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类院校理工科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探析

2009-06-17王圣策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6期
关键词:科技创新

王圣策

[摘要] 科技创新工作日益受到重视,作为艺术类院校的理工科专业,有其独特性,本文分析了艺术类院校的理工科专业的特点,对如何在艺术类院校中理工科专业开展科技创新工作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艺术类院校 理工科学生 科技创新

一、背景

清华大学于1995年提出了我国首项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SRT(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并将其列入“九五”规划,1998年浙江大学借鉴麻省理工学院和清华大学的成功经验,于试行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SRTP),参与研究项目的144名学生中,89%的学生认为该计划是提高能力和素质的有效形式,非常愿意参加。之后其他高校,如国防科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也陆续设立了正式的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但是与美国各理工科大学渐成体系的本科生科研训练相比,我国理工科大学的本科生科研训练才起步不久。

二、艺术类院校理工科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对象分析

作为艺术类院校的理工科专业学生有一般理工类院校专业学生的共性,也有其独特性。

1.共性

(1)本科生科研训练不足,科研素质不高

由于高校还缺乏鼓励性政策和足够的科研硬件条件,学生的科研意识不强,参与科研活动的学生相对和绝对数量都较低。国内一项对3所普通高校140名大四学生的调查显示:学生中参与教师科研11人,占7.9%;报校级学生课题10人,占7.1%;曾被校级课题立项3人,占2.1%。学生的科研活动往往具有自发性和盲目性,科研方向和目标不明确,再加上缺乏统一规划和系统性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与意识不足。

(2)本科生进行科研的客观条件不够,学生科研管理尚不成熟

上述调查还显示,在回答学校科研条件状况时,选择“条件好”的3人,仅为2.1%;“一般”为70人,占50%;“没有必要条件的”为42人,占30%;“不清楚”为25人,占17.9%;可见,绝大部分本科生对学校科研条件不满意。就“学校对学生科研是否重视”这一问题来看,回答“重视”的40人,占28.6%;“不重视”的45人,占32.1%;回答“不知道”的55人,占39.3%。这些数据说明本科生对学校科研工作不太满意或不太关心。

2.艺术类院校的理工科专业学生除了具有一般理工科专业的共性外,还具有其独特性

(1)与一般理工类大学生学生相比,艺术类院校的理工科学生具有艺术感较强,易受艺术氛围熏陶;思维活跃,参与活动积极性高;社会接触面广,处事能力、交际能力强等特点。

(2)艺术类院校理工类专业特色鲜明,作为艺术类为主的院校,对理工科的重视程度包括师资力量、硬件投入、政策措施等方面势必不如一般的理工科院校,艺术类院校理工类专业部分学生认为专业受重视程度不足,对专业信心不足。

(3)部分学生学习欠缺主动性,受艺术类专业学生学习方式及活动氛围的影响,部分学生或是忽视学习,或是乐于参加名目繁多的晚会等社团活动,很难静得下心来学习,导致专业跟不上,甚至产生转系的念头。

(4)存在部分调剂生,个别学生因高考分数线不够艺术类专业,存在先进校再转系的观念,或是专业、学习没有兴趣,无心向学,或是学习困难,基础较差。

三、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目的和主要成效

浙江传媒学院积极开展本科生科研训练,其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其目的主要体现在:

1.转变教育观念, 由注重课堂教学转变为重在培养能力、发展素质。

2.让学生以研究的方式进行学习, 提高自学能力,使学生尽早进入专业科研领域,接触学科前沿,了解本学科发展动态, 以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3.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新意识和能力、团队意识以及严谨的治学作风、求实的科学态度、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和高尚的个人情操。

4.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为那些成绩优秀、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发挥潜能和特长、发展个性、提高自身素质的各种有利条件。

纵观近年来浙江传媒学院善于抓住理工类学生的特点,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获得的一定成效:

06~08年度共获得的浙江省科技厅“新苗人才计划”学生科技创新项目29个;08年校“创新基金”项目申报立项17项;08年在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中,获申报立项10项。在浙江省2008年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在2008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了浙江赛区三等奖;在浙江省第七届大学生多媒体作品设计竞赛中获得课件设计二等奖。

四、构建科技创新工作软硬件平台的探析

1.建立科技创新活动的长效机制

一是学校有良好的组织机制,管理体系科学合理,运转协调有效。二是完善激励机制,制定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辅导工作的认定办法,纳入学院绩效考核体系。三是学校设立校创新基金,大力支持学生科研项目,全校各院系的学生可自由组成3~5人科研小组向学校申请立项,鼓励参与,并允许失败。四是设立学生创新奖学金(现代集团奖学金),获此项荣誉的团队或个人可被授予5000元奖励。

2.实施开放性教学,构建多种基础平台

成立校学生科技创新中心,集中培训,给学生提供实验用场地及电脑仪器,为学生独立科研及面对面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场所。构建学生科研在线网站平台,利用校园网建立中心网站,将各种资料、经验总结、培训信息等统一上传到中心网站的信息下载中心;设立ACM、电子设计制作等论坛构建网上交流、网上答疑的平台,实现智力资源网上共享。

3.依托院教研室、实验室建立各种研究小组

充分调动从事科研的教师积极性,依托教研室、实验室科研优势成立各类研究小组,让更多的学生参加到教师的科研活动中。成立网络兴趣学习小组、多媒体作品设计小组、数学建模兴趣小组等,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浙江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浙江省ACM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国数学建模大赛等学科竞赛,为不同个性的学生提供发展舞台,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机会。

4.构建自选科研项目平台

建立学生科研项目库,大学生在科研项目库中可以选择科研项目,自由组合科研小组,再选择请教相应的指导教师。学生科技创新中心,近几年来积累的学生科研项目名目繁多,学科专业较强,可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的要求。

5.打造品牌活动,树立特色校园文化

组织特色校园品牌活动“校园科技文化节”,开展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及校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申报、专业技能竞赛、程序设计竞赛等团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发挥潜能和专业特长的好机会。通过电子协会、电脑协会等学生社团,以项目、竞赛为目标,以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将学生学科竞赛和学生的科研立项项目紧密结合,开展各类活动,让广大学生充分参与,扩大科技创新活动的受众面,提高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兴趣,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芦新宇.理工科大学生科研能力的训练模式及其评价研究.大连理工大学,2007,(6).

猜你喜欢

科技创新
东莞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财税政策研究
自我效能感在职业学校学生科技创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轻松发明在社区和学校的普及应用
轻松发明在社区和学校的普及应用
科技创新在总包交钥匙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科技创新在总包交钥匙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科技创新驱动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科技创新驱动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论以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烟草行业可持续发展
山东科技创新与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