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民族音乐在校园中重放光彩

2009-06-17王海燕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9期
关键词:民族精神民族音乐

王海燕

[摘要] 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生动写照,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是中华民族之魂。随着音乐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重视民族音乐已经成为基础音乐教育战略性的问题。本文主要从教材内容,教育运作方式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开展民族音乐教育、加强民族音乐教育,并且努力让民族音乐真正走近青年学生。

[关键词] 民族音乐 民族精神 音乐母语 继承发展

重视本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已成为我国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但在我国音乐普及教育中,中国传统音乐却出现了“沙漠化”现象,很多学生不喜欢我们的民族音乐,排斥许多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学校音乐教育长期以来对民族音乐文化资源的忽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新课改呼唤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育者端正音乐教育的正确方向,重视民族音乐学习,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一、民族音乐教育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1.强化学生的民族意识

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生动写照,她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赋予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和富强的不竭动力。将民族音乐贯穿于中学音乐教育中,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深刻领悟音乐的文化内涵,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了爱国主义精神。

2.提升学生的音乐素质

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有着数千年的积累,种类繁多、浩如烟海的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基,也是各种音乐文化发展的基础。加强民族音乐教育,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既可以丰富学生的民族文化知识,又可以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强学习者的艺术修养。

二、民族音乐教育在中学音乐教材中的体现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和反映近现代与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音乐作品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2004年改版后的新教材在内容的选择和采编上,加大了民族音乐的内容和比例,深刻体现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

2004年的人音版《音乐鉴赏》:由18个单元组成,其中涉及中国民族音乐的有9个单元,每个单元都突出一个点:如民歌突出色彩区,民间音乐突出丝竹乐与吹打乐,戏曲音乐部分突出京剧。在具体作品的选择上,体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特点,既有原汁原味的民歌和传统京剧唱段,又有经过改编的民歌与民族交响乐作品。

2004年的花城版《音乐鉴赏》:以音乐与其它文化艺术形式的统一作为主线,一共分为4个单元,即“音乐与生活”,“音乐与民族”,“音乐与时代”,“音乐与社会”。把民族音乐渗透到每个章节中,做到了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融合,比较注重整体性和实用性。

2004年的湘版《音乐鉴赏》:教材以主题方式组成单元,以音乐文化作为编写主线,其中中国民间音乐,中国创作音乐占了1/2的版块。教材内容的经典性与大众性,人文性与艺术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结合十分突出。

三、民族音乐教育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运作方式

1.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学是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最有效、最基本的途径。作为教师要努力改进课程中落后于当前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发展的不利因素,在课堂中广泛宣传民族音乐,加快步伐实施民族音乐教育。

(1)尊重学生的兴趣

教学过程中关注民族精神元素的激因和灵动,着力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兴趣,切实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比如,通过学习一些带有民族风格、京剧风格的流行歌曲,让学生明白流行歌曲离不开民族音乐,使学生从心理上崇拜民族音乐,让学生明白一切音乐都是在继承民间音乐基础上的进一步艺术加工,而不是背到而驰。

(2)拓展比较式的教学方式

生活在多元文化中的“地球村”公民,既要有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同时还要能够理解和欣赏别国文化,尊重相互之间的差异。比如,《二泉映月》与《命运交响曲》;《十面埋伏》与《1812序曲》;《春江花月夜》与《沃尔塔瓦河》;《欢乐颂》与《让世界充满爱》等中外经典音乐作品的对比欣赏,给学生一种探究式学习方式和全新的艺术体验。只有有选择地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将其与我国文化交流融合,并始终如一地保持中国优良传统文化的特色,才是使中国文化得以传承,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3)突出乡土文化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作为全国闻名的戏曲(曲艺)之乡,绍兴有着十分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拥有绍剧、越剧、莲花落、鹦歌班、平湖调、绍兴摊簧、诸暨乱弹、新昌调腔等数十种艺术门类。但是我们的学生却很少能够像熟悉自己的地方语言一样地熟悉和喜欢自己家乡的民间音乐。笔者认为音乐教师应该向学生全面介绍本土传统的戏曲文化和曲艺文化,编写适合的乡土教材,努力挖掘风格性强、朗朗上口的作品为教学内容,如优美抒情的越剧片段、高亢激越的绍剧、极富地方特色的曲艺莲花落等。让这些凝聚着艺术家心血、蕴含着古越文化的瑰宝,得到代代相传。让我们的学生有权利、更有义务知道在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上,有着怎样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瑰宝。

2.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活动的承载作用

(1)结合重大节日、学校艺术节,渗透民族精神

从国庆、元旦、“五四”的大型文艺活动到学生一般的主题性活动的开展,民族音乐经常出现在教育活动中。我们既要重视集会活动中背景音乐的选择和播放,比如,选择一些爱国歌曲和乐曲,又不能放松一些具体活动的构思和设计。比如,举行一些专题性的音乐纪念活动:“歌声、心声、情更深”——“班班有歌声”歌咏大会;“挥洒民族情,舞动中国风”主题活动;“树起我心中的丰碑”中华诗词配乐吟诵活动。让学生演唱这些流行已久的革命歌曲,将学生带到激情燃烧的岁月。在舞动的中国风中, 让大家领略各个民族的灿烂文化。通过古诗词的吟诵,体会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让学生对祖国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感到骄傲。使学生们牢记自己的使命:爱我中华、振兴中华!

(2)利用学生社团、第二课堂,展现民族音乐的情感。

艺术社团是音乐教育的先导力量,作为音乐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具有民族精神特色的文化活动,发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民族精神的体验和感受。比如要大力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走进经典”、“红歌大家唱”等活动。创造一个良好而浓郁的民族音乐校园氛围,以配合音乐教育,加强青少年的音乐母语熏陶和教育。

综上所述,在民族音乐受冷落程度日益加深的今天,在中学教育中弘扬民族音乐,传承经典文化,是一项影响久远的奠基工程。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引导学生欣赏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利用艺术教育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来提高学生的修养、陶冶他们的情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其高尚的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梁莉.国际理解视野下的小学生民族精神教育.2007.

[2]王凯.民族音乐教育.2006.

猜你喜欢

民族精神民族音乐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民族音乐“如何教”VS“怎么学”——以民乐合奏《丰收锣鼓》一课的教学为例
我国民族音乐教学体系的建构与完善
主旋律电影在国民教育中对民族精神的传扬
提倡民族主义振奋民族精神
《狼图腾》与中国的图腾文化
浅析古诗文中蕴涵的儒家文化精髓
时代呼唤写意中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