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优化研究

2009-06-20

现代教学研究 2009年3期
关键词:指标体系竞争力指标

李 真

摘要:本文分析了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涵义及其构建目的,通过学校定位、教学条件、科研水平、教学效果四个一级指标和31个二级指标来阐述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通过这些指标建立了我国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建立了评价模型。

关键词:地方高校 核心竞争力 指标体系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不断改变,高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1999年以来,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一步发展,地方高校基于自身的优势采取了不同的战略和措施:扩大办学规模、加强学科建设、推进产学研合作等等,越来越重视学校可持续发展竞争优势的培育。本文在围绕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个中心环节的基础上,力图构建科学、合理的地方高校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巩固和强化地方高校自身的竞争优势。

一、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涵义和构建目的

核心竞争力是整合组织内各种资源和能力,渗透于组织的资源、文化、技术、管理机制之中,经过长期运行过程形成的独特的、能带来显著价值的相对稳定的竞争能力。它决定该组织拥有其竞争对手无法模拟的竞争优势,并使该组织处于动态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状态。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是地方高校基于自身条件和定位,适应社会环境变化和人才成长规律,获取整合资源,提高人才质量,强化特色优势,形成并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

构建高校竞争力评价体系,适当的引入竞争机制,有助于使我国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最佳的优化配置,使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富有竞争活力的高校,培养出更加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高级人才,最大限度的满足社会的需要。同时,通过竞争力评价有助于高校及时了解自身优势和劣势,客观的评价自己,有针对性的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佳的效用,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从而促进高校不断巩固和强化自身的竞争优势,在长期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建立地方高校竞争力评价指标的基本原则

对地方高校竞争力进行准确评价,首先要建立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地方高校竞争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相关性原则。科学的指标体系,应能有助于高校战略目标和评价目的的实现,有助于改进和加强地方高校竞争力。人们在评价活动之前,应预期它所要达到的结果,评价指标的选择要体现评价目的。因此,必须针对具体的评价目的选取相关的指标,并舍弃与评价目的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指标。就高校办学效益评价而言,教育经费、科研经费、教师数量、学生数量等指标都能从一个侧面反映评价目的,而学生性别比例则是与办学效益评价无关的指标。

2.全面性原则。 影响地方高校竞争力的因素很多,既有外部因素,又有内在因素。若仅从某一个方面研究,就会以偏概全,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因此,在编制高校竞争力指标体系时,指标体系中的单项指标应包含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能够反映影响高校竞争力的内部因素。比如说,师资力量、学生素质、管理水平等。另一种类型应当是能够反映高校竞争力的外部因素,比如说,社会形象、知名度、国家教育政策等。科学的指标体系应具有全面性,应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能测度高校竞争力的各个方面。

3.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方案作为对评价活动的一种具体的指导文件,它必然要求可以实施。评价指标不能也不应该只有抽象的、原则性的,那样评价人员无法据以实施测评。为使评价活动能顺利开展,科学的指标体系必须是具体的评价指标,并且能通过一定的方法来测量或通过某种可靠的手段来进行预测。

4.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原则。由于影响高校竞争能力的因素十分繁多,一些影响竞争力的指标可以量化,而另一些不能量化。为了准确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应选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判断相结合的办法来进行测量,对于定性评价项目的内涵、评价方法以及等级标准,评价体系要尽可能作明确的规定,使定性评价易于测量。同时,通过对一些基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等定量评价,对定性评价项目进一步作出较为客观的定量评价。

5.目标评估与过程评估相结合。在高校竞争力评估中,人才培养质量通常以目标评估为主,即根据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的实际水平进行评估。但实际上这种评估是相当困难的,因为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十分复杂,直接的目标评估往往难以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因此,在重视目标评估的同时,不应忽视对办学过程的评估,通过诊断问题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更应该充分重视过程评估。

三、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模型

本文运用数学和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经过以下步骤建立高校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模型。

1.确定评价指标集

根据高校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4 项一级指标构成了一级评价指标集,即X=(X1,X2,X3,X4)。各项一级指标分别由如下二级指标构成,即:X1=(X11,X12,X13,X14,X15,X16,X17)X2=(X21,X22,X23,X24,X25,X26,X27,X28,X29)

X3=(X31,X32,X33,X34,X35,X36,X37)

X4=(X41,X42,X43,X44,X45,X46,X47,X48)

2.确定权重集

一级指标X1,X2,X3,X4 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权重分别B1,B2,B3,B4(Bi>0),且ΣB璱=1。二级指标对应于一级指标的权重集分别为:

W1=(W11,W12,W13,W14,W15,W16,W17,W18)(W1j>0,且ΣW1j=1)

W2=(W21,W22,W23,W24,W25,W26)(W2j>0,且ΣW2j=1)

W3=(W31,W32,W33,W34,W35,W36,W37)(W3j>0,且ΣW3j=1)

W4=(W41,W42,W43,W44,W45,W46,W47,W48)(W4j>0,且ΣW4j=1)

其中W﹊j=为各项二级指标对于一级指标的权重。

3.专家评语集

专家评语集是评价者对某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各种评价指标的评价结果,即C=(C1,C2,C3,C4,…,C璵),其中C璲为第j项评价结果,m为评价结果的等级。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每一个评价指标给出5级标准,因此m=5,C=(C1,C2,C3,C4,C5)。如果采用百分制,C1∈[90,100],C2∈[80,90),C3∈[60,80),C4∈[40,60),C5∈[0,40)。

