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沃野奇葩,在巍峨中璀璨

2009-06-17刘丽艳

活力 2009年15期
关键词:农场农业建设

张 觅 刘丽艳

在广袤的三江平原腹地,有着太多的神奇和传奇,而那方圆115万亩的天府新城——前进农场,正以她独特的内涵、超前的理念和加速度发展,把北大荒的神奇与传奇悄然演绎,悄然延展。

这是一个坐落在前进镇的农场,这个被称作“镇”的地方,却没有“镇”的行政机构,前进镇只是“福——前”铁路终点站的名字,而前进农场就是这里的全部。

放眼望去,那79.6万亩耕地是这方热土厚重而恒久的潜力;

林地、水面、沼泽,使前进农场充满灵气;

三座大型国家粮食储备库在这里高高耸立;

极具现代气息的小城镇恢宏而靓丽。

这里是三江开发的热点;

这里是对俄开放的前沿;

这里的人们勇于创造非凡,四十一年栉风沐雨,创建、发展、振兴,前进人翔风鼓浪,栽下梧桐,引来众多金凤凰;

这里独特的地理位置更注定有太多的机缘。富集的资源、密集的物流、巨大的商机,前进人最具慧眼,善于发现,积累实力,夯实底蕴,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农场进入跨越式发展,以强劲的前进速度增强了区位优势,大气魄谋划、大手笔建设、大气派展示,把一个个神奇、一个个传奇尽情生发、升华,使前进农场以经济为主打的各项事业长足发展,飞速向前……

前进人一刻不曾懈怠,他们没有辜负创建者的期望,更没有辜负前进这个永不停歇、永远充满着朝气和速度的场名。

越来越美丽的前进农场似一首凝重的诗,似一支欢快的歌,似多幅流动的画,是沃野中的一朵奇葩;越来越富裕的前进农场早已率先垂范,仍搏击高远,且以超越时空的张力,于巍峨中璀璨。

带着对前进农场的憧憬,记者十几年来,多次亲赴农场采访,亲眼目睹,亲身感受,每一次都有新的发现,每一次都倍受激励和鼓舞,每一次都深深地敬佩前进人——这支永远激扬着青春,爱场、建场、兴场的队伍。

可喜,

那越来越多的发展机遇;

可贺,

那一个个硕果殷实的收获;

可泣,

那前进人奋勇争先的事迹;

可歌,

那一串串坚实而铿锵的足迹,伴着辉煌的历史,载入史册。

开 篇

东经132°53′~153°26′,北纬47°23′~47°43′,岁月把前进与辉煌定位在了这片神奇的黑土地。

公元1968年,历史把光荣和梦想赋予了这片黑土地上的前进人。

上个世纪中叶,建三江地区还称作抚远荒原。夏天,沼泽遍地、荒草连天;冬天,狂风肆虐,冰雪无垠。这里,还是一种自然的原生态。

唤醒“荒洲”变良田。

1968年11月末,一小隊人马开进了抚远荒原,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员刘竹轩为总指挥,一行16人闯进了这片亘古荒原,冒着零下30多度的严寒,为开发这片荒原勘址选点。到12月下旬,由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各师团选调的一大批人马机械就开进了抚远荒原。荒原再不荒芜了,到处人欢马叫,机械轰鸣,沉睡的荒原睁开了惺松的睡眼,惊奇地瞪视着这片被搅热的天地,一扫初醒时的慵懒,涌动起充沛的朝气与活力。

那时,前进农场叫前进团,是由兵团二师各团选调的精兵强将组建起来的,骨干是老军垦,主力是兵团战士(知识青年),1969年,接收各大、中城市下乡的初高中毕业生1 300多人;1971年,又接收上海知识青年850人。老军垦的优良传统与小知青的创劲和活力完美结合,相得益彰,奠定了前进农场的精神基础。

1970年3月26日,前进团正式列编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六师六十团,直到1977年3月16日,才正式召开了前进农场成立大会,宣布撤销六十团番号,改组为前进农场,隶属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三江分局。

追溯北大荒的开发历史,自上世纪的1947年至今,已60年有余,而前进农场的开发史,虽然只有41年的光阴,却有30年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光。抓住机遇,发展是硬道理,前进农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年年更有新发展,岁岁跃上新台阶。

这片三江平原腹地,浓江河、别拉洪河环抱着的那座风光秀丽的镇落——前进农场,已将辉煌与梦想变成为现实,新的梦想与辉煌正在一步步实现。

上篇

前进农场地处三江平原东南部,总辖面积115万亩,有耕地79.6万亩,以种植水稻、大豆、小麦、玉米为主,兼营工、商、运、建、服等行业,是一个现代化的大型国营农场。

“披荆斩棘驱荒凉,换得农场米粮仓”。自1968年开发建设以来,前进农场累计生产粮食65亿斤,为国家提供商品粮58亿斤。到目前为止,全场农业生产机械化率达到98%,高于黑龙江垦区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人均年生产粮食4.5万斤,农业人均劳动生产率达38 080元,成为全国农业机械化程度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最高的农场之一。2006年、2007年连续两年被国家授予“粮食生产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经过41年的开发建设,前进农场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优势,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从农业生产方面来说,其优势与潜力表现在:

一是地缘优势明显。前进农场位于农垦建三江分局中心腹地,福前铁路的终点站——前进镇,地处前进农场中心;佳木斯至抚远的公路横贯场区,辐射周边八场一市一县,是佳木斯以东地区最大的集散中心。

