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哲族传统体育的形成及流变
2009-06-19张宏宇李小兰
张宏宇 李小兰
摘要:运用历史过程分析、社会调查和实地考察,对赫哲族传统体育进行研究,旨在揭示赫哲族传统体育的形成过程及当前的变化。研究认为:赫哲族传统体育的产生与其生产生活方式、军事教育和宗教活动密切相关,赫哲族传统体育具有开放性、重竞技、轻歌舞,冰雪与水上项目并重的特点。而当前赫哲人的体育观念、传统体育的地位与作用、传统体育手段的实践形式等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赫哲族;文化变迁
中图分类号:G85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9)04-0093-04
Formation and transition of traditional sport of Hezhe nationality
ZHANG Hong-yu1,LI Xiao-lan2
(1.Department of Social Physical Educalion,Harbi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Harbin 150008,China;
2.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lion,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Harbin 150001,China)
Abstract: By means of historical process analysis, social survey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the authors studied traditional sport of Hezhe nationality in order to reveal the formation process and current changes of traditional sport of Hozhe nationality, and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opinions via their study: the production of traditional sport of Hezhe nationality is closely related to its production and life styles, military education and religious activities; traditional sport of Hozhe nationality has such characteristics as open, competition emphasized, singing and dancing weakened, as well as ice and water events equally valued; whereas the sports conceptions of people of Hozhe nationality, the status and functions of traditional sport, and the practice forms of traditional sports means, are changing profoundly nowadays.
Key words: nation traditional sport;Hezhe nationality;cultural transition
