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确认识特教教师的价值

2009-06-20张瑞芳

中国教师 2009年7期
关键词:特教学校孩子

北京市第三聋人学校是1958年由北京市政府兴建的一所聋人学校,经过50多年的发展,学校现在成为一所集小学、初中、职业高中于一体,兼收听障学生和肢障学生的寄宿制特殊教育学校。学校建设有宿舍、餐厅、礼堂、图书馆、阅览室、听力康复语训室、画室、学生机房、科学教室、理化生实验室,学术报告厅、网络中心、闭路电视演播室、视频资料采编室等,各类教育教学辅助设施齐全。现有学生320多人,大部分来自北京市各区县。现有教学班22个。

2009年3月,本刊围绕特教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问题专访了该校校长郑连成。郑连成自2003年起担任该校校长,此前有多年在普通学校工作的经历。

从实践中看高等教育的特教教师培养

张瑞芳:郑校长,您好!请您介绍一下学校的师资状况。

郑连成:目前,我们学校的师生比为1:3。教师学历全部达到本科,有十五六名教师拥有硕士研究生学历。我校教师的平均学历是北京市特教学校中最高的,师资比较雄厚。

张瑞芳:学校的教师来自哪里呢?

郑连成:我们学校的师资队伍来源广泛,全国各地的综合院校、师范院校普通专业、特教专业的毕业生都有。在招聘时我们更看重学科知识,所以大部分招收的是师范院校的普通专业的毕业生,特教专业的学生很少。

张瑞芳:为什么特教专业的学生很少呢?

郑连成:这主要是因为我国高等教育特教师资培养很薄弱,一是培养的学生数量不多,二是培养出来的师资缺乏相应的技能。对于第二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

首先,高校里的特教专业的学生学习的课程繁杂。盲、聋、弱(智)学生的心理知识,相关的教学技巧、方法都要学习。但是盲、聋、弱学生的心理问题,以及针对他们的教学技巧、方法实际上有很大的不司,学生在短短的三四年内除了学习这些特教知识,不要学习其他的必修课程,所以特教专业的毕业生匿常是博而不精,专业性不强(没有区分盲、聋、弱专业),到了工作的学校不能马上走上工作岗位,同其也普通专业毕业的学生一样需要培训。

中国的特殊教育起步不过百年,高等教育领域中的特教专业起步更晚,很多高等学校的特教教师最初就是从我们这样基层的学校中走出去的,所以高校的特教教师在基础教育领域的教学技能上整体不如一线的有多年经验的老教师(当然我们不否认高校特教教师的理论水平),他们指导的学生在特教技能、技巧上优势并不突出。

其次,特教专业的毕业生的学科知识也达不到教学水平,即使是顶尖师范学校培养的特教师资到我校来也不能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因为他们在高校里没有受到语、数、外等学科知识的教育。本科毕业的特教专业学生一般只能教授小学阶段的语文、数学。对于初高中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历史、地理等课程,他们都无法教授。但是特教学校的学生需要学习这些知识,而且我们的学生也是要参加高考的。虽然普通专业的毕业生大多不会手语、不太懂特殊教育的教学方法,也可能不了解聋生的心理,但是这些可以通过校本培训解决,而对于学科知识,比如,数学、物理,校本培训就解决不了。也就是说学校有能力教会一位教师手语,但是无力教授他“高数”,所以我校的教师大多来源于师范院校的普通专业。

特教教师的培训与进修

张瑞芳:也就是说,对于新教师,学校都要进行特教技能的培训?

郑连成:是的。对于所有的新教师,我们学校都要花费很大的精力来进行培训,主要培训特殊教育的方法、技能,还有聋生的心理知识。培训以校本培训为主,学校每周都会组织师资培训,通常是特教技能培训、相关设备操作方法的培训。对于每一位新来的教师,学校都会配备两位老教师(师傅)进行指导,这种“二对一”的跟踪式的指导会持续两年。在这两年中,从备课、授课到与孩子的互动、手语的掌握,师傅都要指导新教师完成。学校里有针对教师的手语班,但师傅要对自己的徒弟个别辅导。新教师来了就要上岗,但要一节课、一节课地由两位老教师带着完成。两年之后,新教师基本上就可以独立完成工作任务了。

正因为这样,我们在招聘教师的时候,主要是看应聘者的专业水平高不高,至于特教的技能不是很看重,因为我们用自己的力量会有效地让新教师尽快掌握这些知识。在招聘的时候,我们就会告诉这些不懂特教专业知识的应聘者:只要你进入学校后努力钻研,保证你半年之内就能上讲台,两年之后就是一个合格的好教师。

张瑞芳:那么,教师的进修情况呢?

