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宫颈锥切术联合外用溃疡散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临床观察
2009-06-20王莉萍
王莉萍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9.043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病例选自2006年6月~2008年6月在我院治疗CINⅠ~Ⅱ级者96例,年龄25~50岁,平均36.5岁。全部为经产妇,有手术愿望。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采用宫腔镜宫颈锥切术联合外用溃疡散治疗;对照组(48例)单纯采用宫腔镜宫颈锥切术治疗。两组年龄、CIN级别无显著差异,所有病例要求盆腔检查正常,无阴道炎症。阴道镜定位做活组织病理诊断排除宫颈癌。
治疗方法:治疗组于月经干净后3~7天,宫腔镜检查确定宫腔无病变,经碘试验确定病变部位、大小。用宫腔镜环形电极深入宫颈管深度1.0~2.5cm,在强冷光源照射下,锥形切除病变部位至宫颈病灶范围外3mm,切除深度达宫颈黏膜下6~7mm,滚球电极电凝止血。术后宫颈管填塞碘仿纱布压迫创面24小时。术后第2天宫颈创面喷敷外用溃疡散,每日1支,连用10天。对照组:宫腔镜宫颈锥切术与治疗组相同,术后宫颈创面不外用溃疡散。
疗效判断标准:①治愈:宫颈光滑,宫颈管无狭窄,重新形成的宫颈成圆形。②显效:宫颈欠光滑,形态基本正常,创面愈合欠佳。③无效:宫颈创面未愈合,有出血、感染。
结 果
治疗组治愈43例,显效4例,无效1例,治愈率89%;对照组治愈30例,显效16例,无效2例,治愈率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阴道排液时间和出血时间较对照组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例术后并发宫颈管狭窄,治疗组无并发症。
讨 论
宫腔镜宫颈锥切手术治疗CIN具有视野清晰、定位准确、深度易控制、出血少、时间短、病变切除彻底、不影响病理组织标本等优点,但术后创面暴露于阴道,创面脱痂时有大量阴道排液和出血,易继发感染,导致宫颈管黏连、狭窄、功能不全、愈合时间长等并发症,给患者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我院自2006年选用宫腔镜宫颈锥切术联合蒙药外用溃疡散治疗CINⅠ~Ⅱ级,提高了治愈率。外用溃疡散是纯中药制剂,具有消炎止痛、生肌收敛、消肿退热等作用,能与病变组织中蛋白质结合生成变性蛋白盐,产生沉淀、收敛和硬化,从而减少创面渗液及出血,促进组织修复,使患者阴道排液时间和出血时间明显缩短,加速伤口创面的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