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创新素质的培养

2009-06-18魏仕刚

成才之路 2009年23期
关键词:想象力解决问题思维能力

魏仕刚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学习兴趣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浓厚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动力,能吸收学习的注意力、思考力和想象力。驱使学生去积极思考、观察和研究。而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培养创新意识的目的。

所谓情境教学,就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具体说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或引入一个相关问题的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以引起学生一定的心态和情感体验,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刺激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从而启发帮助学生掌握、理解知识,提高分析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时开展情境表演,就可以使教学内容从静止的纸面上站起来,引发学生的亲切感和新鲜感,调动学生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使之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例如:在“自信让我如此美丽”的教学中,结合学生自身实际,通过唱歌、讲故事、画画、写钢笔字、写粉笔字等方式展示自己的才能。从而让他们发现自我。悦纳自我,选择自信,做一个自信的人。这种让学生唱主角,把学生变成课本知识的直接参与者,演绎课本内容,既生动活泼,又能提高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及表演、演说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参与和体验,加深了对思想品德教学内容的认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到了提高,也达到了培养创新意识的目的。

二、创设问题意识环境,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发展创造思维能力的关键是动脑思考。创设问题意识环境,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和见解。只有在活跃、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具有的问题意识才能充分表露和发展。教学活动中应特别爱护和尊重学生的个性。让他们积极思维,要鼓励学生对前人的科学理论和传统观点有一个大胆的质疑精神,对前人尚未揭示的事物的提问,在争辩中某些与众不同的见解,考虑问题时“标新立异”的构思以及别出心裁的想法,哪怕只有一点点新意,都应充分肯定,扩大思维中的闪光因素。学生的探索精神往往是出自发现矛盾为解决矛盾寻找突破口。探索的过程往往也是思维的创新过程。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引思,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作用,“疑”是激发思维的起点,“疑”是激发思想的动力。教师应针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巧妙地提出问题。这类问题主要是学生没能提出而又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问题,一般是在重点、难点、社会热点和思维盲点处提出问题。这类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能引起学生认识的升华。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沿着问题思考,引导学生去探究、思考、解决问题,从而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发散思维具有开放性、广阔性的特点。它是对某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去观察、思考、想象,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方案或者假说的一种思维方式。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围绕问题进行发散思维,既有利于打破墨守成规的思维模式,能用前所未有的新知觉去认识事物,提出新的创见,具有多向性和跨越性的优势,又有利于提高他们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占主导地位。因此,为了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使他们成为独立思考、锐意创新的人才,就应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当发散量增加到一定程度而成为质的时候,发散就变成了创造。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多提一些发散型问题,因为这类提问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想象力,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解决问题。例如,在对湘师版思品教材九年级第三单元第一节第一框“科技发展的足迹”教学时,我就要求学生讨论回答“科技对人类只有利而无弊吗?”目的就是要求同学们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去观察、思考问题,以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发散思维是一种新的能力,它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加强训练,才能熟练地掌握并运用。

猜你喜欢

想象力解决问题思维能力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看见你的想象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打开新的想象力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