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电影在英语视听说课堂上的应用

2009-06-17胡方慧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6期
关键词:视听说电影学习者

胡方慧

[摘要] 英文电影能够为语言学习者提供真实的语言输入,有效地刺激学习者的语言输出并促进文化和非语言能力的学习,还能有效地帮助学习者记忆知识。第二语言教育者应该精选适合学习者的英文电影片段,通过设计科学的教学任务,让学习者在耳濡目染中轻松地学习英语、使用英语,从而提高学习者的综合英语水平。

[关键词] 电影 视听说 学习者

一、引言

在国内,从二十世纪末开始,语言工作者开始研究电影与英语学习的影响,并尝试把电影应用于英语视听说教学;各大高校的英语专业普遍开设了电影视听说课程。对电影教学的优势不少研究者和教育者也进行过多方论证。可以说,利用英美电影进行视听说教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二、电影应用于视听说教学的原因

视听说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语言真实度较高的各类视听材料的理解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而英文电影所呈现的直观画面以及富有感情的声音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认知器官,并且其情景与语言真实,无疑是视听说课堂上首选的教学材料。

1.语言输入的真实性。输入指二语学习者所接触的目标语材料,只有学习者有机会接触目标语输入时,习得才会发生。在国内,外语学习者主要是通过在课堂环境下学习第二语言。学习者接触的语言输入主要来自课本,教师和同学等,这种输入往往是经过修改的,不真实的甚至错误的。在课堂上播放英文电影则有效地解决了这一矛盾,即在课堂环境里接触到自然环境下的语言输入。

Rost指出了听力教学中应坚持真实性原则:语言应该旨在真实,即使用母语的人自然使用该语言时涉及的特点,如语速、节奏、语调、停顿等。英文电影所提供的是真实的日常口语中出现的非正式表达法,而且电影中的故事情节等为语言学习者提供了真实的语境,有利于学生在听、看中学习到单词、短语等的地道用法。

2.激发语言输出。电影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供了形象生动而又丰富的素材;精心挑选的电影加上精心设计的课堂互动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开口说话的欲望。如对电影结尾的预测活动,改编活动,对某一话题的辩论活动,对某一电影片段或人物角色的模仿活动等,会让更多的学生自觉主动地加入与同学和老师的语言交流中,用英语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锻炼与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3.促进文化和非语言能力的学习。电影呈现的不仅仅是语言还包括文化和非语言行为。首先,电影通过不同的故事折射文化,学生以此了解西方的社会习俗、交际方式、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文化内容。其次,非语言行为也受到相应文化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习俗的影响,任何交际都离不开非语言行为,而电影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真实生动的展示平台。总之,英文电影有利于学习者对该语言和非语言行为的理解与应用,进而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4.电影教学的有效性。把英文电影作为视听说教学材料,不仅因为其语言输入的真实性,能有效地激发语言输出和促进文化和非语言能力的学习,还因为它能提高学习的效率。有关人类记忆持久性的实验显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视听协同学习,经过3天遗忘率是18%,远远低于比同时间内的听觉学习的遗忘率(80%)。此外,由于电影有很强的故事性,学生会关注情节的发展而不必过于担心每个单词的意思,这就让学习过程变得有趣、轻松而不枯燥。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够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三、有效利用电影进行视听说教学

1.电影材料的选择。由于电影本身不是为语言学习而创作的,因此,当我们要把它作为语言教学内容来用时,必须精挑细选。

首先,注重语言质量。教师要选用声音清晰的电影;影片所涉及到的词汇的难易程度要适合所教学生。另外,影片的语言内容要适合学生模仿学习,含有大量俚语甚至脏话的影片不宜用作课堂语言学习的材料。其次,选择内容丰富,而又思想健康的影片。内容丰富的影片,包含大量的各种信息,有利于学生综合知识的提高;健康的思想内容,则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各方面的发展。西方的世界观、价值观与我们有所不同,而学生又是一个特殊群体,需要教师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另外,笔者认为,一些独立的而又富有语境的5分~10分钟的电影片段比一个两个小时长的电影更适于作为课堂视听说的材料。

2.课堂教学过程的组织。笔者把一节视听说课堂教学过程分解为三个部分。

首先,视听说前的准备活动。这些准备活动主要是由教师对该电影片段进行介绍,以此排除因为文化背景知识给学生造成的认知障碍;另外,教师可以以文本的形式把重点单词呈现给学生,以便引起学生对单词的注意,引导学生在下一步视听的时候注意单词、短语的发音和它们使用的语境。

其次,视听训练。在给学生播放电影片段前,教师给学生一两个有导入性的问题,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积极观看电影并进行思考;另一方面,也利于学生对电影片段的整体把握。在第一次播放电影片段后,学生回答老师的导入性问题。然后,老师设计一些与该电影片段相关的细节问题,甚至个别单词、短语的听写填空,以考察学生对片段的微观理解。在学生再次视听电影片段之后,完成视听任务。最后,让学生适当地做一些跟读训练,修改自己的语音、语调,模仿地道的英语口音。在练习听力时,至于学生视听几遍电影片段,就要根据所教学生的英语水平,适当地做好调整。

再次,听说训练。电影可以有效地刺激学生的开口表达的欲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口语实践活动。例如,配音练习,教师可以挑选有精彩对白的片段,去掉原版声音,让学生给影片配音并尽量模仿原版中的语音、语调。笔者发现,这一活动特别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纠正学生不正确不地道的发音,增强了学习的信心。辩论或讨论练习,根据影片所涉及的话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改编练习,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给某些电影编一个短小的续集或者对电影的结局进行改编,并表演出来,并要求学生尽量多地使用在电影中所学的表达方式。这一练习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帮助学生把所学的语言知识很好地内化。

四、结语

英文电影语料真实,语境化输入突出,把课堂环境下进行语言学习与自然环境下进行语言学习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不仅增强了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而且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因此,英文电影是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应该设计好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充分利用电影教学的优势,电影必将在英语视听说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管丽丽.客观看待DVD原版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角色[J].电影评介,2007,(329):64-65.

[2]间华灵.原声电影在英语视听说中的辅助作用[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4,(3).

[3]娄继梅.英语电影教学与英语欧洲能够和应用能力的培养[J].和田师范转科学校学报,2007,(47):140-141.

[4]龙千红.电影与英语视听说[J].外语电化教学2004,(3).

[5]Rost, Michael.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Listeni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s[M].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5.

猜你喜欢

视听说电影学习者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试论日语视听说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反思及对策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视听说课上的应用研究
汤姆?提克威影片的审美特征
解读张艺谋影片的视觉审美
后现代视域下香港电影的解构与建构
国产“现象级”影片的跨文化症候
谈“视听说”在中职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