郑校长:说起进修,教师们就很累了。除了学校常年的特教教学技能方面的培训,我们学校还要参加普教系统的业务进修。对于学校整体来说,我们要参加小教的进修、中教的进修、职教的进修,进修的内容同普教教师进修的内容相同,因此每一位教师的进修任务都很重。此外,我们还积极参加普教系统的教学基本功大赛、各类论文比赛。

对于教师的培训,学校从不心疼钱。走出去,参加全国的学术研讨会、送教师去进修;引进来,请专家讲座、授课,这些都是需要钱的。但是我觉得,特教教师要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价值,争取做到普教能教的我们也能教,我们能教的普教则不一定能教。这样教师的自尊就有了,别人就不能看不起特教教师。

特教教师的价值定位

张瑞芳:普教教师能教的,特教教师也能教;特教教师能教的,普教教师不一定能教。要求是不是太高了?

郑连成:以前我们学校的教师总是发牢骚,总是抱怨别人小看特教教师,抱怨社会以及政府对特教教师的关注不够。从我当校长的第一天起,我就对教师们说:“你们要先问一问自己,你能做什么?你做了什么?你做得怎么样?”作为特教教师,不要发牢骚,先把自己的价值提高起来。

我做第三聋人学校的校长6年来,一直在强调:特教学校再特殊,它也是一个学校;特教学校的教师再特殊,他/她也是教师。是学校,就要遵循办学校的普遍规律;是教师,就要尽到教师的责任。学校和教师的职责主要是育人和传播文化知识,不能把学校变成福利院,不能把教师变成保姆。不是把这些残疾孩子简单看大了就行了,我们要教他们做人,教他们知识。所以学校要以育人为首位,以教学为中心,教师就要每天研究怎样教聋孩子做人,怎样教会聋孩子知识。所以特教教师要具备普教教师的基本能力,比如,掌握循序渐进的规律、掌握使教学环节紧密联系的技巧。特教教师也需要备课,也需要做试卷分析,也要开展教科研活动。当然,特教教师还要具备特殊教育的教学技能。我们的教育对象在生理上存在缺陷,这使他们与常人在思维方式、心理活动特征、接受信息的主渠道、与人沟通的主要表达方式等方面都不同,这就决定了对他们施教必须要适合他们的需要、接收能力、接受特点。特教学校在课程设置、课标、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设备等方面都有特殊的要求,而教师必须要达到这些要求。

特教教师一点都不比普教的教师差,也不应该比

普教教师差。通过多次与普教的教师同台竞技,我们学校的教师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所以现在他们已经没有了自卑感。事实证明,我们可以做得和普教教师一样好,甚至更好。因为毕竟绝大多数普教教师不懂手语,不知道怎样和聋人孩子交往、互动。

张瑞芳:怎样理解特教教师的价值呢?

郑连成:我们要坚持这样一个观念不动摇:特教学校,就是学校。要想把学校办好,就要狠抓教学质量,教师要教好孩子,教会孩子。但是教师的价值不是看我们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干什么,能有多大的成就。如果是这样的话,培智学校的教师几乎是没有价值的,他们培养出来的孩子能为社会做出多大的贡献?他永远都培养不出清华毕业生来。

特教教师要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我们的价值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既不是把学生简单看大,也不是学生最后必须成为怎样有成就的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抽象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特教的教学难度不低,技术含量也不低,付出的劳动时间也不短,那我们就是有价值的。在我任校长的这6年来,我们的听障学生高考升学率始终保持在85%以上,全校高中就业率达100%。我们没有把这些在学校读了12年书之后的孩子又推给家庭、社会、政府、国家,我们让他们自食其力了,这就是我们的价值,这不比有多少学生考上了清华、北大差。

