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七则
2009-06-19
3岁前幼儿不宜学习“多种语言”
爸爸教孩子四川话。妈妈教东北话,结果女儿到两岁半了还不会说一句完整的话。专家提醒,3岁以下的幼儿需要单纯的语言环境,不宜同时学习“多种语言”。
第三军医大学重庆新桥医院儿科主任赵聪敏教授在义诊时碰到一对四川夫妻,丈夫是四川巴中人,妻子是辽宁大连人,女儿在巴中出生后一直没有外出,但是到两岁半还不会说一句完整的话,只能说“啊”“不”“走”“不要”等两个字以内的简单词汇。小姑娘的爸爸介绍,他们在家是用各自方言进行交流,在女儿没满周岁时,他们开始用各自的方言教她说话,结果到现在,孩子也只会最初学会的一些词汇。
赵聪敏介绍,夫妻双方语言差异较大,用两种方言教孩子学说话,不仅不能让幼儿增强语言认知能力,反而会对幼儿学习语言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严重者甚至导致语言思维混乱。赵聪敏说,3岁前的幼儿需要比较单纯的语言环境,如果父母双方来自不同的地域,在家中最好选择一种语言交流。如果家长打算引导孩子学习外语,最好是在3岁以后。
(来源:新华网)
福州公办、民办幼儿园的兴趣班将被一律叫停
福州一些幼儿园通过开办兴趣班,额外向家长收费的问题,被当地媒体曝光。3月16日,福州市教育局表示,从4月起,该局将对全市幼儿园收费情况进行拉网式大检查,公办、民办幼儿园的兴趣班一律停办。
一位曾在幼儿园当过园长的人介绍,幼儿园举办的各种兴趣班,一般都不是本园老师自己教,而是与其他培训机构合作,将培训机构开设的兴趣班,放到了幼儿园里上,幼儿园再与培训机构分成。也有的幼儿园自己聘请一些专业人才来幼儿园教。比如请一名专业舞蹈老师,在固定时间来幼儿园教孩子跳舞,幼儿园再支付给老师一定的报酬。
“孩子在幼儿期,主要培养广泛的爱好和兴趣,而不是往技能上靠。”针对不少家长热衷给在读幼儿园的孩子报各种兴趣班,福州教育学院幼教教研员兰贯虹这样表达自己的观点。她说,幼儿园的孩子不应学习那么多兴趣课程。兰老师说,家长都担心孩子将来赶不上别的小朋友,所以想让孩子有一门特长,这可以理解;但要遵循教育规律,幼儿可能在兴趣班里学会了一些初浅的技能,但却以牺牲孩子幸福童年为代价。
(来源:新华网)
“世界儿歌日”为何在中国受冷
3月21日是“世界儿歌日”。这个于1976年在比利时国际诗歌会上创立的节日,199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立为国际性的儿歌日。作为世界儿童的一个独特的节日,“世界儿歌日”旨在寓教于乐,充分发展少年儿童的才智个性和身心能力,并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民族语言和价值的认同。但是,“世界儿歌日”在国内的影响力甚微,儿歌在中国的情况更是让人担忧。
“国际儿歌日”在中国的普及程度很低,而导致这种现象的首要原因是国内儿歌事业的低迷,人们失去了关注儿歌的兴趣。提起儿歌,无论是中年人,还是“80后”,还是出生于21世纪的“小花朵”们,能说出的不外乎《小燕子》、《数鸭子》、《蜗牛和黄鹂鸟》、《两只老虎》、《歌声与微笑》等几首“老儿歌”。近几年来,一些国内人士曾陆续发动了一些“新童谣征集”活动,一些新儿歌、童谣也走进了幼儿园和小学的课堂,然而收效甚微,传唱率不高。
在作词、作曲、编曲都已经高度市场化的今天,创作儿歌这种偏于公益性的工作很少有人愿意来做。虽然一些幼儿园老师在业余时间从事儿歌创作,但由于能力有限,写出的作品或内容偏深,或脱离儿童生活。加之我国基本没有专门从事儿歌创作的专业人员,优秀的儿歌新作十分缺乏。目前出版的一些新儿歌,既没有时代感,又缺乏童趣,孩子们不喜欢,自然导致销售不良,而市场上的失败又打击了创作者的积极性,造成了恶性循环。新儿歌缺乏生命力,只能从新儿歌本身寻找问题。儿歌创作要从儿童的期待视野出发,这就要求从事儿歌创作的音乐人花时间、精力去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而不是从成人的教育视角出发,快餐式地制造出一些说教型的儿歌。
