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工程造价控制研究
2009-06-17郭少杰
摘要:文章结合作者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分析了当前工程量计价模式的的特点,就如何做好工程造价控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看法。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计价;工程造价控制; 招投标报价;竣工结算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7-0146-02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是指在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中,按照全国统一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由招标人(建设单位)提供工程量,投标人(承包商)自主报价,经评审(合理)低价中标的工程计价方法。这一模式于2003年7月1日在全国全面推行,是我国首次将工程计价规范以强制性标准实施的一种方法。它与传统定额计价模式相比较,有着独特的特点。它的实行对建设单位工程造价的控制提出了新的思路。
一、工程量清单计价的特点
(一)工程量清单是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
工程量清单是表现拟建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措施项目、其他项目名称和相应数量的明细清单。工程量清单由招标人按照全国统一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编制提供,是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一经中标且签订合同,即成为合同的组成部分。
(二)工程量清单计价由投标人自主报价,其本质是价格市场化
投标人完成由招标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单所需的全部费用,包括工程项目费用、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和规费、税金。投标人根据自身的企业定额和市场信息,自身的技术管理优势竞争报价,降低工程成本,有利于建设单位科学合理的控制投资效益。
(三)工程量清单计价采用综合单价,且具有合同的法定性
综合单价是指完成规定计量单位项目所需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管理费和利润,并考虑风险因素。综合单价一般不作变动,具有合同的法定性。
二、工程造价控制对策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规定: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招标投标的建设工程,其招标标底、投标报价的编制、合同价款的确定与调整、工程结算应按计价规范执行。依据工程量清单计价的特点,我认为建设单位要从三个阶段加强工程造价的控制。
(一)招标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1.编制完善的招标文件。招标文件是造价控制的关键。招标文件是整个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纲领性文件。编制完善的招标文件应包括招标公告、招标答疑、工程量清单,应涵盖项目的技术要求、对投标人资格审查的标准、计价方法、拟签订合同的主要条款等,以有利于体现建设单位的意愿,有利于项目全过程造价的控制,避免给施工管理与工程造价控制造成纠纷,工程结算时发生较大争议。
2.编制准确的工程量清单。工程量清单是造价控制的核心。工程量清单编制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建设单位是否能获得最合理的工程造价。因而,在工程量的计算中,工程造价人员要清晰明了地表达拟建工程项目的性质、部位、工艺等,做到不重不漏,更不能发生计算错误;要求承包商认真复核工程量清单,建设单位在投标截止前,应澄清疑问,修改错误量。否则,工程量错误一旦被承包商利用,会给建设单位带来损失。如承包商在总价不变的情况下,会将清单错误量比实际图纸量低估的单价报高,将清单错误量比实际图纸量多算的单价报低;工程量错误还会由于工程量增加而引起索赔。
3.评审投标报价的合理性。工程量清单计价由承包商自主报价,使建设单位获得最低合理工程造价,即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的同时,获得最低工程造价(可为成本价)。建设单位评审投标报价时,审核报价是否符合工程量清单的要求,其报价有无随意性,有无盲目性;报价是否是合理低价,反映的是不是承包商的个别成本。建设单位也应重视工程量清单报价澄清程序,由专家对投标报价进行询问,以判断报价的合理性。如承包商采用新工艺、新技术的施工方案而报价低,应确认其合理性,从而排除不合理低价。建设单位评审投标报价时,不仅要评审报价总价,还要评审报价单价。总价最低,并不意味着单价最低。主要分析综合单价的组价方式、组价内容是否合理,是否与市场行情相适应;重点分析工程量大的综合单价,分析其是否明确了工程项目的性质、部位、工艺,是否符合工程的技术要求,若发生施工工艺、技术的变更,建设单位结算时就不会有太大的造价争议。
4.确定合同价的计价方式,规避工程量清单风险。《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解释和答疑中明确,工程量清单计价是一种方法,固定价、可调价、成本加酬金是签订合同价的方式,这是两个范畴的概念。按工程量清单计价可以采用固定价、可调价、成本加酬金中的任何一种方式签订合同价。所以,并非所有的工程量错误、漏项或设计变更只能按《计价规范》的规定由建设单位承担此风险。建设单位可确定合同价的计价方式,按合同约定处理工程量错误、漏项或设计变更的风险。对图纸明确、工期短的工程项目签订固定总价合同;对图纸明确,有部分设计变更的工程项目签订可调总价合同,规避工程量清单风险。如某高校教学楼,运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招标投标,建设单位在投标截止前,要求承包商认真复核工程量清单,签订了可调总价合同,约定清单工程量错误、漏项由承包商承担,对承包商提出工程量的漏项追加价款,未与计价,从而规避了工程量清单风险,有效地控制了工程造价。