其实,即使是学生上清华了,也不能说就是哪个教师的价值大,学生的成功与学生的家庭背景、早期教育、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无不相关。所以说学生不是教师的产品,教师的产品应该是育人、教学的过程,教师在育人、教学过程中表现得优秀,那么他/她的价值就是大的。特教的对象是残疾孩子,那我们就针对这样的劳动对象用心去教他,去享受这个教学过程,体现作为特教教师的价值。教完了,这个孩子成不成才,这不是教师能够决定的,但在这个过程中,你要尽心尽力、要采取适合这个孩子的方法。价值在过程中,而不是结果中。

现在对于教师的评价是不合理的。比如,一个进入学校的学生,他/她本身就很优秀,甚至很多课都可以免修,只是在这个学校参加高考。当这个孩子考上了好大学,虽然他/她为学校、教师争荣誉了,但这并不说明这个学校教师的价值就高,反而教师的价值根本就是零啊。我们应该用教学难度、劳动时间来衡量教师的价值,而不是学生的分数。国家为特教教师提供特教津贴,就是从这一角度考虑的。

当然,让特教教师难以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工资待遇低。工资待遇是教师劳动力价格的体现,而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但是价格是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影响市场供求的因素很多,包括国家政策和社会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在同一地区,重点中学的教师收入高,不可否认那里的教师能力强、付出多,教学质量高。但是他们的高收入,也通常是因为政策容许或默许了的高收费以及对收费的自主分配权。这并不合理。很多教师在普通学校里教育着更多的普通的学生,他们的付出很可能是高于重点学校的教师的,但这些学校的教师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和认可。

对于特教学校来说,很多学校只能发给教师国家拨付的工资,所谓的绩效工资是没有的,尽管国家提供了特教的津贴,但长期以来特教教师的工资待遇非常低,比不上普教教师,更比不上重点学校的教师。作为校长,需要不断地提高教师的待遇,待遇提高了,教师才有积极性,所以我千方百计在其他地方省钱,用省出来的钱给教师提高待遇。近几年,我校教师的工资待遇已经不低,甚至超过了一般的普校。这得益于北京市海淀区财政实力的增强,得益于海淀区政府对于教育的重视,对于特殊教育的重视。以前政府对特教教师的欠账太多,实际上提高特教教师的待遇主要依靠国家投资、出力,我国现阶段依靠慈善募捐来改善特教教师的工资待遇的比例很小很小。

特教学校的教学与育人

张瑞芳:学校怎样抓教学和育人呢?

郑连成:对于聋哑学生,3岁以前是听力与语言能力恢复的黄金期,6岁之后要想恢复就非常难了。现在各级残联康复中心都有相应的专业化训练,所以学生进入我们学校之后,除小学-二年级的一些孩子要继续听力、语言的康复培训,从三年级开始所有的学生就主要进行文化课的学习。尽管对于教材现在的争议很大,但这十多年来,学校—直使用的是普教的教材。

我个人觉得,教材的选用是个观念问题,如果教育者认为受教育者能力不行,受教育者的能力会永远都不行。其实,聋生除了听不到之外,他们的大脑是健全的,他们很聪明。聋生到底能掌握哪些知识,关键是要看他们所接受的教育适合不适合他们,而不是单纯地给他们降低难度,刻意的不教、少教。所以一些北欧国家,认为要实现残疾人与健全人的平等,首先就要在观念上有平等的概念。不要认为聋生就比健全人差,生理上的问题当然需要承认,但是如果仅因为他的生理原因就断定他有什么事情不能做,那么教育者就犯错误了。科学已经证明,当人的身体某一个器官受损,身体会自动调整,另外的一些器官就要弥补受损器官的功能。听不到了,但视觉会弥补听觉,这是没有争论的。一群孩子,大家都不说话,我们学校的教师一眼就能认出谁是聋生,因为聋生的眼睛特别有神。所以,我觉得聋人采用普通教材存在着很大的可能。

当然我们不能过高地要求这些孩子,因为毕竟他们的生理有一些缺陷,他们的学习要比常人困难得多。所以学校用了一些先进的教学设施,聋人的康复设施、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开展适合聋人特点的一些活动,来弥补他们的生理不足,挖掘他们的潜能。现行普教教材难度很高,但我们会减慢进度,降低一年的难度,即高中三年级完成相当于普教高中二年级的教学,聋生高考也遵循这一标准。我们要教给聋生和健全孩子一样的知识,如果不学习有一定深度的知识,仅教说话,那学生说什么呢?他们的内涵从哪里来?他们怎么理解地理现象?他们怎么获得历史经验?他们怎么懂得生物的生存法则?

