽视学生个性发展的专制教育,与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不符,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真是这样吗?让我们对此比喻细细考察一番,得出的结论可能就不是如此简单了。
一、“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隐喻的由来
据陈桂生教授考证,“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比喻来自苏联教育家加里宁。加里宁在1937年曾谈到,“教员们往往不大注意教育工作,其实教育工作在培养学生们的性格和道德方面极有重大意义。很多教师常常忘记他们是教育家,而教育家也就是人类心灵的工程师”。从上述谈话中可以看出,加里宁强调教师对学生性格和道德发展的重要意义,强调教师不仅有教书职能,还有育人责任,要求教师要主动积极地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发展施加影响。由此可见加里宁不仅强调教师像工程师一样担负有“塑造”学生的职责,而且强调这种职责的特殊性在于它的对象是人的“心灵”,可以说教师工作最终的旨归是学生的精神世界。
二、“人类灵魂工程师”在中国
1、“灵魂”之变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比喻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对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改造的历史背景下传到中国的。它最早出现在1951年10月13日《人民日报》题为《稳定和发展小学教育,培养百万人民教师》的社论中。该社论提到“教师是人们灵魂的工程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认真改造思想,使自己逐步地真正够得上“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同年11月1日出版的《人民教育》杂志第4卷第1期发表题为《人民教师必须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社论,其中提到:人民教师和一切人民教育工作者是“新中国儿童、青年的灵魂工程师”,是工人阶级领导国家的极重要的助手,教师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发展的未来,因此,我们的人民教师应该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观点和基础知识。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到,与加里宁着重强调教育的育人功能,强调教师在学生的性格和道德形成过程中应发挥积极作用的论断相比,这个比喻输入中国后,其喻义已进一步狭窄化,它更多地强调的是“灵魂”这个词,而且“灵魂”仅仅是指人们的政治思想方面。教师要担负起培养下一代革命接班人的重任,必须首先改造或升华自己的灵魂,然后才能塑造学生的灵魂。改造教师灵魂就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观点和基础知识武装头脑,使教师树立坚定的马列主义信仰,成为马列主义者。
在紧接着的1957年“反右”和1958年的“教育革命”中,政治思想成了教师灵魂的全部。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所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指出,不论是知识分子还是青年学生,都应该努力学习,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学习马克思主义。他特别强调:“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随之,1957年6月,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提到,“学校教师是培养下一代的灵魂工程师”,他们应该在过去思想改造的基础上,根据自愿的原则,继续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从而进一步强调了对教师政治思想方面的严格要求。从此,这种以政治信仰代替一切精神价值的疾风暴雨式的思想改造运动在其后的历史进程中不仅没有得到及时纠正,反而在“文化大革命”中愈演愈烈。
“文化大革命”后,党中央拨乱反正,逐渐扭转了以政治觉悟(在“文化大革命”中其实是虚假的政治觉悟)遮蔽一切精神价值的局面。知识分子政策逐渐得到了落实,知识分子的地位不断提高。教师的地位也相应地得到了提高。“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再次被提了出来。特别是2002年江泽民在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讲话中,要求我国广大教师要努力成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并对广大教师提出了三点希望:希望我们的教师志存高远,爱国敬业;希望我们的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希望我们的教师严谨笃学,与时俱进。在这里,“灵魂”不再是政治信仰的代名词,而是包含了教师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等几层境界。这个讲话为我国今后对教师的职业素质要求指明了方向,使人们真正理解了教师的“灵魂”到底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2、工程师之未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然我们对“灵魂”含义的理解一变再变,但中心词“工程师”的喻义却得到了认可。而且网上调查显示,大多数人认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对教师最富哲理的称谓。这说明虽然有人对“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提出质疑与颠覆,但这个比喻似乎是“颠而不覆”的。这就需要我们寻求其“存活”的原因与土壤。
将教师比喻为“工程师”,反映的是一种工业模式。就工业社会的本性来讲,它并没有内在地、合逻辑地产生对人的崇高人性的需求。在工业社会,大机器生产需要成千上万的具有初步知识技能的劳动者,这要求学校能像工厂那样大规模、高效率、标准化地“生产”人才。于是传统的手工作坊式的个别化教学被班级授课制取代,学校成了人才生产的工厂,教师成了生产人才的工人。工业化社会对人才数量的要求,对人才质量的工具性取向,以及培养人才方式的工厂化,要求教师要像工程师一样成批地“设计生产”人才。
从教育的本质来讲,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一种活动,是一种精神性活动。正是因为教育本质的价值性取向与工业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工具性取向之间,确实存在着矛盾与悖逆之处,也正是因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比喻正可以形象地刻画、反映这个矛盾,它才能长期被人引用,颠而不覆。
三、变与不变之间
虽然我国在运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比喻时,对“灵魂”的理解曾经走到了政治意识形态化的极端,但却始终强调人类灵魂工程师中“灵魂”的重要意义,这是符合教育真谛的。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不断追求精神生活的充实与圆润,追求人类永恒的终极价值。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这个“工程师”不是以物作为劳动对象的职业工程师,而是以人为对象,这要求教师要把教育的育人性作为根本,始终强调教师对人的灵魂的塑造作用,始终强调教师道德在育人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这是不变的规律。
(责任编辑:王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