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作业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七彩空间
2009-06-16李运妹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语文作文的形式机械、单调、重复、少创造性的缺点逐步暴露出来,为了达到新课标的要求,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对语文作业形式和内容上进行改革谈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展示 七彩空间 创造能力 信息处理
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而农村学校由于受师资和条件所限,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艺术能力的培养。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我发现传统的作业形式多机械重复,少创造性活动;多抄抄写写,少思维训练;学生厌烦,教师头痛,应试训练色彩浓厚,失去了作业发挥创造性、探究性的作用。我在语文作业形式和内容上进行了创新,下面谈谈我的一点尝试:
一、对作业形式的改进
考虑到我们是农村小学,缺少有专长的教师,因此,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发挥。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我在作业形式上做了改进。让学生自由、大胆的在作业上创作一番,可以画些小点缀,可以为内容配插图,还可以为自己加加油、鼓鼓劲儿等等。因此,同学们把每次作业当成自己的一次创作,设计得非常精彩。翻开学生的作业本,我觉得不仅是在判断对与错,更象是在欣赏一幅幅艺术作品。我被深深的感动了,于是我在评语中不由自主给他们写下“你太有绘画才能了!”“你的精彩设计真棒!”“为你鼓掌!”等鼓励他们的话语。为了使作业设计更趋于完美,我又鼓励他们为每一项作业内容取一个好听的名字,看了可以让人一目了然,等我再次收上作业本的时候,我为之一叹,居然能取出那么贴切、那么生动的名字,“词语小超市”、“古诗大观园”、“知识积累库”、“感情链”等等,这真是锦上添花。只要老师给他们时间、空间,孩子们的能力就会自然而然地发挥出来的。而且这一举措更促进了师生的情感交流,学生和老师的心贴得更近了,同时学生在精心设计的过程中,更注重了对自己书写的要求,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二、对作业内容的改进
为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除要求学生写那些基础知识外,在作业上我还注重学生的积累感悟和自由发挥的内容,如:“优美语句”“精彩摘抄”注重了学生的语言积累;“议论纷纷”和“知心话”是让学生们谈各自学后的感受和体会注重学生个性化的见解;还有针对本课内容提出2个有价值的问题并回答,把你想象的画面画下来,今天你积累了什么等等。尤其是一些特殊的日子,我还会让孩子们随时在作业本中记录下自己的生活故事。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如《火烧云》一课的作业设计:这里火烧云的颜色变化极多。一会儿( ),一会儿( ),一会儿( )。( ),( ),( )这些颜色都有。请任选一种方法填空。要求:①所填的词语可以全部选用课文中的。②所填的词语可以一部分是课文中的,一部分是自己想出来的。③所填的词语全是自己想出来的。这种设计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选择性地做题,每个学生的能力都得到了训练。这三项作业难度依次提高,分别适应于各个层面学生的学习需要。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的方法。这样使学生在不断地尝试与成功中,体验作业的乐趣。在作业中我发现学生们不但不嫌费脑筋,积极性还很高。因为他们能在作业中找到自由发挥的空间,体会到发表不同意见带来的乐趣,这使孩子的能力真正得到了提高。多彩的生活丰富了学生语文作业的内涵,多彩的作业给学生以完成作业的愉悦体验、提升了学生的生活质量。“教者有心,学者得益”。语文作业的创新设计,较好地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丰富了学生的生活,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拓展了学生学习的空间,使学生的思维在完成作业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完成作业中得以形成与发展。
【作者简介:李运妹,女,35岁,本科学历,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1994年参加工作,小学高级教师;曾获河北省优秀教师、唐山市劳动模范、唐山市骨干教师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