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2009-06-18梁俊敏

成才之路 2009年23期
关键词:语感语言表达文章

梁俊敏

朗读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再创造性的语言活动。是一种口头的语言艺术。它要求朗读者在认真分析理解文字作品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地感受、体味,然后运用有声语言的各种表达技巧,准确、形象、生动地表达出原作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朗读绝不是简单地大声念书,而是一种把书面作品变成有声的、创造性的语言艺术活动。朗读者可以用有声的语言给书面语言注入新的血液。使其“起死回生”;可以通过各种语调语气再现出作品的具体情境,给人留下具体生动、久久难忘的印象。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古代教育家非常重视“吟诵”,认为只有拿调去读,才能进入文章的情境之中,体味出其中的妙处。蒋仲人先生说:“就学习语文说,朗读最重要。可以说,不朗读,不出声朗读,光靠看,光靠浏览,是学不好语文的。”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和当代语文教育家都提倡“朗读”,那么,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哪些作用呢?

一、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朗读,在朗读中整体感知。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朗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徐世荣先生在《朗读教学》中说:“语文教学,若不进行朗读,也就不能算完整的语文教学;若使朗读流于形式而没有发挥朗读的作用,也就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圆满完成语文教学任务。”朗读的确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学现代文需要朗读。学文言文更需要借助大声地反复朗读,才箍同古人很好地交流并掌握古文。宋朝的朱熹认为:凡读书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二、朗读能帮助理解作品

在教学中,朗读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朱自清先生认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其意义的获得一半在声音里头。也有人说,全部了解作品的最好方法,就是认真地表情朗读。许多不好理解而又难以解释的课文,一经认真朗读就会变得浅显易懂。教师的朗读。实际上就是利用有声语言对作品进行生动地图解。成功的朗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很好地理解作品,还可以把学生带入作品的意境,直接体验作品的生活情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它可以把老师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直接传达给学生。使学生随着老师的朗读一起深思,一起激动,在内心深处引起强烈的共鸣。如果说作品像一部机器,教师讲解作品就好像拆卸、分解机器。给学生介绍机器零件和结构,而朗读就像安装并发动机器,向学生具体显示机器的效能和威力。讲解是理解性地分析作品,可以使学生理解;朗读是生动地体现作品,不仅可以使学生理解,还可以使学生感受。

三、朗读有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指口头语言表达和文字语言表达。无论哪一种语言的表达“读”都是前提,朗读是最直接的、最简单的。最简单的其实就是最好的。有些人说话词不达意,语无伦次,催人欲睡。而朗读能把辨形释义、正音、识字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人能积累词汇。熟悉句型,洗练语言,规范口语,从而培养正确、流利、清晰、富于表情的说话习惯。所谓“出口成章”,就是称赞会说话的人,语言干净简练,像写文章一样。经常朗读优秀作品还可以丰富写作知识,提高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一般来说。朗读的作品都可以从优秀作品中得到借鉴。朗读过程,正是吸取优秀作品表现力的营养的过程。熟读成诵,培养了语感,锻炼了记忆,积累了语言材料,渐渐地会把文章的节奏默化成自己的节奏。在不知不觉中把往日说话中的沙粒、石块用淘箩滤去。“读”是前提,“读”是接受信息,而写作是对信息进行处理加工。如果没有信息,处理信息就无从谈起。背过来的东西,成为自己的储备和财富。写文章时某些词汇、句式、表达方式就会涌上笔端,便能召之即来,呼之欲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前人所说“劳于读书,逸于作文”都形象地说明了读书量的积累会产生质的飞跃。

四、朗读可以培养语感

语感是一个人对语言的感悟能力。“语文教学要抓语言,语言教学要抓语感。语感教学要抓诵读”这话是十分有道理的。学生对课文的反复吟诵。能够通过有声语言再现作品的艺术形象,从而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叶圣陶的“潜心会本文”就是让学生读出感受,读出理解,读出精彩,读出味道。如果能读到让自己感觉“其言若出吾之口,其意若出吾之心”。语感不就出来了?“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所以。熟读成诵“背熟记牢”,时间长了。学生的思想感情自然就会丰富起来。领会文章意思也就比较透彻了。叶圣陶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叶老的话告诉我们,讨究有所得之后,还要吟诵,只有通过吟诵,才能把理解的东西化为自己的语感。

五、朗读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

文章是作者描写现实、反映生活、抒发感情、寄托理想的物质载体。作者叙述一件事情。描写一个人物。说明一个问题,论述一个道理,都是被一定的道义和社会责任感所驱使。为一定的道德、理想、生存欲望所启动,因此在作者的匠心妙笔下,无不饱蘸着酣畅淋漓、强烈鲜明的爱憎情感。朗读作品是一种感化、熏陶。读好一篇文章会心荡肺驰,情思横溢,如饮甘露,浑身清爽,给人以无穷的力量。特别是在校的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从朗读活动中得到的宝贵教益,对其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生活信念,振奋进取精神。激发斗争意志,都会产生巨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运用新教法的同时,如能充分发挥朗读的作用,就会把学生带入作者创设的优美情境之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模仿、学习、想象、思考、创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只要我们语文教师切实重视朗读教学。严格要求学生朗读,每课如此。坚持不懈,就一定会使朗读在高中语文课上焕发出它应有的风采。通过它来释放出一曲曲美妙的音乐。

猜你喜欢

语感语言表达文章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家教语言表达的“八种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