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汉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2009-06-20张豫峰

中州学刊 2009年3期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

张豫峰

摘 要: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迅猛发展,汉语的国际地位逐渐提升。全球兴起了汉语热,中国境内涌入大量留学生。汉语发展应适应新时期的特点,大力加快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信息自动化的步伐,以科学的态度正视现今出现的新兴语言现象,建立科学、系统的汉语语言学理论。

关键词:汉语发展;对外汉语教学;信息自动化;语言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H19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09)03—0249—03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逐步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攀升。汉语作为承载博大精深的汉民族优秀文化的载体,在世界语言之林中逐渐趋强,成为备受世人关注的共有资源。在这个独具时代特色的新时期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顺应潮流快速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使得中文信息处理成为汉语应用实践的重中之重;社会的迅速发展同时要求汉语研究必须关注当代新兴语言现象,建立相应科学的汉语理论。近年来,中国政府非常重视汉语的发展,把语言文化的影响力,称为“软国力”。2006年,中国第一次就年度的语言使用事态发布报告,引起了国内外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家语委从2006年开始,连续三年发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及相关数据。这不仅引导我国语言生活走向健康、和谐,也促使人们对我国新时期下汉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理论一、汉语的崛起与对外汉语教学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迅速腾飞,国际地位大大提升,国际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广泛。中国经济、文化各方面的迅猛发展强烈吸引了世界各国国民的眼球,国外大批留学生涌入国内学习汉语言文化,世界各地也出现了“汉语热”。韩国各大学纷纷开设汉语专业课;泰国、缅甸、柬埔寨、越南等国政府根据国民学习的需要逐年增加华文学校,有些大学开设了中文专业,把汉语作为主要外语来进行教授。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曾一度禁止使用华语,取消华文学校,致使华语衰落,但如今这些国家的政府也意识到汉语与其蕴涵的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因此华语教育在这些国家重新得到振兴。美国近年来把中文列为第二关键外语。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法国等西方国家的许多公立和私立学校都安排教授汉语课程。

随着世界各地汉语学习热潮的涌起,中国境内外国留学生人数逐年增加。目前,不仅北京、上海等地高校聚集大批留学生,而且全国其他许多地方高校都招收有相当数量的留学生。2007年,我们曾对上海一些高校留学生进行调查,发现85%的留学生学习汉语是希望有助于从事与中国法律、经济、语言等有关的工作;10%的留学生学习汉语是由于对中国电影、艺术、语言感兴趣所致;5%的留学生学习汉语是觉得中国很神秘,希望能到中国各地旅游,了解中国。为满足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984年12月,中国教育学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召开了对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的工作会议,不久,正式确立了“对外汉语教学”学科。1987年,我国相继成立了“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和“世界汉语教学学会”。此后,全国各高校的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和对外汉语系如雨后春笋般从中文系语言专业基础上孕育而生,并呈蓬勃发展之势。1988年9月,全国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会议的召开使“对外汉语教学”有了政策上的保障。1989年5月,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成立了“世界汉语交流中心”。2005年7月,北京召开了首届世界汉语大会,会议第一次认真讨论了全球化背景下汉语的国际发展问题,进一步探讨了“硬国力”和“软国力”的区别,认为“硬国力”指一个国家的经济、军事与科技实力,“软国力”则指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由此,人们把语言文化提升到综合国力的高度上,认为汉语发展是我国能否成为世界经济文化强国的重要标志。

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文化竞争,重要的一点就是语言的竞争。关于语言的竞争力,有学者曾归纳为五个要素。第一,政治竞争力,主要指政府的语言计划或语言政策有利于哪一种语言(语言变体);第二,文化竞争力,主要指语言(语言变体)背后的文化是强势或是弱势;第三,经济竞争力,指民系经济地位的高低;第四,人口竞争力,指民系人口的多寡;第五,文字竞争力,主要指某一种语言(语言变体)有无文字,或文字化的程度。由此我们也可以知晓英语为什么能够成为世界性语言。美国、英国等国家一直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上处于强势地位,它们以往曾通过长期扩张,把英语强植于殖民国家,使大批殖民国家把英语视为主要语言。现今,在全球化经济大潮影响下,处于世界强势地位的国家及其语言和文化仍然备受推崇。今天,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突飞猛进的发展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遇,向世界推广汉语。近几年,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为了增强“软国力”,推进“强国力”,在全球开办了100多所“孔子学院”,这种在世界各国进行的中文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推动汉语言与文化走向世界,还可以更进一步提升中国的综合国力。