在教学上,我们对教师是“高标准,严要求”,并不因为他们所教的孩子特殊就放松对教学的考核。对教师严格,教师对于学生自然也会有更高的期许,学生的学习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当然,我们的教育要适合学生,不能让学生适合我们的教育。我们在教学设施设备上尽可能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方便。现在学校的每个教室都是多媒体教室,除常规的实物投影仪等设备外,还有师生互动设备,利用这一设备每个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可以显示在白板上。每位教师都配有电脑、移动硬盘、数码相机、打字机、复印机等,这些都是为方便教师备课,因为教学对象为聋生,教师备课时常常会用图片,而且需要教师亲自拍摄一些照片。

我们有这样一个观念,不能让一个孩子回家!也就是说在学生毕业后不能让他们成为家庭、政府、社会的负担。学校教育是要有成果的,孩子从6岁多进入学校,经过12年,走出校门要近20岁了,他们应当是合

格的公民。送回家庭,父母要照顾,政府要救济,社会还要给予很多的关心,那样的话,我们有愧于孩子,有愧于政府,有愧于社会。我们必须要让孩子们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对于所有的教师与学生,我要求大家要定位准确。认为我们教师就是保姆,校长就是丐帮帮主,这些都是错误的。我们特教教师不需要怜悯、同情,不要可怜我们,我们不需要你的泪水;我们需要尊重,我们需要得到你们的掌声。对于学生,我们也一直这样教导。作为残疾生需要外援,但不能依靠外援,要自信自立,不能要求别人可怜你、同情你、帮助你,一定要相信别人能做的我们也能做到,这样孩子们将来才能自食其力。实际上,这不仅仅是我们特教学校、特教教师、特教学校里的学生要做到的,我们整个民族都要自信自立。

张瑞芳:郑校长,您成为特教学校的校长之前在普校做过校长,在您看来,特教教师和普教教师有什么不同吗?

郑校长:我说以下的话不是想抬高谁或者是贬低谁,但现实是,特教教师比普教教师更有爱心,而且这种爱是很自觉的,不是有所图的爱心。这是因为特教教师长期教育残疾孩子,能够体会这些生理有缺陷的孩子们的痛苦和快乐,特教教师的同情心、关爱心是一种常态。比如,我们学校的教师要是听到有人管我们的孩子叫“小哑巴”,就会非常气愤,他们认为这是对孩子的人格侮辱。特教教师也从不说学生“笨”,这一点是普教教师比不上的。普教教师很容易说一些歧视孩子的话,普教教师对学生的爱心就没那么深。当然,我也理解普教教师的工作状态,他们的升学压力太大了,学生的表现和他们的职称、奖金息息相关。特教学校教师在学生的学业方面没有那么大压力,对特教教师的评价不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为评价标准,所以特教教师人性中美好的东西可以保持得很好。而对普教的教师的评价往往是依靠学生的成绩的,所以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容易紧张。这是个复杂的大问题,不能归罪于教师。

特教教师的弱势也非常明显,那就是因为特殊教育的封闭,特教教师的眼光相对要短浅,看问题的面没有那么广。这是因为特教长期以来都是比较封闭的,上级对特教学校的关注不多,对特教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没有很多要求,学校也没有资金对教师培训,所以特教教师与别人交流的机会比较少,很难看到外面的世界,加之又没有学生的升学压力逼迫他们,所以他们容易自我满足。比如,进修的时候,普教的教师会很努力,怕自己落后于别的学校的教师,但特教教师往往前进的动力不足。不过,随着对特教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视,特教教师现在接触外界的机会越来越多,开始参加同普教一样的活动,封闭的状况大为改观。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特教教师还是普教教师,他们表现出来的特点都是因为大环境的缘故,教师自身需要努力,但可能更多的要依赖于体制的改变。

张瑞芳: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责任编辑:朱珊)

猜你喜欢

特教学校孩子
新形势下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发展策略探析
用爱与责任托起特教梦
国务院: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
学校推介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编辑手记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