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创新教育观之我见
2009-06-16周越玲
周越玲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向2l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及“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要培养和造就适应未来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关键是构筑新的教育理念,突破旧的教育模式,在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上进行革新。作为一名政治教师,我在教学实践中也做了一些小小的尝试,在创新教学上形成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充分互动
这是一种从改善课堂教学的人际交往模式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入手而构建起来的,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合作,通过教与学交互影响的动态过程,协调教学各个要素之间、人与教学环境之间的关系,以产生教学共振,促使学生参与、人人相互促进,以达到激发创新潜能的目的。具体的方法有:
(一)师生互动。“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我国传统的教师观、教学观。这种观念强调了教师的威严和教学中自上而下、不可逆转的教学方向,表明了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地位。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教育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的师生观:关注课堂师生的平等、民主,强调教师在课堂中的组织作用。新的人才观:关注“以人为本”,而非传统的“以知识的传授和接受为本”。新的学习观:注重学生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行为,主动学习而非过去那种被动无奈的接受性学习,最终达到“学会学习”。
综观这些观念的转变,我们直接能够感受到的是课堂上师生角色的转换——课堂教学在师生互动中进行和完成。作为教师,要在课堂中真正实现师生互动,前提是要有“民主”意识,放下架子,把自己与学生真正地平等起来,自己仅作为活动的组织者,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
(二)生生互动。即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讨论、互相切磋。这是一种很有效的课堂手段。首先,在生生互动中,每个学生都处于一种相对比较放松的心理状态,不用担心说错,特别容易激活思维,为每一个学生提供“畅所欲言”的机会;第二,在互动中,学生会获得更多的思维结果和思维方法,这对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培养思维能力是很有益处的;第三,在互动中,学生会获得一种平等的交谈机会,这有利于他们的心理发展;同时,在互动中,也可使学生的合作精神、交往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三)人机互动。所谓人机互动这里更侧重与学生对计算机的控制和操作,让计算机真正为人服务。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要实现人机互动,就得更好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精神,掌握运用现代化技术的方法,并形成适应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
二、灵活提问
在课堂教学中,应避免机械的、直接的提问。所谓机械的提问,也就是用一些问答题的形式提问,无其他题型运用;所谓直接的提问,就是提出的问题没有多少的广度和深度,学生很容易直截了当地回答,显然这些提问都不能较好地满足我们教学目标的要求。那么,如何才能使我们的提问更艺术呢?其一,提问的题型要灵活多样,可以有填空、选择、判断、简答、辨析、材料分析题等。这样不仅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去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能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其二,要提高提问的效益。即设计的提问对考查学生学习情况具有有效性。例如,要考查学生对“生产关系三个方面的关系”这一知识的掌握程度,如果这样问:生产关系三个方面是什么关系?那么这个题目对考查的目标是无效的。如果让学生换个角度思考:请运用生产关系三个方面的关系来分析说明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资产阶级剥削工人阶级的基础。如此提问,情形将大不一样。其三,提问要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已学知识的识记巩固,也能让学生整体感知知识点。比如,在学习“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进步”这一内容时,可引导学生回忆: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是历史的巨大进步,为什么?引导学生思考:要判断一个社会制度代替另一个社会制度进步与否必须以什么为标准?再让学生思考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是否是历史的进步,这不仅巩固了旧知识,容易整理出答案,而且使学生对判断一种社会变革进步与否的知识点有了整体感知,提高了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深度。
三、创设情境
发展创新素质的关键是要动脑思考。创造问题情境,可以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和见解,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当然这需要一种活跃、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否则学生具有的问题意识就不能充分表露和发展。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就应特别爱护和尊重学生的个性,让他们积极思维,发表不同的见解和看法。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一政治教材,在这方面尤其突出,很多问题都是问题情境设计的最佳题材。如在《珍爱我们的生命》这一章节中,有一段伐木工人的故事,它的本意是通过这一则故事道出我们应该珍爱自己生命的道理[注:伐木工人的一条腿被大树压住了,失血过多,伐木工人在无人救援的情况下毅然用电锯把一条腿锯了,保全了生命]。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以此为最佳题材,假设你是那个伐木工人,你该怎么做?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这一假设,发现学生的答案是多样的。但学生在这一问题上积极大胆的思索和探究,充分显示了学生思考问题的独立性。虽然有些想法有些离奇,如在向外求援中,有些学生谈到通过声波或红外线向外求援,但他们的答案确实是有创新意识的。
四、巧妙结尾
政治课的结尾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必须精心设计、讲究艺术,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通过归纳、概括使整节课的内容系统化和简洁化。结尾归纳,提纲要领,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就我的实践看,我觉得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效果佳,这样既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可当堂检测学生 45分钟的听课效率,真正让学生夯实基础,进而学以致用。让学生进行总结,常用的方法有:可让学生扩写“本课小结”、列出“本课小结”中各要点所含知识的细目,并勾勒出全课的知识体系;还可以让几个学生在黑板上写出自己的本课小结,其他学生在笔记上小结,然后互相对照,老师给予必要补充,取长补短,归纳出最好最全的本课小结。
时代的发展呼唤创新,教育肩负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任,作为教师一定要坚定不移的走改革创新之路,使教育发展更加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