综观国内外对外汉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成绩是可喜的。但在新时期下,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相对显得比较滞后。其中高质量师资队伍缺乏、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教学形式单一等问题表现得相对较突出。要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成效,教师在教学方式上不应满足于长期以来基于传统语言学观点上所采用的教学路子,不能只是简单、死板地把孤立的语法单位“词”、“句子”和一些语法知识点作为教学的基本内容;而应该把日常交际口语或当今经典的电影、电视、文学作品等鲜活的语言材料作为教学主要内容。教师要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受体对象,把握其教学的特殊规律,对教学全过程进行全面、深入、科学的分析和研究。不少对外汉语教科书在留学生初学拼音阶段,把较复杂的语言学知识盲目放入教材和教学中,比如用大量篇幅详细介绍复杂的音调知识,大部分初学者认为这些孤立的语言知识枯燥、难学,他们在这些知识点上耗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没有起到提高汉语发音水平的效果,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学习汉语的兴趣,有些初学者甚至由此放弃汉语学习。

另外,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和方法还不够完善。我们只有结合教学实际编写合适的汉语教材,采取恰当、有效、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要明了不同国家学习者受母语负迁移的特性,适应学习者各个学习阶段的要求,运用不同程度的教学计划和教材,针对学习者学习个性和共性,以互动方式让学习者循序渐进地掌握汉语语言系统。其次,要明确认识到现代汉语不是语音、词汇、语法知识的简单相加,语言和文化是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学习者要在掌握一定语言知识的基础上,充分了解汉语文化背景知识。最后,教材的内容要尽可能接近学习者的日常生活和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从学习者期望掌握和必须掌握的内容出发,以点带面,让学习者在有趣味的情景中潜移默化地掌握一些词语和句式特点,让这些陌生词语和句式扎根于他们的记忆中,成为他们熟悉的表达习惯,从而提高他们汉语的听说读写能力。

二、科技和社会的发展对汉语言学的挑战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社会自动化进程的加快,信息自动化的根本就是要研究处理好自然语言的规则。有科学家断言,在当今及未来的电子时代与电子文化中,语言学发达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最重要的标准。至今,我国在汉语书面语文本,特别是现代汉语书面语文本的语料库建设上已经有了一些起色,编程和初步的信息开发方兴未艾。但是对于汉语信息自动化工作来说,这些基础性工作和应用性研究还远远不足。许嘉璐曾说:“中文信息处理技术进步的程度如何,决定着中华文化(包括传统的和现实的)继承、发展和弘扬的速度、范围和质量。甚至我们可以说如果中华文化利用不了中文信息自动化处理技术,就可能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衰落,被异质文化所淹没。而文化的萎缩,将是民族最大的灾难。”这就迫切需要加强汉语自然语言的信息处理研究工作。

20世纪70年代,我们已开始注重计算机对自然语言的处理研究,到了90年代,在语料库建设和词语标注等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出现了一批有助于汉语研究的软件系统,特别受到汉语词汇研究者和语法研究者的欢迎。但从整体上看,这些研究成果还只是初步的,离我们所说的语言自动化、人工智能相去甚远。因为汉语信息处理,不仅包括对词语的处理,还包括对句子、句群、语篇的处理,甚至还包括对传统文化的处理。这项工作的任务量和困难度更大,但它在当今经济、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又是重要的、必须的,因为它决定着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决定着中国在世界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汉语信息处理不是语言研究者能独立担当的,它需要语言学家与计算机、数学、物理学、信息学等领域专家的鼎立合作才能完成。现在很多人虽看到汉语信息处理的重要性,但由于时间、精力、学力、财力的限制,只能囿于一隅,对某个学科进行深入研究,即使进行了一些学科交叉的研究,也往往是蜻蜓点水式的。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和政府应该加大对汉语信息处理的投资,从宏观上整合研究队伍,从而加快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进程。社会信息科技的发展和要求给语言研究者开辟了广阔的研究领域,同时也给语言研究者带来很大的挑战。在当今社会,语言学研究者应该在做好语言本体研究的基础上,把研究精力放置这项应用实践研究中来,和其他领域的专家相配合,系统、详细地描写和分析汉语结构的特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汉语应用实践研究除了要关注汉语信息自动化问题,还要关注当今新兴的语言现象。近些年,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新娱乐方式的出现,语言生活里出现很多热点问题。比如人们经常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运用一些字母、符号、数字或拟音等方式创造出新奇的词语和句式。有些青少年为了在网络上保持特定群体交流的独特性和神秘性,把中文、韩文、日文拼在一起,创造了“火星文”,并编制了“火星文”的输入法。这些近似于口语的特殊书面语包裹着现代青年人的一种文化价值观和社会心态,其语言形式也明显带有现代年轻人的独立思想和时尚趋向。对于青少年使用网络语言这种语言现象,在现今社会中,有不少人对此持怀疑、否定态度。我们认为,对语言进行规范是必要的,但过度地规范也是不妥的。新兴语言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我们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待新兴语言,比如有些新奇、简洁的网络词语生动形象地表达了网络群体的浪漫激情和青春活力。新词语、新句式能否正式进入日常交际,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频率和社会的认同度才是过滤器。学术团体、行政机构不能也无法对其进行过多的硬性规定。语言研究者分析考察各类语言现象,应进行频率统计,动态监测,观察分析语言现象的变化。对网络流行语等新兴语言现象,要给予广阔的空间,既要看到它们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也要高瞻远瞩,对各种新句式、新词语的产生做出有预见性的分析。