近年来,随着民族文化保护与振兴热潮的掀起,有关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也日渐丰富,不少同行学者针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振兴、改革等宏观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厚的成果。然而,对于各民族体育从形成到流变的系统性研究较少,尤其是对于弱小民族的关注更少。赫哲族是我国6小民族之一,其生产生活方式及体育内容极具特色,但却一直没有关于此方面的研究成果出现,这也是本研究的意义和旨趣所在。力争通过本研究,展现赫哲族传统体育历史原貌及当前流变特点,为今后继续从事此类研究奠定基础。
赫哲族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其远祖早在上古舜帝时是肃慎的组成部分。到了汉魏时改称“挹娄”。南北朝时谓之“勿吉”。隋朝开皇中,称“靺鞨”,共分为7部,其中以“粟末”和“黑水”两部最为强大。“黑水靺鞨”至唐初已形成庞大的联合体,是黑龙江流域以东达东海滨地区的一大势力。辽太祖天显元年,推翻了渤海政权,将“靺鞨”置于其统治下,称“靺鞨”为“女真”。公元1115年,女真各部在首领完颜阿骨打率领下,推翻了契丹王朝,建立金。元时,朝廷为加强管理继续在原胡里改路设五个万户府分领松花江下游、混同江两岸广大地区,并称赫哲族为“兀的哥”,亦有的称“吉烈迷”。明代野人女真在逐出建洲女真之后,各部落亦逐渐统一起来,在原五国部所属地区,形成了后来人们所称的“赫哲族”[1]。
1赫哲族传统体育的形成
体育史学研究认为,体育起源于史前时代的生产劳动过程之中,并伴随着战争、宗教、巫术活动的出现而进一步丰富,赫哲族传统体育也是如此。在其原始发展阶段,赫哲族体育多少带有原始宗教和巫术的色彩,并已逐步仪式化。在告别原始阶段进入阶级社会的民族中,那些原生形态的身体活动并没有消失,而是转化为民俗活动的一部分延续下来[2]。历史上,赫哲族先民创造了大量的体育活动,其产生大都与生产劳动、生活方式、军事征战、宗教活动等密切相关。
1.1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体育活动
1)滑雪运动。黑龙江流域的赫哲人,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为适应其居住地高纬度、多水网、多冰雪的环境,形成了夏季以舟船为主要交通工具,冬季以滑雪板和雪橇为主要交通工具的生活习俗。在传统上,赫哲人用一根撑杆滑雪,像撑船一样,与现代滑雪运动所用的两根撑杆不同。这根撑杆系有一根弓弦,在滑雪时当撑杆用,遇到猎物时便是一张良弓,巧妙地将弓与撑杆合二为一。清代李重生[3]13所撰《赫哲土风记》,对赫哲人使用滑雪板的情况有如下记述:“赫哲地滨北海,天气早寒,重阳后即落雪花,十月则遍地平铺,可深数尺。土人以木板长五尺贴缚两足跟,手持长杆,如泊舟之状,划雪上前进,则板乘雪力,瞬息可出十余里。”为了检验人们对于劳动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赫哲人还经常组织各类滑雪比赛,如“滑雪跳远赛”等等。
2)狗拉雪橇。“鱼皮制衣酒敬神,狗拉雪橇赫哲人”,历史上,赫哲人也被称为“鱼皮部”、“使犬部”。早在元朝时,政府为了促进内地同黑龙江下游出海口和库页岛的联系,根据地处苦寒,积雪时间长的地理特点,在松花江下游至黑龙江一带设置了许多狗站,作为传递与交通运输的枢纽。《黑龙江志稿》载:“赫哲人所用狗爬犁,形如小车而无轮,以细木性软者削两辕,前半翘起上弯,后半贴地处置四柱与四框,铺以板。如运重物,则于上弯处驾犬,二人在上,以鞭挥之,其速愈于奔马。”[3]14历史上,赫哲族经常组织赛雪橇的比赛活动,赫哲语称其为“拖日乞”。
3)划船。赫哲族长期生活于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常年以捕鱼为生,船只和雪板是赫哲族两大交通工具。历史上对赫哲人“两块板能翻山越岭,三块板能骗江过海”的记载,就是描述其“冬季滑雪、夏季行舟”的生活方式。赫哲族经常举行划船比赛,甚至在去捕鱼的途中也要进行比赛,早年比赛多为桦皮船,现用木板制作,称“快马子”。比赛时,参赛者用一根七、八尺长两头扁平的浆,坐在船上或站在船上双手左右拨动,比赛时逆水顺水均可。