二是自然条件良好。域内大气质量、水体质量、土壤清洁度和草原、森林植被的天然程度,均为全国少见。1992年,所在建三江分局被国家批准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2001年,被黑龙江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绿色产业经济技术开发区,2006年,被国家粮食协会授予“中国绿色米都”称号。

三是绿色产业体系完善。前进农场辖区土地集中连片,江河环绕、沟渠贯通、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具有发展绿色产业的优越条件和独特优势。

四是农业科技水平先进。农场有一个占地1 000亩的开放式、花园式水稻科技示范区,园区内拥有4大作物新品种40多种,各类新技术20余项,各种栽培新技术20余项,植保试验30余项,是前进农场现代化农业的展示窗口和科普教育基地。

五是粮食储运能力强。前进农场辖区内有3个大型国家粮食储备库,储存规模为垦区之首,铁路、公路运输快捷,又毗邻对俄开放的前沿——同江、抚远口岸。

多年来,前进农场依托这些优势,大力发展以农业为主的各项事业,又进一步培养、发展、壮大了这些优势。

前进农场79.6万亩良田平坦如镜,平均坡降1/8000~1/10000,农场针对当地水资源丰富、地势低平的特点,大力推行以稻治涝战略,水稻种植面积由1994年前的不足4万亩猛增到55万亩。他们大力推广“旱育稀植”、“工厂化大棚育秧”、“钵育摆栽”、“微喷滴灌”、“浅湿干”等新技术,使水稻平均单产稳定在523公斤,最高达到650公斤。近5年,农场完成水利土石方1 500万立方米,建起别拉洪河上游水利强排站、干渠斗渠清淤、人畜饮水工程等水利工程,治理了东南沿别拉洪河和西北浓江鸭绿河流域两大涝区,新形成除涝面积近10万亩。

进入新世纪以来,农场已累计投入近亿元购置大中型农业机械。大范围、大面积、多层次更新,提高了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通过多种渠道融资更新农机具,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前进农场机电井灌溉面积已达21万亩,大中型拖拉机、收割机、插秧机、搅浆机、水田犁、催芽器等各类农机具一应俱全,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为适应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与提高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技术与装备;保护农业生态的低污染动力与农业机械,节水灌溉设备;精量播种、测土配方施肥机械,精量施肥机械,农业保护耕作机械,设施农业机械,已成为农场现代化农业耕作的主要手段。

农场依托开发较晚、污染较轻、地净田洁的自然优势,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先后与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绿色食品办公室和建三江分局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进行沟通,规划设计了6个绿色种植生态小区和3个生态养殖区。到2007年,耕种的67万亩农作物就实现了100%无公害生产,按绿色、有机生产技术规程,实现水稻绿色生产13万亩,占水稻播种面积的23%。2007年10月,农场通过华夏认证中心专家现场审核,成功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4001:2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双体系认证,全面提高了全场科学管理水平,农产品质量实现了与国际接轨。

2008年,农场以建设标准农业、科技农业、高效农业为目标,牢固树立质量效益理念,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得到加强。全年投资410万元,治理沟渠300公里,修整田间路55公里,修建桥梁3座、涵洞54处,完成土石方总量150万立方米。争取国家项目资金2 861万元,建设标准粮田2.2万亩,改造中低产田1.5万亩,新增机电井170眼。同时,农场通过多种渠道融资1 051万元,新购进各类农机具758台(件)。播种的79.6万亩农作物实现100%无公害生产。全场干部群众克服春涝、低温等不利因素影响,做到了投入不减,标准不降,抢农时、争主动,农业生产喜获丰收。实现粮豆总产38.75万吨,平均单产487公斤的好成绩。前进农场经济实力在黑龙江垦区的排名,也从115个农场中的第32位跃居前六位,场区出现了“农特、商活、贸兴、路畅、人心稳”的繁荣兴旺和谐的局面。

前进农场农业生产发展,可以概括总结为“五高”。即农业生产能力高;机械化综合程度高;科技贡献率高;劳动生产率高;可持续发展水平高。

农业生产能力高:在建立高产高效的现代农业体系上,农场一班人认识一致,围绕建三江分局提出的建设“中国绿色米都”,打造“东方第一稻”为目标,大力发展现代粮食产业和现代化农业,以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农产品优质率和农业经济收益率为重点,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了农业大场向经济强场的转变。

机械化综合程度高:“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农场一班人把加快农业机械更新步伐作为建设新农村实现生产发展的保障手段,2004年以来,通过各种渠道融资,每年都投入1000万~2000万元购置大型、新型、先进的农业机械,加快了农场农业机械的更新换代步伐,保证了农场农业机械化的领先水平。

科技贡献率高: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科技贡献率,农场着力抓了四个环节:一是大力抓好具有实用新技术实验;科技成果展示;示范推广、农业观光、科普培训、高产高效辐射等六大功能的开放式科技示范园区。二是实施农业部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快速转化长效机制。三是实施良种化工程,全场种子标准化统供率达到100%,优质品种覆盖率95%以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85%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70%以上,处于全省领先水平。四是打造全长50公里的佳——抚路、前——勤路科技示范带,投资500万元建设万亩优良品种展示基地。

劳动生产率高:前进农场土地资源丰富,人均占有耕地面积51.6亩,是全国平均占有量的36.9倍、世界的9.7倍。建设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基地,为共和国农业当尖兵、做贡献的前进人,采用高产栽培模式,不断提高科技含量和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水平,生产潜力和劳动热情极大地释放出来,全场承包300亩以上水田和500亩以上旱田的规模大户740户,2008年,粮豆总产、平均单产均达到了历史最高值。