中国儿歌青黄不接、快餐化的情况,不是某位专家呼吁或是某次活动所能扭转的,它不仅需要音乐人静下心来、牺牲一些时间为三亿儿童创作歌曲,也需要社会上的各界人士以及媒体能更多关注儿歌在低幼儿童的基础教育和早期文学认识上的重要作用,还需要政府建立新的激励机制,鼓励儿歌创作。
(来源:《中国文化报》)
南京80万儿童接受麻疹强化免疫
继天花、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之后,麻疹将成为第三个我国全力消灭的传染病。南京市卫生局公布,在4月2日~20日,对全市范围内所有8月龄至14岁的儿童免费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涉及人数达80万。本次麻疹强化免疫接种对象包括外来流动儿童,不论其既往麻疹疫苗接种史和麻疹患病史如何,不管其居住地和出生地,均为强化免疫对象。
(来源:《南京日报》)
应对新生儿高峰北京幼儿园扩招
“近3年新生儿共有46万人。”北京市教委近日向外公布,面对近年的新生儿高峰,今年北京市将对幼儿园实施扩招,通过现有园扩招以及建立新园两条途径,今年幼儿园扩招名额至少约6500个。目前北京共有1266所幼儿园,其中一级园386所。但是随着这几年新生儿数量的增加,幼儿园的数量显现出了明显的不足。为了缓解压力,北京市规定,从今年开始,幼儿园可根据自己的接收能力扩大班额至40人,此前北京市规定幼儿园最大班额不能超过35人。同时,还将有十几所新办幼儿园在年内建成。
(来源:《中国青年报》)
赵寄石教授大寿学前博硕士共贺
2009年3月30日,我国著名幼教专家赵寄石老师的家中,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系的何媛、张斌、丁萍萍、杜丽静、郑影5名博硕士研究生与她一起欢度88岁生日。研究生们把早已准备好的生日蛋糕和小礼物送给赵寄石老师。赵寄石老师在非常愉快地接下她们礼物的同时也回赠了她自己的文集。随后,诸位博硕士陪着赵寄石老师一边吃着生日蛋糕一遍谈论着幼教的历史和现实状况。赵寄石老师讲述了她是如何走入幼儿教育的世界。又如何成为幼儿教育的领军人物以及南师大学前教育系的近三十年的发展史。她还告诉研究生们当年陈鹤琴先生在南师工作的历史。赵老师不仅回顾了历史,她也积极关注幼教现实。有研究生问赵老师如何看待“兴趣班”的问题,赵老师说:“兴趣班,顾名思义是兴趣为主,孩子有兴趣才是好的,而现在很多的兴趣班却已经变味了,不再关注孩子的兴趣,甚至是在伤害孩子的身体和精神。”研究生们在听了赵老师的话后,感到受益良多,表示以后要多看望赵老师。赵老师表示年轻人是未来的主力军,幼教的希望在你们身上,欢迎大家前来。
(本刊记者程友伟)
江苏省首届幼儿园特级教师论坛在宁举办
2009年4月9日至10日,由江苏省教研室和《早期教育》编辑部共同举办的江苏省首届幼儿园特级教师论坛在南京市鼓楼幼儿园举办。江苏各地的三十多名幼儿园退休的和在职的特级教师参与了此次论坛。与会的特级教师们围绕幼教热点话题、课程问题、教师专业成长进行了分组讨论。他们从自身的经验出发,纷纷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最后,各个小组派代表进行了大会交流。对于此次论坛,特级教师们表示非常喜欢,认为要把这样的活动办成一种制度,让大家形成团体的力量,更好地为幼教事业做贡献。
(本刊记者程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