我们同时还要看到,汉语发展要有科学的语言理论。有了适合汉语特性的语言理论,才能真正指导汉语的应用实践;没有优秀的语言理论,推进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自动化的进展也只能成为纸上谈兵的空话。通观汉语研究的历史,前人主要集中于传统小学的研究,形成了考证、描写缜密的传统。而对汉语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并使之提升至语言学理论,还只是近百年的事。语言学在中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国门被列强强行打开,随着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化,国外的语言及语言学理论也涌入国内。我国的语言学一直是尾随西方语言学亦步亦趋发展起来的。一百多年来,我国语言学理论和研究与国外语言学理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社会发展到今天,中国政治独立,经济发展迅猛,世界地位大幅度提升,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在继承传统吸收西方语言学理论精华和合理内核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汉语言理论。有人认为中国没有也不可能出现自己的语言学理论,应该全盘吸收西方的语言学理论,这才是纯粹的语言学理论研究,才能在语言研究中与国际对话和国际接轨;有人认为汉语具有自己的独立特点,和印欧语有着很大的不同,应该抛开国外语言学的干扰和束缚,建立独立于其他语言之外的汉语语言理论。我们认为这两种看法都是偏颇的。没有自己民族个性的语言理论研究很难有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地位,更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接轨;脱离其国外语言理论,建立纯而又纯的汉语语法理论本身就是否认语言具有共性,这种想法不现实,也不可能付诸实际。我们认为,要把握新时期语言发展趋势,总结我国语言研究的历史,结合汉语的事实,吸收国外语言学理论的精华,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建立科学、系统的汉语语法理论。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的汉语发展,面对“软国力”对汉语提出的挑战,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汉语言理论,并由此引导汉语言研究的实践,从而提升汉语在世界语言研究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鲁健骥.谈对外汉语教学历史的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1998,(4).

[2]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理论建设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1999,(4).

[3]吕冀平主编.当前我国语言文字的规范化问题[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4]苏金智.语言权保护在中国[J].人权,2003,(4).

[5]王文虎,李阳庚.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地位和战略意义[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2).

[6]吴双.对外汉语教学重塑中国“软实力”[J].国际人才交流,2006,(5).

[7]伍铁平.语言学是一门领先的科学[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

[8]徐杰.语言规划与语言教育[M].北京:学林出版社,2007.

[9]许嘉璐.中文信息处理的研究应该走向高潮[A].靳光瑾等.中文信息处理若干重要问题[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10]于富增.当前我国外国留学生教育发展趋势分析——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1]张慧茹.“疯狂汉语”席卷全球 对外汉语教学任重道远[J].中国报道,2006,(12).

[12]张桃.汉语走向世界的时代[N].光明日报,2006—06—23.

[13]周庆生.国家、民族与语言——语言政策国别研究[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

[14]邹嘉彦,游汝杰.汉语与华人社会[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15]2007年8月16日教育部就2006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举行新闻发布会[EB/OL].http://www.china.com.cn/zhibo/2007-08/16/content_8785329.htm.

责任编辑:绿 叶

猜你喜欢

对外汉语教学
汉语数词“七”的文化内涵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
建设“三型”高校基层党组织实践策略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浅谈组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对外汉语课堂游戏教学设计
对外汉语听力教学初探
试析对外汉语惯用语的教学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聚合词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