(二)工程施工实施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1.加强日常合同管理。运用目标责任管理,落实合同中造价的控制目标,将确定的造价控制目标,落实到工程项目相关部门和人员,严格执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原则和内容,严格执行合同原则和内容,减少设计变更。
2.重视工程变更签证的管理。由于建设工程的周期长,干扰因素多,往往因为设计方面的原因发生工程变更,这就要求施工管理人员与造价人员经常沟通,对工程施工变更签证内容进行复审,判断其与清单、合同的关系;分析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区分哪些该签,哪些不该签;杜绝承包商低价中标后,利用工程变更要求建设单位追加工程款。不该签的签了,结算时就会引起争议,并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如某工程项目按清单计价,签订了固定总价合同,在施工到外墙涂料时,承包商发现清单外墙涂料比图纸少算,提出按图纸计算量,施工管理人员未分析清单、合同计价原则和内容,签证外墙涂料按图纸计算工程量,造价人员不得不依据清单、合同原则和此项签证,与承包商协商外墙涂料计算量,增加了工程造价。
(三)工程竣工结算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1.严格按合同计价方式,审核竣工结算。这一阶段,要分析采用清单计价方法签订的合同计价方式的异同,确定竣工结算的审核思路和方案。如固定总价合同,造价人员要进行投标总价符合性审核,确认承包商是否按清单要求实施,对由承包商承担的量价风险不与计价;而固定单价合同,造价人员就要认真按图计算工程量,对清单综合单价中的个别单价,虽满足了清单工艺及技术要求,并未明确材料品牌,若个别单价与实际价值不相符时,建设单位就要与承包商协商新的单价计价。如某工程的塑钢窗清单报价每平方米220元,而实际用材料品牌市场价每平方米185元,经与承包商协商按每平方米185元结算。显而易见,严格按不同的合同计价方式,采取不同的审核竣工结算的思路,才能达到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
2.着重审核工程变更签证与清单、合同内容的关系。重点审核工程变更签证与清单、合同内容的关系,分析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核定哪些应计价,哪些不应计价。如某教学楼一变更签证中有这样一条“窗台板下的细石混凝土按规范施工”的规定,经分析,此签证只是对原图纸施工方法的进一步说明,其价应含在清单报价内,故承包商追加此工程款的要求不予采信,使建设单位造价得到了控制。
三、目前工程量清单计价有待完善的问题
(一)建设单位对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本身认识不足
有些建设单位片面地认为,运用工程量清单计价进行招标就是一味追求“低价”中标,而忽视了“科学合理”的前提,使工程造价低于承包商个别成本价,造成工程质量难以保证。
(二)承包商缺乏自主报价的能力
承包商无自己的企业定额,多是按照地区定额沿用传统定额计价模式报价,不能体现市场自主报价的清单计价理念。
(三)缺乏与工程量清单计价相配套的工程合同管理制度(把建设单位改为造价人员较好)
面对存在的问题,建设单位应不断深入学习《清单计价规范》,加强工程技术、政策法律法规的学习,认识并理解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实质。建设单位可建立工程造价市场信息数据库,不断搜集动态变化的工程造价信息,如材料的市场价格等。积极探寻建设单位自己的工程合同管理措施,给工程造价管理部门提出建立工程合同管理制度的建议,如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备案制,监督审查施工合同是否合法合规等。随着清单计价模式的完善,建设单位就能更充分地利用这种计价模式所具有的科学性合理性优势,实现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以获得良好的投资效益。
四、结语
在计价模式下,如何做好招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工作,是每一个工程造价从业人员应该积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工程造价从业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有关设计、施工、验收规范和造价业务知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平时要加强对工程资料的收集与积累,同行之间加强沟通与交流。同时还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工作中加强责任心,减少错误和疏漏,把工作做好、做扎实。
参考文献
[1]齐宝库,王洪涛,自庶.清单计价下的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与控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2]李希伦.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编制实用手册[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3]尹贻林.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郭少杰(1966-),女,山东莱芜人,莱钢集团莱钢建设建安分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工程造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