4.单个专家评价值

单个专家评价值的计算V=ΣW﹊j狢璵

5.求出评价结果

对多个V求算术平均数,V=(ΣV璱)/n,其中n为参评专家总人数。

四、地方高校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本文从地方高校的实际出发,将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从定位与规划、教学条件、科研水平和教学效果来进行设计。

目标层一级指标二级指标

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定位与规划X1专业定位科学合理性X11专业招生数X12毕业生流向X13建设目标X14规划与成效X15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X16人才培养计划X17

教学条件X2实践教学基地X21实践教学设施X22仪器设备值X23生均教学经费X24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用率X25教材建设计划X26实验设备利用率X27实验项目水平X28教学管理制度X29

科研水平X3研究生比例X31科技成果转化率X32纵向科研经费所占比例X33重点实验室比例X34重点学科比例X35科研成果获奖率X36论文质量比X37

教学效果X4学生综合素质水平X41学生基本理论与基本能力水平X43优秀学生培养X44毕业生就业率X44毕业设计(论文)质量X45学生思想品德与文化素质X46学生课外科技X47毕业生质量调查满意度X4

1.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定位与人才培养规划

高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是办学理念中最核心的要素,也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构

成的基础。地方高校要想在核心竞争力上取得优势,首先应该确立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假如没有这一点,地方高校不仅没有期望的教学质量,而且会偏离基本的办学方向。高等教育的分类分层次发展是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宝塔型结构相适应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水平学校的定位应有所差异。各地方高校要准确判断和把握经济社会和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并充分考虑学校自身的个性和特点,在各自的科类和层次中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既要防止因重视多样化发展而忽视办学的基本规范和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又要防止因追求统一型而带来的“趋同模式”和“千校一面”。

另外,地方高校一个重要任务是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人才,他们所培养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进入企业工作,成为当地工业发展的主力军。因此,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应从区域经济形势和人才需求出发,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模式与计划,争取为区域经济做出应有的贡献。

2.学校的教学条件

教书育人是高校最基本的职责之一,尤其是在信息知识快速发展的今天,人才显得尤为重要,而这一职责的完成与教学条件息息相关,因此,教学条件是衡量高校竞争力的重要指标。目前,我国的地方高校在教学质量上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发展还很不平衡。一些规模较大、层次较高的区域高校大多分布在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大多数发展中地市的高等教育还不是很发达。而是正在建设中的地方高校也存在着一些误区,重视规模扩展,忽视质量提高,没有认真研究高校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对区域发展的作用。三是地方高校办学经费紧张、管理体制僵化、服务渠道不畅等问题凸显,严重影响到学校的教学条件。

为了更合理地分配学校资源,提高学校的办学条件,本文具体从以下七个计量指标入手,对学校的教学条件进行合理评估:教学基地与设备;教学经费;教学手段;教材建设文献资料;实验教学;教学管理和师资队伍。

3.学校的科研水平

高校是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的前沿阵地,高校的科研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目前,很多科技园是地方高校高新技术成果的“孵化”基地,有利于加快大学高技术成果向产品转化过程,在较短时间内开发出有应用前景的高技术产品,使地方高校的科研人员可以直接参与生产实践,能动地传播和应用知识,积极地研究科技、运用成果,使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周期大大缩短;也能够使地方高校的教学质量通过企业迅速得到反馈,以不断修正地方高校的教育目标,培养出更适合企业需要的合格人才。

4.学校的教学效果

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教学所提供的服务和成果的满意程度是衡量其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地方高校的社会满意度所反映的是社会对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一种价值判断,其最终结果体现于高等学校教学满足各种利益主体需要的程度,即目标公众(包括教育政策制定者、家长、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等等)的满意程度及需求与期望的适应程度。这种社会满意度既是学校教学活动满足各种利益主体需要程度的综合体现,也是学校教学质量的具体表征之一。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地方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市场规律和教育规律的双重制约,必须具有服务于社会的强烈的市场意识,使“顾客”满意,使社会满意,才是高质量的体现。

学校的教学效果主要由以下五个计量指标来衡量:基本理论与基本能力;毕业生就业率;毕业设计(论文);思想文化与身体素质;社会评价。地方高校应尽可能地在以上五个方面加以强化,提高学校的信任度和知名度,追求学校长期的生存和发展。

五、结语

总的来说,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设计要遵循相关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目标评估与过程评估相结合。在指标的选取过程中,尽可能地考虑到指标间的层次关系和相辅相成的关系,考虑数量与质量、规模与效益等方面的关系;进而可以从整体上进行分析和比较,做出正确的评价;同时,可以使地方高校认识到在激烈竞争中自己的竞争力及所处的位置,也为其进行改革提供了方向。

参考文献:

[1]刘婷婷.浅析我国高校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

[2]徐友浩,姚丰桥.高校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3]杜占其,朱明,王学军,孟兆森.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5(4)

猜你喜欢

指标体系竞争力指标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自助图书馆选址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应用技术大学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责任竞争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的必选项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