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治疗

2009-06-20王荣忠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9年9期
关键词:紫菀麻黄外感

王荣忠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9.110

秋风其凉,咳声其扬。慢性咳嗽与气候的寒凉有密切关系。因肺为娇脏,畏寒恶燥,诸凡寒凉与燥气皆可影响肺气,肺气失去肃降之功而上逆,则可导致咳嗽。然据临床所见,燥咳毕竟是占次要地位,而绝大多数的咳嗽则与感受风寒有关,如“形寒饮冷则伤肺”,肺气被伤,则肺气上逆,咳嗽作矣。尤其是慢性咳嗽,对寒冷气候更为敏感,气候稍变,当可冲犯着它而引起咳嗽。

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特征为平时常有些咳嗽,遇到气候寒冷时则咳之较甚,排痰亦多,平时喜吃辛辣,好饮酒者则咳嗽更甚。有的有痰,有的无痰;有的痰少,有的痰多;有的痰稀薄,有的痰黏稠,总之则皆有咳嗽。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秋伤于湿,上逆而咳”。这虽说是外来因素,然与内湿也不无关系,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由于肺合皮毛,皮毛受寒湿的侵袭而与内湿结合,最易导致肺气的逆郁,从而产生咳嗽。临床实践证明,慢性咳嗽春则轻,夏则愈,秋则甚,冬则重,这说明咳嗽一证,除了内湿以外,更与气候的寒凉有极密切的关系,所以在治疗时必须兼顾到气候的变化,否则虽治不愈,或疗效不著。至于治法则以宣肺健脾,平嗽祛痰为主,再根据不同现证予以不同的方药,则疗效显著。对于此类证型,余常用苓桂术甘汤二陈汤合剂,用以健脾祛痰,外加桔梗、紫菀,以宣肺宁嗽。若兼有较轻的外感风寒证者,应加苏叶、荆芥之类以疏表气,表气疏则肺气亦疏,咳嗽则减。若咳而胸满痰多者再加全瓜蒌、厚朴以行气祛痰,则疗效更好。

如咳而多痰外感风寒证偏盛者:①改用止嗽散配合二陈汤去紫菀加麻黄、杏仁;②胸中闷胀不舒者再加全瓜蒌、枳壳等以解表祛痰利气,更为适宜;③若是痰多喘甚,难以平卧者,则是痰液阻碍呼吸所致,宜在上方中再加葶苈子、大枣等服二三剂。痰减喘平而能平卧者,则应减去葶苈子。但葶苈子虽为逐痰有效之药,但不宜常服,多服则腹泻伤气。此虽为治标之法,然急则治标,标治而后再图其本。

如果在冬季寒冷时,其人素有多痰咳嗽气喘,而兼有外感 风寒的现证,如恶寒无汗,身寒,咳嗽加重,痰多质稀,气喘者则是表寒内有寒饮所致,则用小青龙汤以祛寒温脾止嗽化痰法处理。如有内热而咳嗽胸痛,烦躁,咳吐黄痰者则不宜。如果是素有咳嗽的患者在冬季感受风寒,以致咳嗽,恶寒身痛,无汗,咳嗽胸痛,烦躁、脉象浮而有力,体温上升者则是表有寒而里有热,治疗大法则是解表清里化痰,体质较强者宜用大青龙汤加全瓜蒌、枳壳、桔红等颇有显效,一二剂当可求得满意疗效,幸勿谓其峻而置之不用,则是姑息养奸,不利于病。如大便干燥不通者,加大黄以消息之,方得表里双解,以竟全功。其后应根据不同现证而予以不同的方药处理,以善其后。尤其麻黄一药,固为止咳平喘的要药,如脉搏过速,心悸亢盛者则宜小量,甚或不用,而以苏叶、防风、荆芥之类代之;体质较弱者则用止嗽散加麻黄、黄芩、全瓜蒌、杏仁等,亦为适宜。

而小青龙汤则是标本兼治之方,为外治风寒外束,内治痰饮上犯之方。至于大青龙则是侧重治标,但也未离其治本,如麻桂石膏虽属解表清里之药,然而麻黄配合杏仁则治咳平喘的作用甚强,虽未直接蠲饮,但喘咳减而饮邪自抑,况生姜桂枝宣表温脾,兼制石膏之性寒伤阳,大枣益脾,合甘草以资扶正祛邪,只是偏重解表清里而已,何尝未顾其本。

猜你喜欢

紫菀麻黄外感
麻黄 治感冒要药
穴位贴敷联合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外感发热
麻黄张仲景的心头好
止咳通便话紫菀
心中的麻黄山
天下药仓
紫菀亦是通便良药
润肺通便话紫菀
风寒感冒喝麻黄牛肉汤
宣肺止咳汤治疗外感咳嗽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