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企校合作步伐,推进高职商务英语课程结构调整
2009-06-17刘萍萍
刘萍萍
[摘要] “加快企校合作步伐,推进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结构调整”,是山东省职工教育协会批准立项的教研课题。本研究主要根据当前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及社会就业热点,针对当前及今后社会对外语人才的素质能力要求,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构成要素,重点对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结构展开研究。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商务英语专业 课程结构 调整
一、研究背景
迈进21世纪,教育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凸显,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指出:“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教育部周济部长曾经形象地说:高职高专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因此,如何利用三年时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应当成为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中的一大工作主线。
而市场和经济发展是职业教育设置专业的依据。职业教育是最贴近社会、经济和市场变化的教育,其目标是培养直接面向生产、建设、经营、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与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专业设置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职业院校的招生、学生的培养及毕业生的就业与创业,事关职业院校的生存与发展,合理设置专业是职业院校教学活动的起点,也是检验职业院校教学活动社会效果的主要指标之一。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有效地打破了教育的自我封闭、脱离社会的局面,加强了对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对校企双方来说,是一个双赢互补的系统工程,是发展高职教育的有效途径。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大学本科教育,它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社会和企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教育体制,它培养的毕业生是各企业的高级技术工人,要求他们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适应社会发展的转型能力,因而,对高职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不仅要夯实基础,更重要的是突出实用性,使他们在现有的英语基础上,用较短的时间掌握直接服务于本职工作的英语能力。外语教学的设计首先是明确目标,而目标则是根据学生和社会的需求来制定的,对高职英语教学进行需求分析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1.可以使英语教师更好地了解社会需求,使自己的教学做到有的放矢,突出高职英语教学实用性的特点,最终得到社会的认可。
2.可以了解高职学生的心理状况,让他们自己决定学什么,怎样学,培养学生自我选择的意识和责任感,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终身学习奠定必须的基础。
3.反馈企业对于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期望,为学校的教学改革提供更多参考性的信息,帮助广大英语专业大学生更好地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以适应未来工作的要求。
三、调整目标
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产学研结合和校企合作等办学途径,构建面向市场、特色鲜明、结构优化的专业体系;设计以全面素质教育、专业技术、技能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以“强能力、高素质”为质量标志的人才培养模式,精心打造特色鲜明的精品专业。
我们主要从以下方面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
1.打破原有的学科课程体系,修订教学计划,调整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全面修订教学大纲,更新教学内容,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在新的课程体系中,文化基础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知识则根据职业岗位群有针对性地设置专门化教学模块,建立一个知识面较宽广、技术应用能力针对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知识平台,课程设置上实行多样化。目前,我院的课程按时间长短分有双学年课、学年课、学期课、半学期课、短期实践课等。其实,我们应多开些既是学生感兴趣又实用的讲座、或系列讲座。有些课程内容甚少,这样的课程就应缩短课时将其开成若干个讲座,然后,布置论文让学生自主学习。实践课程应适当增加以达到“学以致用,以用促学”的效果。
2.保留原来的课程内容框架,具有一定的学科性。同时,根据岗位的要求,进行课程内容的横向拓展,这符合建构主义学说中提出的人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结构框架的建立。
3.课程模块内部是内容小模块的组合,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课程内容平台,主要变化的是专业方向课程,具有适度的专业稳定性。当专业方向进行微调时,主体是基本一致的,也就有利于专业调整时的平稳过渡。
4.课程体系突出实践教学环节,依据教学计划中的专业能力要素要求,本专业的课程体系突出实践教学环节,符合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要求。包括课程内教学、课内实训、独立设置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5.进行重点课程的建设。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以职业技能的要求为参照。进行重点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将《商务英语写作》、《商务英语口语》列为院级及系级重点课程进行建设。挑选有经验的骨干专任教师担任重点课程建设的负责人,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条件下,建设出具有鲜明特色的精品课程,以点带面,从而提高专业的整体教学水平和质量。
6.扩大系选修课、院公选课的范围。复旦大学前校长杨福家在中国科协2002年学术年会上指出,中国大学生的素质是一流的,但是因为中国的教育制度问题,学生在个人创造性,知识广度上却输给了美国同龄人。我们应当提倡多开公选课,尤其是那些既深受学生欢迎又符合时代发展的课程。有条件的可以逐步试行学生选自己喜欢的教师上课。各个教师教学风格不同,有的学生喜欢这种风格,有的则喜欢那个。如果让同学们选自己所喜欢的老师的课,学生们学习就会有兴趣、有信心。
7.设计与学科课程相对应的经验课程。学校课程类型的多样化是全面实现课程价值的一种重要方式,多种课程类型的有机结合将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将为从根本上改变我院学生过分追求学业高分、综合素养低、主动学习能力弱的状况提供有利条件。近几年,我校商务英语专业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以职业技能为参照,调整优化课程体系。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地总结和创新,对专业结构进行及时的调整,使专业课程能更加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需要。根据专业职业岗位群的要求和专业培养目标,构建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的“理论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
8.突出德育的重要地位。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是素质教育同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向德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要在课程结构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德育工作规划;统筹安排各项德育活动,协调各方面的德育影响;要把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旋律教育同热爱本职工作结合起来,融为一体;要发挥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优化教学内容,在各学科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作用。
我们所做的这些调整和优化,从总体上把握专业特征,但不局限于专业课,在设置课程时,围绕核心技能,根据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增加相关的“周边课程”,如借助基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商务英语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具备阅读本专业英文文献的能力,具备较好的英语听说能力;借助英语实用能力的提高,了解本专业相关领域的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动态,了解国际上本专业的相关法律、法规。注意交叉学科知识的引入,如对经济与管理、外交与法律、通信技术与网络多媒体等新知识、新思维进行不同层面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