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健信箱

2009-06-19

为了孩子(孕0~3岁) 2009年10期
关键词:攻击行为小班同伴

杨 健

问题1:3岁多的孩子应该从什么方面进行教育?

Q:我的儿子现在3岁零4个月,上小班。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我对幼儿教育不太熟悉,我不知道这一时期的儿童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教育。听孩子的老师说他的语言表达能力不错,但有时说得不流利、不清楚。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家长应该如何进行教育?

A:3岁多的孩子,首先应注重的是“儿童的社会化进程”。从许多专家的研究来看,3岁是一个标志,标志着他从一个自然人过渡到社会人,他应在自我认识和人际交往两方面向前迈出一大步。因此,我们应着重教育孩子具备良好的自我意识,能在大庭广众之下,落落大方不认生,并清晰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意见。

他此时说得不流利、不清楚,是因为他的词汇量不够,这好比建造一幢房子,但缺少砖、瓦等材料,因此你的任务之一是尽量扩大他的词汇量,给他“添砖加瓦”。顺便说一下,小孩子进入3岁,就到了第一个心理反抗期,强力压制是不可取的,只能采取诱导的方法,要仔细分析孩子的意图,然后区别对待。

总的来说,要了解和尊重孩子的意志和兴趣,让他知道你对他很在意、很重视。对孩子少数有可能产生不良后果的反抗,你可以坚决地予以拒绝;大多数情况下,迂回一些,多给他一些选择的自由,这对他的成长十分有好处。

问题2:爱吃糖的宝贝蛀牙了,如何保住剩下的好牙?

Q:我家宝贝去年上小班之前体检,查出20颗牙齿坏掉了10颗;今年中班了,上个月查出坏了11颗了。他的牙齿长得也不是很好,而且他比较喜欢吃甜食,早饭就喜欢喝糖粥。我经常给他吃一些酱菜、肉松等转移他对糖的依恋,但他就是特喜欢吃糖。为此事,让我很伤脑筋。

我想问一下,现在这种情况是否会影响他将来的第二次长牙?关于他这种情况,我该为他做些什么来保护好剩下的那几颗好牙呢?在小班的时候,我已经让他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除此之外,我真不知道还能为他做点什么了。

A:糖,不是绿色食品。

过多吃糖,不仅如你所说对牙齿会有不良影响(顺便说一句:乳牙不好将直接影响恒牙的质量),而且对孩子整个的健康成长都不利。《英国医学杂志》曾报道,儿童的饮食中每天增加250卡热量,其死于肿瘤的危险性增加20%。

专家建议,应给孩子多吃水果和蔬菜,而对高热量的食物(除糖外,还有雪糕、饼干、冰激凌、炸薯条等)则要尽量减少。

身为家长,应横下一条心,为了孩子,强制性地限制他吃糖,多做一些可口的食物来代替糖,绝不能迁就。

问题3:有没有让孩子好好吃饭的招?

Q:我想向您请教一个问题:女儿今年3岁,现在上小班,一直都不肯好好吃饭,在幼儿园和在家都一样。不知道是不是跟她从小就一直是喝奶多、吃饭少有关系?我该怎么去引导她呢?

A:吃饭是孩子的本能需求。孩子正处于生长期,哪有不想吃饭的道理,究其原因,恐怕还是平时有零食补充的原因吧。

怎么做?很简单,到了吃饭时间,叫他吃,他不吃,那么,下餐再吃,中间不补充零食,你看他下餐吃不吃。另外,如果吃饭的时候磨磨蹭蹭,顶多等他10分钟,时间到,撤。

他会说:“我还没吃完呢!”“那下一餐的时候再吃快一点吧!”

你看他下一餐还会不会磨蹭。

饿一饿不会饿坏,而改掉了不好好吃饭的坏毛病,岂不是更好!

问题4:孩子擅自拿幼儿园的玩具,怎么办?

杨主任:

Q:又来求教于您了。最近这几天,我家小孩老是爱把幼儿园的玩具装在书包里,弄得我们去接的时候也很尴尬,回家也好好跟孩子说过了,可是第二天,还是犯同样的错误,我该怎样帮助他呢?请您帮我出出主意。谢谢!

Jack

A:在幼儿园阶段,小孩把幼儿园的玩具拿回家,这种行为不是偷盗,暂时还不会形成品德问题。

但这不等于说家长可以不闻不问,而是要因势利导,予以教育。

家长应向孩子讲道理,但避免打骂。孩子分辨是非的能力和行为规则是通过生动形象的事情来获得的,故最好用讲故事的方法教孩子。

还有,家长应尽可能在早期帮助孩子形成“所有权”概念: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借东西要得到允许。

在纠正时,要注意维护孩子的自尊心,请告诉孩子,这种行为改正了就可以得到原谅。

在个别情况下,如屡教不听时,可以给予一定的惩罚,如:不给买东西吃,限制某些他喜欢的活动等。

问题5:女儿爱谈死亡问题,妈妈怎么办?