4)叉鱼与叉草球。以捕鱼为主要生产方式的赫哲人,练就了一手飞叉捕鱼的生产绝技。他们划着桦皮小船,慢慢进入鱼群经常出没的水域,根据水纹的大小、水泡的形状很快就能断定鱼的种类和方位,然后飞起手中的鱼叉,即可以准确无误地把水下的游鱼叉中。平时,赫哲渔民中的年轻人用固定的草靶练习飞叉技巧。赫哲族民间故事《招女婿》记载了小伙子土尔高通过比赛一叉叉双鱼赢得美人芳心的故事。类似的生产生活游戏还有刺野猪、渔王角力、顶杠、冬钓等。
5)传统舞蹈。赫哲族的舞蹈也与生产生活紧密相关。舞蹈《叉草球》,就是依据赫哲族这一传统的民间游戏编创的。舞蹈生动地再现了青年男女争相叉草球的场面,快步跑叉、跳跃争叉、草球落地蹭叉、翻身旋转快叉、交替换位侧叉等。队员们的各种矫健优美的舞姿艺术地表现了赫哲人纯朴爽朗的性格,同时也反映了渔猎生活鲜明的特点。此外,赫哲族人还根据本民族的娱乐活动,如“莫日根赛”、“划船赛”、“射箭赛”、“叉鱼赛”、“滑踏板”、“雪战”等,创作了《莫日根舞》、《渔船、渔叉、小鱼娃》、《渔家欢歌》等诸多赫哲族舞蹈。
1.2军事教育中的体育活动
1)射箭。早在先秦时期,生活在黑龙江流域的赫哲族先民肃慎人,就与中原有着密切的联系和交往。《国语•鲁天下》[4]25有载:“昔武王克商,通道于九夷百蛮,使各以其方贿来贡,使无忘职业,于是肃慎氏贡楛矢,石弩其长尺有咫”。其意为在周武王灭商以后,肃慎曾派人贡献楛矢石弩,表示臣服于周。所谓“楛矢石弩”,就是肃慎人使用的箭镞,以楛木制作箭杆,前端镶嵌石刃作为武器。“楛矢石弩”既是狩猎工具,又是打仗用的武器。到了两汉、魏、晋时期,肃慎被称作挹娄,《后汉书》记载说挹娄人在“楛矢石弩”上涂有剧毒,“中人即死”,比早先所用的“楛矢石弩”要厉害得多[4]9。隋唐时,赫哲族称黑水靺鞨,《文献通考》曾载“黑水靺鞨部,俗勇悍,善射,能为鹿鸣以呼群鹿而射之。”[4]23可见,射箭在赫哲族的军事争战中占有主要地位。
2)激达。激达即长枪,赫哲族也称其为扎枪。是赫哲先民使用过的重要军事武器。《文献通考》中对赫哲族先民女真部落使用激达也有记载:“凡用兵以戈为前行,号硬军,刀自副,弓矢在后……”[4]31这里所说的戈即为激达。在大规模的战争中,激达是主要的进攻武器。另外,赫哲族民间叙事史诗《伊玛堪》里也曾经描述英雄西尔达鲁手持树干与持花枪的山匪恶斗,而且在西尔达鲁与色勒莫汗比武之前曾说明,比武分文打和武打,文打为摔跤,武打为斗花枪[5]27。
3)摔跤。摔跤是赫哲族历史上重要的竞技项目。在被誉为英雄史诗的《伊玛堪》里我们看到所有的莫日根(赫哲语“英雄”)都有超凡的摔跤本领。在征战、复仇或比武招亲时,多半都要由摔跤决定自身的命运。这样摔跤也就成为赫哲族男人必备的生存技能。所以,赫哲人也就有了摔跤比赛的习俗。如今,每逢“乌日贡”节,都有大型摔跤比赛,这项运动也重新受到人们喜爱。赫哲族民间叙事史诗《伊玛堪》里就曾经描述早些年生活在松花江与黑龙江汇合处的赫哲族英雄希勒勾莫日根,训练当地赫哲村民摔跤、射箭等技能,并详细描述了希勒勾莫日根率领村民与松花江上游的恶霸黑汗的一场硬仗,并称黑汗手下有一批摔跤高手称之为“火鲁格依吐”,像不倒翁一样难以摔倒,希勒勾莫日根一个人和几个摔斗,最终体力不支被擒[5]69。
4)杜烈其。杜烈其,赫哲语“争夺”的意思,是赫哲族传统的游戏项目,由于对抗性强且要求配合,曾被作为赫哲族军事训练的手段,目前已成为集跑、跳、摔等多项技能为一体的竞技项目。比赛时,人数相等的两队,在划定的场区进攻或防守,一方占领另一方场区或使对方队员全部出局即为胜队。杜烈其不但能够强健体魄,还能培养人的整体观念和勇敢精神,对抗激烈、战术丰富,具备较强的竞争性和趣味性。
1.3与宗教相关的体育活动
和我国北方其他通古斯语系民族一样,赫哲族信奉萨满教,其原始神秘的宗教活动中有着很多原始体育形态,最有特色的就是萨满舞。众多形式的萨满舞中尤以“跳鹿神”最具代表性,其动作粗犷、形式古朴,堪称经典。在每年的三月三和九月九,赫哲族村民都要举行“跳鹿神”的活动,仪式甚为隆重,其用意是萨满为全村百姓祈福消灾。在仪式中,萨满祷告完毕,手持神鼓,身着神衣,头戴神帽、面具,胸护铜镜,腰系铁铃开始跳神,先自右向左跳转三圈,然后整队而出。众人击鼓摆铃助兴,击鼓摆铃的动作和鼓点节奏变化多端,在萨满的带领下, 由西向东挨家挨户跳神。仪式结束后,村中能歌善舞者拿鼓、系腰铃争相表演鼓舞,更有能者即兴作曲,最后众人饮酒食肉尽情欢娱而散。赫哲族萨满跳鹿神实际上是娱神活动,同时带有浓厚的群众自娱性成分。