可持续发展水平高:前进农场幅员765平方公里,浓鸭河、别拉洪河环绕,辖区内地广人稀,域内大气质量、水体质量、土壤清洁度和草原、森林、植被的天然程度较高。所处的建三江分局是全国开发最晚的垦区和全省沼泽湿地面积最大的地区,一半以上的耕地是上世纪80年代才开垦的,垦后即严禁使用高残留农药,土壤中不含有害物质,且远离大中城市,不存在工业污染困扰。为了巩固维护这一得天独厚的生态体系,农场实施沟坡造林,大面积退耕还林,植树绿化,建设了4个高标准营区绿化管理区,栽筑了4条绿化大通道。2005年5月,农场被国家环保总局评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目前,这个农场生产的优质大豆已远销到欧洲。

进入新世纪以来,农场大力调整大农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从吸收民间资本、加强服务入手,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向畜牧业扩张,重点建设了5个农牧管理区和两个科技养殖示范区。出台了畜牧发展考核方案,地毯式开展了以禽流感、五号病、布病为主的防病灭病工作,各种疫苗注射率达到了全覆盖的100%,控制了各种畜禽疫病的发生和蔓延。以养殖绒山羊为重点打开突破口,构建起“一羊一牛”为主的大畜牧业格局。尤其是在2000—2003年间农业生产连续受灾,水稻价格低廉,粮食的比较效益大幅下降,场领导因势利导,动员职工群众更新观念,大力发展畜牧业,与1 915名职工解除了原有的劳动关系。职工与农场签订自愿协议书,用补偿金购买畜禽。经过几年的发展,到2008年,全场共落实饲料地6 000亩,青贮玉米1 000亩,当年优惠资金达130万元。农场还进一步细化了畜牧发展目标考核方案,全年共签订畜牧发展目标考核责任状15份,签订畜牧防病灭病责任状1 548份。服务体系建设更加完善,配齐配全畜牧兽医人员,加强基层畜牧服务站建设,提高畜牧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加大各种奖励力度,调动了畜牧兽医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保障。全场已实现肉牛存栏7 500头,羊存栏32 000只,生猪存栏17 000头,家禽存栏18万只。全年实现肉类产量1 500吨,实现产值4 218万元,同比增长7%和8.4%.

近十年来,前进农场的农业和畜牧业生产一年一个台阶,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快速发展着。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竞争、挑战和新的需求,农场坚持打特色牌、走特色路,靠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牧业,提升农牧业竞争力,在改革开放的路上,走出了前进人的加速度,在建设发展的路上,亦走出了前进人的超凡速度。

中 篇

天还是那片天,地还是那片地,人还是前进人,如今的前进农场,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远远望去,可谓“高低错落百千重,城在绿中花在城。不失繁华都市趣,犹有田园古遗风”。建三江无垠的原野托起了前进农场这座农垦新城。

漫步场区,脚下是笔直宽阔的白色路面,穿着时髦讲究的前进人谈笑风生,脸上漾着幸福的笑容;文化广场上,聊天的、扭秧歌的、锻炼的,组成了一幅祥和富有动感的图画;彩色音乐喷泉引来一群顽皮的孩童快乐地追逐嬉戏,惹得众人哈哈大笑;宾馆、别墅、气势恢宏的办公楼等鳞次栉比,扑面而来,令人仿佛置身于繁华的城市。

前进农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以前进速度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抚今追昔,厚重的历史告诉人们,前进农场的这一切来之不易。

在黑龙江垦区开发史中,前进农场几乎是开发最晚的农场,经验告诉人们,凡是开发晚的农场,都是最难开发的地方。

前进农场是三江平原中的一个中、新生代大面积沉陷区,被人们称为重沼泽地的原始荒原、涝洼塘、锅底坑,地面坡降很缓,一般均在1/3000~1/10000,为波浪式的冲积平原。地面除有星罗棋布的大小“鱼眼泡”之外,还有很多不同形状的自然水线,纵横交错,属低洼重型沼泽地带。农场的地质特点是上部覆盖着质地重且密实、基本不透水的黏土和亚黏土,下层为沙砾石层,加之地处别拉洪河、浓江河上游,没有良好的承泄区,因此,建场初期,常常是十年九涝,职工群众中流传着“前进涝洼塘,天旱能打糧,遇涝全喝汤”的歌谣。

然而,前进人最不惧困难,勇往直前是他们的天性。

向荒原进军,百战沼泽。翻地、播种、抗灾夺粮,修渠筑埂、抢修水利、机械化作业,文教卫生、工商运建服全面发展,到1982年末,前进农场固定资产净值就达2 142.9万元,有大中型拖拉机229台,联合收割机131台,各种农机具1 500余台(件),农用载重汽车65台,并不断引进美国、东德等国家先进机具,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达90%以上,劳动生产率较高。

记者在十几年的采访中,前进人最引以为骄傲和自豪的,而且一谈论起来就滔滔不绝,充满了激情和感动,那就是他们的历任场长、党委书记和建场、兴场的功臣们:刘竹轩、邢福祥、高成祥、袁德亮、孟吉昌、张延志、文立义、刘国志、宋连福、孙景贵、刘胜利、杨建华、吴喜春、蒋长春、王伟,他们是前进农场的建设者、领头人,他们带出的一支支好班子、一支支好队伍,为百姓擎起来了一片天,建起了一个殷实、富庶、祥和、快乐的幸福家园,他们是前进人的贴心人,老百姓信任他们,感激他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前进农场开发建设40年了,然而,真正意义上的开发建设都是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1998年,时任场长杨建华、党委书记刘胜利借助于“(二)二龙山、(抚)抚远”高等级公路前进过境段施工建设的良机,与班子成员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小城镇建设当成一种无形资产,通过市场化手段来经营小城镇、建设小城镇,大胆开放了原来封闭、半封闭的建筑市场,提出了“只要有利于农场的发展,谁来开发都可以”的新理念,由过去单一依赖国家和农场建房修路,确保一切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局面,变成广泛发动全社会的力量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来,逐步建立了农场投资、招商引资、民营企业投资、个人融资的多元化投资渠道,此后,前进农场城镇建设打开了新局面。

