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009-06-20吕耀明

现代教学研究 2009年3期
关键词:电线杆平面直线

吕耀明

《假期与改进中学数学教学的意见》一文中指出:“要使学生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能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在校学习期间,就不能只是向他们传授知识而应该更加自觉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与进步的灵魂,是民族兴旺的动力。

所谓创新性思维,是指带有创见的思维,不尽能揭露客观事物的本质、内置联系,而且在此基础上能产生出新颖、独特的东西。更具体地说,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对立思索和分析,不因循守旧,能主动探索、积极创新的思维因素。

一、鼓励参与,激发兴趣,引发创新

兴趣是人类创造力的源泉,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教学成败的关键就在于能否激发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物理学家杨振宁说:“成功的最大秘诀就是兴趣。”当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时,就会积极地、主动地学习。因此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我们要用不同的方式如语言、以美、以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发创新意识。例如:在学习立体几何“球”这课时,我是这样引入的,“我左手拿的是什么?”“兵乓球。”“右手拿的是什么?”答:“足球。”“我们脚下踩的是——”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地球。”从兵乓球、足球、地球的共性中抽象出数学意义的球的概念,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听了这些。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一下高涨起来,课堂上积极参与,为培养创新能力创设了良好的教学环境。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我们知道,创新能力总是在问题解决中发展起来的,问题的解决是创新的土壤,并不一定所有的问题解决都包含有创新,但创新无疑都包含着问题的解决。“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解决”的能力是数学能力的集中体现。传统的做法往往是淡化“问题意识”教者奉献给学生的是一些经过处理的规则问题和现成的漂亮解法,舍去了问题的加工处理过程,也舍去了制定解决方案的艰苦历程。学生听起来似乎显得轻松,但学习数学的能力未能得到应有的提高。所以要强化“问题意识”,充分展现对问题加工处理过程和解决方案的制定过程,这样既磨炼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又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进行“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教学时,传统处理方法是给出定理,画好图形,把课本上证明讲一遍,我是这样设计的:

第一步:创设问题情境。在水平的地面上竖起了一根电线杆,现在请大家想一个办法,坚持一下电线杆是否与地面垂直?

第二步:设计解决方案,鼓励质疑。学生将电线杆抽象为一直线,地面抽象为一平面,根据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设计方案如下:用一块三角板,让一条直角边紧贴电线杆,直角顶点靠地旋转一周,如果靠地的一边始终在地面上,则可以断定电线杆和地面垂直,否则电线杆与地面不垂直。

第三步:问题的发展。教师在肯定方案正确性和可行性基础上,向学生提出新问题:是否有比这个方案更方便易行的方案呢?如果有一个人没有让三角板选择一周,而只是检查了两个位置且只是检查了两个位置且都和地面贴得好,他就断定电线杆和地面垂直,你们认为正确吗?

第四步:问题的深化。教师要求揭示此问题的实质,并用数学语言加以表述,如果一条直线和平面相交,且和平面内过交点的两条直线都垂直,它是否与这个平面垂直?

第五步:设计新问题的解决方案。教师首先让学生利用身边的三角板和铅笔做模型验证,发现确是垂直的,然后师生共同研究制定理论的证明方案。

第六步:回到最初问题,给出合理的解答。

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挑战,不沿袭前人和课本,独立思考,从而培养思维的创新能力。

三、鼓励质疑,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古人云:“学贵有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由此可见质疑是进步的前提,是创新的起点,是一种探索精神,它孕育着创造。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一生好质疑,在国际数学界 取得非凡的成绩,他就唐代卢纶的《塞下曲》提出质疑:“北方大雪时,群雁早南归。月黑天高处,怎能见雁飞?”大胆怀疑,是数学创造活动的特征;不迷信权威,相信自己,敢于质疑,这本身就是创新。

教学中应提倡学生问问题,诱导他们问问题,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鸣别人所不鸣,为别人所不为。”同时,要求学生在学校过程中,善于独立的思考和分析,表现出不依常规,用新颖的求异思想和方法解答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培养学生用于探索的精神,为学生创造良机。鼓励学生对老师、对书本、对课外读物提出质疑,让学生的天赋和才能得到充分的施展。另外,还要给学生提供提问的时间和空间。因为提出问题首先得发现问题,而发现问题就需要学生有时间和空间去思考,让他有机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总之,培养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是新世纪的要求。而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又是培养创新意识的主战场。作为一个数学教师应该多渠道、多方位、多角度地挖掘、研究,使用教材中的创新思维因素,在课堂教学中去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优秀的创新品质。

猜你喜欢

电线杆平面直线
立体几何基础训练A卷参考答案
立体几何强化训练B卷参考答案
给电线杆穿上“迷你裙”
画直线
一样长吗?
给电线杆治病
别扶电线杆
参考答案
你喜欢直线吗?
平面和立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