2赫哲族传统体育的特点
2.1赫哲族传统体育的开放性
赫哲族传统体育是在赫哲族原始体育形态基础上对其他民族体育形式进行吸收和交流得以形成和发展的。据史料记载,历史上曾长期和赫哲族杂居在一起生活的民族有很多,包括汉族、满族、朝鲜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长期的杂居、交流,使得赫哲族体育文化层次处于多元复合状态,相当一部分体育内容是在吸收其他民族体育内容的基础上不断补充、完善而发展起来。如滑雪、滑冰、摔跤、划船、玩嘎拉哈、翻手绳等项目,在其他民族中也都流传已久,具有很大的族际性和国际性。
2.2重竞技轻歌舞
和大多数少数民族体育文艺性较强的特点不同,赫哲族传统体育内容中竞技多,而歌舞少。据统计,赫哲族传统体育项目大概有50余项,而其中竞技性的活动接近半数,游戏活动占十余项,舞蹈只有十余项,而比较流行的、备受赫哲族和其他民族喜爱的滑雪、滑冰、划船、叉草球、杜烈其、渔王角力等都是竞技活动。
2.3冰雪与水上项目并重
和传统“南方戏水、北方嬉冰”的习俗不同,赫哲族是我国北方唯一靠渔猎为生的民族。常年捕鱼使得他们水上项目开展的也十分好,游泳、潜水、划船、划快马子、叉鱼、叉草球、渔王角力等项目都是直接或间接产生于捕鱼生产劳动过程;而冬季狩猎或出行则要求必须掌握滑雪、滑冰、雪橇、冰爬犁等技能,并由此衍生出跳冰、冰磨、冰尜、雪仗、滑雪跳远、赛雪橇等游戏。
2.4传统体育寓于传统节庆文化之中
赫哲族有着众多的传统节日,节庆文化丰富。这也是赫哲族传统体育得以传承的必要条件。传统体育寓于传统节庆文化之中,随着传统节日的延续而延续,随着传统节庆文化的日益丰富而丰富,像渔王角力、顶杠、杜列其、摔跤、划船赛等,已成了节庆文化的特色项目,在节日以外的日子里则少有人问津。
3赫哲族传统体育的现代流变
3.1体育观念的凸变
过去,赫哲族的体育观念主要集中表现为 “娱神”和“娱己”的娱乐观念,以及以传授生产和军事技能为目的的体育教育观念两方面。如今,赫哲族体育观念发生了变化,除了娱乐健身、教育传习的观念依然存留外,由于商品经济观念的逐渐渗透,传统体育的经济价值凸现出来,赫哲人开始有意识地利用传统体育的经济价值,在市场经济的大潮里谋取新的利益。至此,“赚钱”成了赫哲族体育观念中新增的内容。于是,我们看到了在同江街津口赫哲族村寨里摔跤、赫哲族舞蹈等传统体育开始成为旅游市场上的看点之一,而在盛大的“乌日贡”大会上,摔跤、叉草球、渔王角力、顶杠、杜烈其等传统体育项目比赛更是吸引游客的主要节目。商品观念的产生是赫哲族传统体育流变的重要标志。
3.2传统体育的衰落
赫哲族是历史悠久的渔猎民族,在传统的渔猎生活中创造了大量的竞技游戏活动。近年来,由于国家禁止狩猎,加上水产资源日益枯竭、捕捞量下降,赫哲人不得不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开始转产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等,部分赫哲人更是在旅游市场的带动下开始经商,在同江街津口赫哲族民族村寨,就有当地60多户农民从事餐饮娱乐、经营手工艺品等旅游业的开发。如今的赫哲人已经从单一渔猎经济发展到以种植业为主多种经济形式并存,赫哲族群众生活水平正处于不断地前进状态中,而赫哲族传统体育却朝着与之相反的方向迅速衰颓下去,生活方式的更迭,射箭、激达等军事体育内容由于在现代文明生活中失去了用武之地,而被打入冷宫,滑雪、狗拉雪橇等也因居住环境和交通方式的改变而无人问津,很多与渔猎生产方式紧密相关的体育项目如叉鱼、抛绳、跳冰、追鹿、刺野猪等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较有代表性的叉草球、渔王角力、顶杠、杜烈其等也仅能在4年一次的赫哲族乌日贡大会上才能看到。部分传统体育项目已经或正在走向消亡。
3.3传统体育向主流文化形态过渡