尤其应该提到的是,近8年来,蒋长春带领前进农场始终遵循“全面经营、全程管理”的理念,将企业赖以生存的土地、资产、物流、粮食、信贷资金、债权、应收应付账款、品牌、城镇等有形和无形资产调动起来,将经营思想贯穿于各个领域,将管理手段运用到每个环节,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从企业的“人、财、物、产、供、销”管理,到“严、实、控、精、细、变”管理方法的实施,极大地提升了经济运行质量,仅8年时间,前进农场就从中小型农场一跃变成垦区的大型农场:全场土地租金收入由2001年的0.274亿元猛增到2008年的1.25亿元,增长了5倍;GDP由2001年的1.97亿元猛增到2008年的5.8亿元,增长了3倍;人均纯收入由4 300元提高到2008年的1.08万元。在2009年4月,垦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指标排名中,前进农场名列建三江分局榜首。

2001年5月,伴随着初春的脚步,38岁的蒋长春走上了前进农场场长的岗位,从此,他和早他两个月上任的农场党委书记吴喜春一道率领前进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以坚忍不拔的毅力,艰苦奋斗,开拓进取,一边规划建设农场现代化小城镇,一边做好粮食生产这篇大文章,千方百计推进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提高粮食单产,增加粮食总产,同时,大力发展畜牧业和二、三产业,走“强农、快牧、兴工、活贸、富民”的良性发展路子。

然而,要实现这些规划谈何容易。

蒋长春场长上任之初,正赶上农场处在危难之时,由于连年遭受自然灾害的侵袭,农场生产一度受挫,农场经济状况十分紧张,加之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压力,以及管理体制上的弊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前进农场举步维艰,负债近亿元……

如此困境,众多压力,压不倒有着刚毅性格的蒋长春。

1983年,蒋长春从赵光机械化学校毕业分配到前进农场那天起,就把自己的理想、志向和命运全部交给了这里。他从参加工作起就是农场机务战线的一名骨干,23岁开始先后担任队长、副经理、科长、副场长等职务,卓越的政绩、丰富的管理经验,加之他的豪情与正气、热忱与真诚,深深地感染着这里的人们。

迎接挑战,找寻契机,迅速崛起,蒋长春底气十足,充满自信,在班子会上,他说,我们有这么精干、团结、开拓、进取的好班子,更有两万勤劳善良的人民,还有什么事情能难倒我们?

前进农场的发展太需要提速了,前进人的生活太需要提高了,回头看看,1990年以前,农场普通居民住房都是平房,且1/4都是泥草房,全场只有1栋老干部居住的二层小楼,直到2000年,生产队居民才全部告别泥草房,这一切,让蒋长春场长深感压力和危机。他清楚地知道,要迅速改变前进农场的面貌,必须以非常之举才能创非凡奇迹。

于是,人们看到,蒋长春带领班子成员审时度势,把沉重困扰农场发展的包袱,即几经改制不到位的种子公司、粮贸科、乳品厂、奶牛场等长期依赖农场的单位,以公开竞争拍卖或竞租的方式转给个人经营,活化资产400万元。

把机关24个部门压缩为10个,生产单位由22个合并为15个,精减干部、管理人员97人,缩减管理费开支300多万元。

推行斤粮成本逆控和质量效益农业措施方案,亩成本下降48元,让利于民1 728万元。

事业单位以“三个过渡”为取向,率先将职工医院全面推向社会,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随后,又将农场中小学合并,成立前进中心学校,同时将幼儿园租赁经营,这样,一年又为农场节约资金180万元。

在蒋长春办公室,有一块醒目的牌匾“不味己心,不近人情,不竭物力,三者可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子女造福”,这是他的座右铭,更是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感悟。

当时,很多开发商看准了机会,纷纷争抢着要开发主干街路旁的临街地皮。面对内外交困的严峻形势,农场领导班子严格遵循小城镇规划的设计规范,规划一点没改,不符合开发要求的土地一块没批,真正做到了“审批一支笔,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规划一个法”。

于是,记者目睹了前进农场迅猛发展的一幕幕:8年来,前进农场城镇建设一年一大步,其速度达到了惊人的程度,仿佛一夜之间,100多栋,总面积16.71万平方米的国税楼、政法楼、客运站、教学楼、宾馆、综合大市场、培训中心综合楼和华龙小区、阳光小区、金三角小区等一排排新型住宅楼拔地而起,排满了农场的主要街道。

前进的楼房变高了、街道变宽了、路灯变亮了、家园变美了,前进人的心都甜醉了。面对鳞次栉比的仿古式、欧式、中西结合式、现代式的楼群,整齐宽阔的街路,彩钢瓦、琉璃瓦、玻璃幕墙装点出来的小城镇,闻名而来的省城、中央、香港凤凰卫视等见过“洋世面”的新闻记者们也禁不住惊叹道:“闻名不如见面,想不到三江的边陲小镇这么美!”