Q:这一阵子,女儿老在谈论死亡的问题,为什么会这样?她才4岁6个月零9天的年龄,探讨这个问题有点让人无法理解,我尽可能地把她的注意力引向其它方面,可她好像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反反复复地问“爷爷在天上会不会想她”,还问我到天上会不会也想她呢?我说,“妈妈不会到天上,要永远和你在一起。”她就会说,妈妈不老吗?老了也要死的⋯⋯

在她还不会说话、不会走路时,她爸爸经常打我,她哭得撕心裂肺的;等她会叫妈妈时,她爸爸再打我,她就拼命地喊“妈妈、妈妈”;现在,她爸爸再打我时,她会说,“妈妈,你别说话,爸爸会打你。”这就是女儿眼中的父母,这就是她最早的家庭概念,我觉得她之所以会这样,与我们做父母的有最直接的关系,但现在我特别想让女儿开心起来。

本来她的身体就不好,现在又喊头疼了,我很害怕,真的都快要崩溃了!

A:你的女儿恐怕有儿童抑郁症的可能。

儿童抑郁症会使孩子情绪低落,没有愉快感,还可能伴随睡眠障碍、食欲下降、头痛、头昏等症状。

究其原因,儿童抑郁症主要是心理受到刺激后诱发的,比如亲人去世、父母关系紧张等。此外,自尊心、自信心受挫也会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对于这种“多愁善感”的孩子,建议首先采取“支持疗法”。我们可以降低标准,设定一些简单的任务,当她顺利完成时,请给予鼓励,帮助她树立信心。

其次是“行为疗法”,就是在日常生活、学习、游戏中进行锻炼,培养她的抗挫能力。家长一定要按计划、规则行事,不要迁就孩子的好恶。最好多带孩子去做一些开心的事,如看灯会、到儿童游乐园玩耍,让周围快乐的小伙伴去影响她,使她的积极情绪由心而生。

问题6:儿子不懂如何与大孩子相处,妈妈怎么教?

Q:儿子今年6岁半,在我的印象中,他是一个很听话、很懂事、讲道理的孩子,但最近发生的一件事,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事情是这样的:儿子与家属院的3个大孩子一起玩,不知出于何种原因或矛盾引发了几个孩子间的争执,儿子竟然躺在家属院的空地上哭闹,用石头块砸自己的头。儿子说,在游戏中受到另3人的排挤。一起玩的大女孩却说,儿子开始躺在地上耍赖,后来又拿起石块准备砸她,她批评了几句,儿子觉得理亏,就用石块砸自己的头;后来,就一直哭。

这事发生后我思考了很多,作为一个母亲,我觉得自己很失败。在教育孩子时,我比较爱发脾气,态度不够亲和,我总会给孩子讲一些道理,特别是生活中的一些道理,孩子也愿意听,他在学校和家里表现也很不错,可还是发生了不该发生的事。今后我该怎样教育孩子呢?

A:你讲了孩子的两种状况:一是怎样对待同伴交往,一是怎样对待他自己。

关于与同伴交往,如果他真的准备拿起石块砸别人,这是一种攻击性的行为,家长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我认为他缺乏与同伴的沟通技巧,加之在他记忆中可能有“同伴对我有敌意”的观念,于是选择了攻击的手段。

心理学家通过对儿童攻击行为的研究,提出了控制和减少攻击行为的方法,主要有:

◆树立正面榜样,让他多接触待人礼貌、关心他人的正面典型形象,不接触或少接触具有攻击行为的范例,比如:有暴力倾向的卡通片、图书、电视等。

◆强化儿童积极的社会行为,消除或避免引起攻击性行为的环境因素。这时家长应留意与他共同玩耍的同伴,应避免与其他具有攻击行为的孩子交往。

与此同时,应积极地做一些让他学到某些认知技能的训练,如学打乒乓球,下围棋等,这叫“移情”,他会在这些活动中找到乐趣,同时这些活动很少诱发攻击行为的产生。

下面来说一说他的“自虐”行为。孩子用石块砸自己,这样的行为还算不上自虐,应该属于一种宣泄方式,当他情绪沮丧时,感到无助,又还没学会自我调节,于是暴躁地打自己。

对此,家长不必过多忧虑,还是要从自身找找原因。你承认在管教孩子时爱发脾气,这一定要改正过来,你的这种情绪,孩子学习(或模仿)十分快。因此,家长的正确态度对孩子起着重要的榜样诱导作用。父母应通过聊天、共同游戏等方式与孩子交流,有利于孩子认识到自己作为独立人的地位和尊严,从而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

对待孩子之间的冲突,西方发达国家的家长往往采取旁观的、听之任之的态度。他们相信,孩子会在冲突中慢慢学会如何对待别人和对待自己。旁观的做法很可行,不过,如果我们大人在平时进行榜样诱导,适时点拨一下,孩子会更好、更快地学会如何与人交往。

猜你喜欢

攻击行为小班同伴
住院精神病人暴力攻击行为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无线网络攻击行为的辨识研究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
护理专业英语小班教学探讨
关于运动攻击行为的理论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