千百年来赫哲族传统体育一直作为一种边缘性、民间性的体育文化形式而存在。然而,当主流体育以积极的姿态,主动和赫哲族体育进行接触的时候,赫哲族体育则迅速的向主流体育靠近,原有的边缘性和民间性的性质特征变得模糊起来,这种情况自民运会诞生之日起越发明显[6]。赫哲族自1984年参加第2届民运会起,至今已连续参加了7届民运会,不少赫哲族传统体育项目都陆续进入了民运会,如鹿毛球、挡木轮、叉草球、杜烈其等项目,经过统一规则的制订已经列为民运会的表演和竞赛项目。而如今的民运会不论从场地设施、竞赛场面、组织流程等各方面来看都已经具备了现代体育运动会的气质,而原本属于边缘性的赫哲族体育,也走出了民间的狭隘区域,和其他少数民族一起和主流体育一样在现代化的场馆里进行着正规的比赛和表演。很明显,在作为公共权利机构的政府的管理下,赫哲族传统体育不再仅仅具备民间性质,而是开始具有政府公务的特点。赫哲族传统体育正在从亚文化形态向主流文化形态过渡。
3.4传统体育的改造与创新
传统体育毕竟是形成于过去落后生产、生活条件下的一种体育实践类型,若想让其在现代社会中继续传承和发展,必须对其进行合理的改造。赫哲族的叉草球、杜烈其、挡木轮等就是经过不断地完善技术、修订规则而成功地跻身于民运会,融入到主流体育文化之中,实现了对其自身的保护与发扬。而传统体育所拥有的庞大的文化资源也极大程度上丰富了现代体育内容。由于地域、气候及风俗习惯的多样性,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多姿多彩,可以为日渐萎缩的以汉族民间体育为主体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提供新鲜的营养和持续发展的活力[7]。近两年同江地区赫哲族新兴的体育项目“鱼皮球”就是当地体育教师张福海根据赫哲族传统渔猎文化,结合赫哲族杜烈其、叉草球等传统体育内容,并借鉴手球运动规则所创新的体育项目,因其趣味性浓、对抗性和观赏性强而受到当地人民的欢迎,已经成为同江市街津口赫哲乡中心校的体育课教学内容。该校与此类似的创新体育项目还有10余个[8]。
由此可见,与部分濒临消亡的项目不同,赫哲族传统体育中还有一些项目正在按照现代标准进行改造与创新,在新时期焕发出新的文化活力,这也是赫哲族传统体育流变的特征之一。
参考文献:
[1] 《赫哲族史》编写组. 赫哲族简史[M].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
[2] 何亮,杨世如. 传统文化视野下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价值观的构建[J]. 体育学刊,2008,15(9):105-108.
[3] 张嘉宾,卢贵子. 黑龙江流域的通古斯人[M]. 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3.
[4] 济南开发区汇文科技开发中心制作. 文渊阁四库全书文本数据光盘[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5] 黑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 伊玛堪[M].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7:27,69.
[6] 颜绍泸. 走近主流文化的历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研究之一[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31(1):5-9.
[7] 胡小明.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多元价值[J]. 体育学刊,2007,14(8):5-9.
[8] 韦伯宁. 张福海:创新赫哲族体育的汉族人[N]. 半岛晨报,2008-07-14(15).
[编辑:谭广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