大规模建设开发初期,为了提高规划的档次和品位,农场组织设计管理人员和场领导到国内外著名的大、中城市进行了考察,使决策者们制订了“从实际出发,立足长远,全面规划,分期实施”的指导原则:一方面,汲取借鉴大中城市“功能齐全、分区布局”的专业化、社会化经验,在场区划分出商贸区、行政区、文化区、工业区、住宅区、步行休闲区,构造了外环路和四横四纵八条主要街道,布局合理、环境舒适、设施配套的较先进的小城市型框架结构,体现出了规划的科学性;另一方面,坚持设计的超前性,规定场区同德路、同心路、园林路、光明路、土情路等主干街路两旁,不允许修建两层以下建筑,土地部门不予办理用地审批手续,杜绝了规划的随意性、盲目性和滞后性。

前进农场在小城镇建设中,精心打造文明城镇,吸引了垦区内外企业家、商家、志士仁人汇聚,把绿化、排污、环保、北大荒文化融于小城镇建设中,提升城镇文化品位,打造绿色城镇品牌。农场常住人口1.8万多人,流动人口6 000人,从2004年以来农场以多种方式引入资金7 500万元,逐步完善了城镇基础建设。他们遵循科学发展观,达成了“谋求发展建城镇、建好城镇促发展”的共识。把农场规划成商贸区、行政区、文化区、工业区、住宅区和休闲区等六大區域,形成六区联动的新格局。

在商业区内,投资520万元建成了三江地区面积最大的商贸中心,为农场周边市县及农场商贸交流提供了宽阔的平台。近两年,农场以每年3万多平方米的建设速度加快旧房改造,投入近亿元进行水、电、气、暖、路城镇综合配套设施建设。在火车站前投资500万元兴建一座建筑面积为7 000平方米的封闭交易大厅,内设商贸、轻工、农副产品、家电、副食等10个交易部,成为佳木斯以东地区最大的商贸中心。2004年,农场投资200万元,建设了2万平方米的泽鑫园文化广场,安置了各种健身器材30余件,建造仿古亭台长榭18处,设置音乐喷泉、彩灯,主干街道安置上了白炽路灯。2007年以来投资近2亿元完成了15个管理区22个生产队的通村公路,结束了建场近40年“行路难”的问题,并在各管理区建起了小型休闲娱乐广场。2007年农场非国有经济总产值达1.95亿元。

到2006年,8年投入小城镇建设资金2.56亿元,是前30年投资总额的6.4倍。

2006年,建三江分局又将一座大型的农资大市场建在了前进农场,也正是看中了前进农场这种辐射性强的独特地理位置。区域优势促进了经济繁荣,经济繁荣带动了城镇建设,城镇建设更加巩固區域优势,如此良性循环造就了前进农场完美的人居环境、商业环境和投资环境。

去年,农场共投资9 000多万元,用于新农村建设,拆除主干公路沿线的破旧泥草房126户1万多平方米,新建新农村标准住房5.8万平方米,场区住宅楼入户率78.9%;人均住宅面积28.1平方米,住房砖瓦率100%;投资500万元完成场区过境佳抚路段拓宽及亮化、绿化建设,新建场区水泥路面7.1公里,铺设人行彩砖路17条,场区硬化道路长度14.18公里,硬化面积99.26万平方米,硬化率为97.8%;仅在2006—2007年,农场投资近1 500万元,硬化面积11.8万平方米。投资330万元建设高标准文化宫体育广场和场区集中分户供热改造,实现大网供热。

“栽下梧桐树,自有凤来仪”。前进农场的环境变了,人也变了,变得更文明、更礼貌了。

到过前进农场的人都说前进人热情好客,进出方便。不管你什么时候到,车站、路旁总会有各种机动车和轿车在敬侯。而且街道整洁,清新干净。2002年8月,一位准备到附近农场发展黄牛养殖的客商途经前进农场,被农场的城镇建设和完善的配套设施所感染,他找到农场畜牧中心,宁可撕毁与某农场签订的协议违约赔款,也要留下来在前进农场发展。近些年三江地区对外开放,外来打工人多经过前进农场中转,留下不走的常有发生。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农场对外开放的力度不断扩大,这个农场始终把“引凤入巢”大力发展投资环境作为一件大事来抓。1997年以来,他们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先后投资430万元对农电网进行改造,建成66千伏变电所一座,引进了国电,把国电直接通到开发区田间地头。他们投资400万元开通了 5 000门光缆程控电话网,入户率达95%;投资800多万元改建职工文化中心3 500多平方米,安装有线电视直通边远生产队;还投资4 000余万元对全场自来水工程进行改造,建成1.2万平方米的教学楼、2 400平方米的学生食堂和3 000多平方米的中心医院,解决了场内职工和开发商子女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省内外大批有志之士,据统计,近3年农场共从外地引进水稻专业户480个,带进机械资金2 000多万元,开发水田10万亩,占全场水田总面积的40%。

前进农场良好的投资环境,如同巨大的磁石吸引着八方能人前来投资办厂置业。吉林省房地产开发商孙成学在几年里,相继开发承建商业楼、住宅楼8.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达500多万元。他说,是农场的优惠政策吸引他入“巢”,良好的投资环境使他在巢里生了“蛋”,蛋又孵出了“鸡”。自我发展滚雪球,良性循环使他真正成了三江开放的受益者。

前进农场兴建的商贸中心和生资一条街,仅3年就发展商户600多家,年交易额超亿元。

2003年,台湾商人林炳生几经考察,对前进农场优越的地理位置、雄厚的农产品资源和布局合理的小城镇建设十分满意,买断了农场乳品厂,并投资600万元改造厂房,维修设备,将企业整合为中外合资永和食品有限公司。现在公司的产品打入了国际国内市场,刚刚建成的三期工程也已投入使用,不仅使农场349名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还消化了当地部分农产品,解决了职工卖粮难问题。公司的产品除国内销售外,每年实现出口创汇200多万美元。

