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009-06-17朱晓红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6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大学英语教学语言

朱晓红

[摘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表达和传播的工具,渗透于文化的各个层面。语言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同时文化也影响着语言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必须恰当地引入文化因素,才能使学生真正具备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关键词] 语言 文化 大学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引言

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提出语言是一个表示所指和能指的符号系统,认为应该就语言符号本身对语言进行研究。这种语言观体现在外语教学上就表现为对语言统本身结构的静态地讲解,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授的仅仅是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有关于语言体系的知识,培养学生使用正确的语言形式。随着各民族交际的加强,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了社会文化对语言的制约。语言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可以了解到该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思维特点等文化特征。学习外语的过程,也是了解和掌握目的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过程。语言与文化的特殊关系决定了外语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加强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及目的语文化知识的导入。

二、外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语言是人类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的交际工具,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本民族所约定俗成、共同认可的语言符号和书写符号,是该民族历代智慧的积累,反映了该民族的地域特征、经济发展、社会习俗和风土人情等各方面的特征。语言为了满足社会交际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因此它的使用也必定会受到社会的制约,必须遵从社会约定俗成的规范制约。语言与文化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及其价值观念相互联系的。简单地说,语言反映了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特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文化的传播则必须以语言为媒介,进行传播,二者互相渗透,共同发生作用。正如语言学家罗常培所指出的:“语言是社会组织的产物,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语言不是孤立的”、“语言学的研究不能抱残守缺地局限在语言本身的资料以内,必须要扩大研究范围,让语言现象跟其他现象和意识联系起来,才能格外发挥语言的功能,阐明语言学的原理。”

美国的结构主义和生成语法对外语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教师在外语教学的过程中只强调语言本身的结构和体系方面的知识,即教师讲授的仅仅是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的实际知识,而不问语义、语用、社会习惯等与语言有关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这种教学方法所培养的学生的应试能力很强,也能够做出符合语法规则的句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无论是在政治、经济、学术、旅游乃至日常交际各个方面的联系都更为密切,当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们之间进行交际时,即便掌握了丰富的词汇、发音地道标准、语法结构也正确无误,交际往往也不能顺利的进行下去。这种由于文化背景差异所造成的交际中断的现象也被叫做“文化休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每一种民族文化之总都存在着大量的为该民族文化所特有的现象,它不未觉察的在社会成员的生活总发生作用,这种作用清楚地反映在语言当中。真正的掌握一门语言,仅仅掌握读音规则和语法规则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把语言作为学习目的语文化的工具,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获得目的语文化知识,获得能够在目的与文化环境中生存的能力。

文化对语言学习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就连我们认为最基本的语法规则也体现出文化的特性,这是因为语言形势和思维形式是不可分割的,语法并不是简单的,随意的形式系统,而是在特定文化规约下的观念实体,表现了一个民族的独特思维。比如,以英语文化思维为背景的人在进行形式分析时倾向于由小到大,以主体为中心,这反映了他们文化中以自我为中心的特性。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即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时,我们会发现对于语音、语法规则方面的错误对方很宽容,但是对由于文化差异所造成的对交际原则的违背则无法接受,从而造成交际终止,这是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的最佳体现。英美人注重隐私,年龄、信仰、收入等都是敏感话题,然而中国人又恰恰一次作为与人沟通的最常用方式。可想而知,在不了解对方文化背景的情况下的交际活动必定以失败而告终。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学习外语决不是简单的记忆词汇和语法规则,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必须恰当的引入文化因素,才能真正具备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这点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尤为重要。新《大纲》中明确指出了高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运用于各场合,各部门的复合型人才,这里所指的文化知识既包括本族语文化知识也包括目的语文化知识。进入大学的学生经过初、高中阶段6年的英语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读音规则和语法规范,如何在外语教学中适时、适当的引入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成为广大外语教师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三、从输入角度论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可行性

1.听力课中的文化导入

听力一直是令学生头痛的问题,因为它考察的是学生已有的语言的基础知识、知识面、分析及联想能力等各方面的知识的综合。大脑听觉中枢在接收到语言信号后会自发进行一系列自觉的思维活动过程:把听到的语音信号与已经存在于大脑中的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进行解码、辨认、分析和归纳,在语音、语法和语义三个层次上理解听力材料所表示的含义。诚然,听力材料自身的特点,如语速、语音、词汇等都会对听力理解产生影响,但对于已有6年英语学习经验的大学生来说,这些因素通过强化训练是可以弥补的。

然而,由于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所引发的理解困难,则必须经过教师正确的引导和渗透才能逐渐弥和文化上的差异。我们都有共同的体会,当听到自己熟悉的时间的材料时,即目的与文化和本族语文化存在共性时,能够轻易听懂并理解所内容。据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我们在听一段英文的天气预报时基本不会产生什么理解上的困难,因为它是基于对客观事物的共同认识,所以,在表达方式和用词上基本都是一一对应的关系。然而,一旦目的语材料与本族语材料所体现出的文化背景知识相差异时,即便材料简单、语速适中,每个单词也都听懂了,但由于缺乏背景知识,而造成理解上的困难,也就无法体会材料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各民族中习语的运用反映了该民族的文化特色,英语更是如此。无论是书面材料还是日常交际中都大量的运用习语,这也是最容易造成理解困难的主要因素。当然,由于客观世界的共性,人们共同的或类似的生活经历使得各民族的语言具有相似性,如中国人说:“趁热打铁”,在英语中有相对应的“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我们听到这样的话时并不会产生任何理解上的困难。但是,习语的民族独特性就会使我们的产生困惑,无法领会其真正内涵。如中国人关于狗的词语多为贬义,“狗仗人势”、“走狗”等都可看出对其态度。所以,当我们听到英语中的习语“Every dog has his day.”“Love me love my dog.”时当然会觉得不可思议。

听话者对于语言输入的处理过程是主动的,自觉采用了认知——考虑如何储存和检索信息以解决问题,和元认知——计划、监控、理解评估,这两种策略。教师应该善于并有效地利用学生这种主动性进行策略训练,逐步导入文化因素。这种训练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即所给材料应该由浅入深,从最基本的日常交际对话开始,到带有文化特色的故事,再过渡到更为复杂的其他材料上。这符合文化导入的实用性原则和阶段性原则。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能力大学英语教学语言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浅谈体验教学模式对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如何培养高中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
翻转课堂在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认知构建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应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思考
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