2004年,雪那红、北方、金穗、保富、诚信等13家稻米加工企业相继落户前进农场,投资额达580万元。

2005年,佳木斯希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投资400万元在农场建起了冷冻厂。

来自巴彦县的荣宪文于2006年买断了前进油脂厂,更名为黑龙江省建三江农垦荣氏粮油工贸有限公司,主营豆油、色拉油、豆粕、磷脂的多种项目。还有浙江、内蒙古、哈尔滨、辽宁、抚远、绥化等省内外的企业家、商人来场从农、从工、从商。

原哈尔滨农垦总局生产资料公司的孙文辉,2000年在前进农场投资建立了黑龙江农垦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前进分公司,目前企业已发展到拥有了3个下属公司和28个零售商,销售网络遍布建三江分局的15个农场及同江、抚远、饶河等部分乡镇,该公司的优质产品和优良服务促进了当地规模效益型农业的发展。

2005—2007年,农场又积极外引省内外房地产开发商,投资3 500万元开发建设商品楼达4.5万平方米,3年间,相继有20余家从事建筑、加工、服务等行业的业主,到前进农场投资兴业,投资总额达5 000多万元。

2008年12月30日,总投资5.53亿元,由中国国电集团龙源电力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计划投资兴建、年可处理秸秆20多万吨、年可发电1.7亿千瓦时的国电前进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项目一期工程,在前进农场科技园区开工奠基。

短短几年时间,前进农场经营小城镇结下累累硕果,农场先后被总局、分局授予“垦区小城镇建设先进单位”、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先进农场”等荣誉称号。

绿色生态的自然环境、健全的基础设施环境、稳定祥和的社会环境构成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宽松的投资环境;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宽松的投资环境吸引了海内外八方客商,他们的投资置业,又进一步促进了前进各业的发展。这一良性循环,形成了前进的加速度,并在不断反复的循环中,推动前进一步一个台阶迈向更高的层次,奔向更高的目标。

其实,早在2004年5月—2006年7月,《农垦日报》就对前进农场进行了深度报道,先后以“前进步伐”、“前进速度”、“前进质量”、“前进气魄”、“前进秩序”、“前进精神”为题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系列报道”,全面系统地剖析、总结了前进农场的做法和经验,在全垦区进行了宣扬和推荐,真实、深刻地把前进的脚印镌刻在了北大荒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同时,也定位了前进更高的起点,昭示了前进更辉煌的明天。

下篇

历史是艰难曲折的,走过了41年风雨路的前进农场正激昂着青春的活力,加速在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康庄大道上迅猛发展的步伐。

刚刚过去的2008年,对于前进农场来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1968年建团,2008年8月26日40年华诞大庆,前进人为自己的生日庆典献上了一份厚礼。

记者应邀参加了场庆的全过程。亲眼目睹,亲身感受。这是前进农场最隆重的一次盛会。身穿节日盛装的前进人奔走相告,内心无比激动,作为前进农场的一员,行走在如诗如画的现代化小城镇,每天过着殷实有加的幸福生活,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他们的眼睛里透着幸福……

知青们回来了,感慨、激动、泪水……

老领导们来了,感慨、激动、叮咛……

上级领导来了,更高的期望、更多的信任……

八方宾朋来了,带来了更多的人气和商机……

在庆典大会上,各级领导的发言,把人们的思绪带回到了40年来不平凡的建场历程,前进人一路走来,点点滴滴尽在心底,怎能不动情,怎能不倍受鼓舞!

声声礼炮,庆贺农场的每一个变化,鸣响农场快速前进的号角;多姿多彩的文艺演出,唱出前进人的心声,舞出前进人幸福的新生活;那献给前进农场建场四十周年的诗朗诵,让在场的两万多人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有一个地方叫前进

一座精美的农垦新城

镶嵌在建三江版图的中心

这里曾经是那样古老

布满了岁月的风尘

这里又是如此的年轻

丈量那最古老的大树

也只有四十个年轮

有一个地方叫前进

风景格外迷人

林带条条、渠水清清、稻浪滚滚

新楼座座,华灯点点,粮仓入云

唱不断的幸福小曲儿

像北大荒美酒,浓烈醉人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有一个团队叫前进

他们用无私的奉献

让前进两个大字

从此在共和国的北疆上

落地生根

四十年创业

四十年奋进

四十年辉煌

四十年丰碑巍峨,高耸入云

有一个团队叫前进

永不停步的性格

鼓舞他们向现代化农业进军

黄金的稻田交织着翡翠林带

掩映着充满生机的新村

科技园区姹紫嫣红

怒放着一片片科技兴农的花阵

航化飞机翩翩起舞

把祝福撒向勤劳的人们

大马力机车催枯拉朽般行进

在希望的田野上除旧布新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有一种精神叫前进

这是一首奋进的歌

人们高唱着,从来没有停顿

让碧绿的田垄

不断向远方延伸

丰收的稻谷突破了三十八万吨

有一种精神叫前进

这是一声长鸣的号角

永远激励着前进人民

不断向新的目标迈进

实现绿色米都新跨越

冲锋陷阵,看我前进人

有一个地方叫前进,

有一个团队叫前进

有一种精神叫前进

光荣啊,前进镇

自豪吧,前进人

继承下去吧

发扬下去吧

永不衰老的前进精神

2008年,一个前进人永远不会忘记的年份。

2008年,前进人再一次用智慧和汗水收获了让他们更加值得骄傲的殷实。

2008年底,在前进农场职代会上,场长蒋长春以洪亮的声音作着报告:

2008年,前进农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认真贯彻落实农垦总局和分局党委(扩大)会议精神,实施“强农、快牧、兴工、活贸、建城、富民”十二字方针,“三个文明”建设协调推进,为完成“三个率先”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农业生产取得突出成果

2008年,农场以建设标准农业、科技农业、高效农业为目标,牢固树立质量效益理念,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

1.种植结构得到优化。2008年,农场共完成粮豆播种面积79.6万亩,其中水稻55万亩,大豆13万亩,玉米9.6万亩,其他经济作物2万亩。全场干部群众克服春涝、低温等不利因素影响,做到投入不减,标准不降,抢农时、争主动,圆满地完成各时期生产任务,农业生产喜获丰收,实现粮豆总产38.75万吨,平均单产487公斤的好成绩。

2.农业基础得到加强。2008年,全年共投资410万元,治理沟渠300公里,修整田间路55公里,建桥3座,涵洞54座,完成总土方150万立方米。利用国家项目资金2 861万元,建设标准粮田2.2万亩,改造中低产田1.5万亩,新增机电井170眼。同时,农场又通过多种融资渠道,融资1 051万元,新购进各类农机具758台(件),其中大中型收割机80台,拖拉机56台,插秧机52台,搅浆机63台,水田犁50台,极大提升了农场农机装备水平。

3.农业管理得到提高。2008年,农场本着建设标准农业、科技农业、高效农业为目标,牢固树立质量效益理念,农业生产显著提升。一是全面积、全作物实施“良种化工程”,水稻、大豆、玉米、小麦四大作物优质率达100%。二是对全场各项农事活动实行“农时标准”,采取“倒计时”管理,继续推广应用水稻叶龄诊断、大豆大垅密、叶面多遍追肥、钵育摆栽等10项先进实用技术。三是实施科技示范园区和科技示范带提档升级工程。建设标准化土壤化验室、自动气象站、生物预警预报站,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的浸种、催芽及育秧标准化基地,推进全场农作物的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

4.绿色产业得到升级。2008年全场79万亩农作物实现100%无公害生产,按绿色、有机生产技术规程实现水田绿色生产13万亩,有机水稻3.35万亩,占全场水稻面积的29.7%。通过双体系的认证,全面提高全场科学管理水平,实现农产品质量与国际接轨。

(二)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2008年,农场投资9 200多万元,用于新农村建设。一是投资3 700万元建设通村公路52公里,实现全场15个管理区全部通上水泥路。投资150万元,修建场区道路1.2公里,铺设人行路11 000平方米,进一步改善农场交通环境。二是投资4 300万元,建设23 000平方米职工住宅、2 426平方米的新农村标准住房、20 152平方米的商业用房。投资450万元完善农场机关大楼、康居小区及中学楼地附属设施建设。三是投资500万元用于农场环境整治,拆除农场破旧草房89户4 690平方米、柴草垛1 189户、板障子24 000延长米、各类违章建筑318户、清理沟渠18 000延长米、修建砂石路2 400延长米。四是投资200万元用于绿化建设。全年共栽种各种绿化树木110万株,建设重点防护林240亩、荒山造林372亩、建设绿色城堡2个、绿色通道5公里、绿色走廊15个,是建场40年投入最多、质量最好的一年。

(三)经营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2008年农场树立全面经营全程管理思想,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为农场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一是扎实推进土地经营工作,农场在大稳定小调整的前提下,继续推行两田一地制,基本田面积达3.4万亩,为种地户让利510万元。二是实施以“五到边”为主要措施的土地整理工程,共清理土地面积3 000亩,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利用率。三是落实国家惠农政策,全年共发放粮食直补资金611万元,综合直补1 504万元,良种补贴1 225万元。四是加强土地管理,将所有耕地纳入合同管理,土地承包合同100%签订到位,并进行了公证,完成家庭农场信息管理系统录入和土地地号图的校正工作,实现了土地规范化管理。五是协调信用社、哈尔滨商行、农行办事处等金融机构,为职工农户解决生产资金19 653万元。六是科学落实清欠指标,完善清欠管理体制,全年实现清收欠款387万元。七是审计工作得到加强,全年完成审计项目19个,审计金额达29 460万元,查出违纪、违规资金96万元,审计收缴资金23万元。年内农场资产负债率下降9.4%,全场经济状况明显改善,发展环境得到优化。

(四)畜牧生产健康发展。一是落实畜牧发展优惠政策,全场共落实饲料地6 000亩,青贮玉米1 000亩,优惠资金达130万元。二是制定畜牧发展目标考核方案,全年共签订畜牧发展目标考核责任状15份,签订畜牧防疫灭病责任状1 548份。三是完善服务体系建设,配齐配全畜牧兽医人员,完善基层畜牧服务站建设,提高畜牧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制定各种奖励政策,调动畜牧兽医工作的积极性,为畜牧发展提供保障。全场已实现肉牛存栏7 500头,羊存栏32 000只,生猪存栏17 000头,家禽存栏18万只,全年实现肉类产量1 500吨,畜牧产值4 218万元,同比去年分别增长7%和8.4%。

(五)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势头强劲。2008年,农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猛,全年实现非公有制经济产值1.98亿元,实现利润6 60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和5%,从业人员人均收入10 820元,年收入达到5万~10万元的示范户187个,年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示范户320个,高科技示范户15个,龙头基地2个,500万元以上规模生产区1个。

(六)干部队伍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一是领导班子建设得到加强。2008年,农场加快了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调整7个管理区的领导班子,增派15名技术人员充实到各管理区从事农业、农机、水稻等技术服务,实现领导干部与岗位的优化组合。二是作风建设得到提高。积极组织全场领导干部深入学习和贯彻两个《条例》,以专项清理小金库、土地承包为突破口,源头治理扎实有效,群众举报案件同比下降55%,党风政风进一步好转。三是思想建设得到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展开,进展顺利,成效明显。全面推进“北大荒先锋”工程和党建模范区创建工作,树立10名分局百面红旗典型,8名分局、总局劳动模范典型,12名科技致富带头人典型。全年在国家、省、市报纸杂志发表新闻152条,其中重要新闻7条,广播电视在省、总局、分局电视台发表新闻396条。全场共有11个单位进入总局级文明单位行列,有15个单位进入分局级文明单位行列。

(七)社会事业不断发展进步。2008年农场投资200多万元进行校园网建设,改善农场办学环境。医疗卫生事业不断进步,疾病预防机制、初级卫生保健、卫生行政执行监督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扎实有效。街道社区工作成效显著,社区建设得到加强。民政工作成效突出,全年发放低保70万元,农场救助80万元,为地震灾区捐款36万元,金秋助学9万元。通讯、电力、工商、土地、税务、交通、粮库等驻场单位为前进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共同营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八)社会稳定工作扎实有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成绩突出。全年共查破治安案件43起,刑事案件32起。人民法庭全年受理各类案件126起,审结119起,结案率达94%。安全工作成效显著,安全生产责任制得到落实,安全生产环境明显改善,不安全隐患整改率达100%。信访工作卓有成效,做到矛盾排查认真细致,教育疏导有力有节,有效地维护了社会政治稳定。

成绩是汗水的结晶,前进人的汗水流得值。早在1981年,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在黑龙江省委书记杨易辰、建三江党委书记郭春宝陪同下视察前进农场;

1985年5月1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在北京中南海勤政殿接见了参加全国第二次新长征突击手表彰大会的特邀代表农场场长孟吉昌;

1987年,省委书记孙维本、省委常委兼省委农工部部长王玉生、省委农工部副部长王德隆等一行,在总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强、建三江管理局党委书记王振捷、局长刘廷佐等陪同下,到十六队调查研究体制改革进展情况;

1991年8月,农业部农垦司司长刘成国在建三江管理局局长刘廷佐陪同下来前进农场十六队检查指导工作;

1996年6月30日,国务院总理李鹏、副总理姜春云等中央领导在省、农垦总局领导陪同下,视察农场别拉洪河水利工程;

2000年8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等中央领导在省领导的陪同下抵达前进镇站,途经农场去二道河农场视察,在车站接见了前进农场场长杨建华、党委书记刘胜利;

2004年8月,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视察农场;

2004年8月21日,省长张左己到农场视察高科技园区;

2005年6月30日,省委书记、省人大主任宋法棠视察前进农场时向前进农场场长蒋长春全面了解农场情况;

2005年7月,农业部部长杜青林在副省长申立国等领导陪同下视察前进农场;

2009年7月25日,省委书记、省人大主任吉炳轩在省委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杨东奇、农垦总局党委书记、局长隋凤富等领导的陪同下,来到前进农场正在建设的和泰家园小区,察看了正在建设的一幢幢造型别致的别墅和十几栋即将竣工的住宅楼。

端一杯胜利的美酒,唱一曲壮行的豪歌,前进人永远在路上。

未 来 篇

文章该结尾了,可前进人奋进的脚步正酣。荒原意重,黑土情深,前进人的心永远在前进的路上,因此,记者为前进人提笔写下了“未来篇”三个字,并送上美好的祝愿。

本年度前进人经济新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新农村建设,认真贯彻两级党委扩大会议精神,坚持“一、二、三、四、五、十”发展战略。一个中心,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农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二个提升,即提升农场经济运行总量、提升职工群众生活质量;三个加快,即加快农业现代化、农区工业化、农场城镇化进程;四个基地,即农业示范基地、优质商品粮基地、物流集散基地、产品深加工基地;五个先行区,即新农村建设先行区、现代农业先行区、和谐社会先行区、产品深加工先行区、党的模范建设先行区;十大良心工程,即路、住、水、能、树、文、教、卫、保、富十个方面,全面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努力实现农场经济和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具体的工作任务,就是坚持優化农业结构,在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上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坚持畜牧规范化饲养,在打造质量效益型畜牧上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坚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循环型经济上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在推进农场城镇化上更好更快发展;坚持改善民生,在百姓共享改革开放成果上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在创新体制机制上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坚持强化经营管理,在建立现代管理体系上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坚持提升干部队伍素质,在开发人才资源上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坚持建设和谐前进,在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上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坚持富民爱民,在全面提高职工群众生活水平上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目标明确,任务具体,在全面贯彻跨越工程起步年的2009年,前进人已迈出了坚实有力的第一步。

“抓城、强工、带农”,将使前进农场的城镇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工业更加快速发展、农业更加强劲。

前进人的自豪感从内心漾在脸上。前进人前进的脚步那样坚定,那样稳健。前进人放眼云霁,以靓丽的小城镇、强劲发展的工业、壮阔的大农业引领高端,前进人正以前进农场非凡的经济实力向国人证实,向世界宣示。

前进人在路上,他们把一个个成绩当做鼓舞勇气、积蓄能量的加油站,向着更高、更远奔去……□

(编辑/穆杨)

猜你喜欢

农场农业建设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寒露
快乐农场
农场
开心农场(1)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丰收的农场
农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