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教育,教师任重道远

2009-06-16白惠琳

学周刊 2009年5期
关键词:单词思维教育

白惠琳

在构成智力教育的各要素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占据着核心地位。创新思维是一种推测、发散、想象和创造的思维过程。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等特点。创新思维强调通过联想和迁移对同一个问题形成尽可能多的答案并寻找多种正确途径。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其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机会,帮助他们开阔思路,丰富想象,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改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质量。

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首先教师本身需要具备较高的素质要求。面对新的形势,英语教师的整体状况仍难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为此,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师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的目标,要求开展以培训全体教师为目标、培养骨干教师为重点的继续教育,使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国家正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为方针,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要求教师能以科学性与先进性、针对性与实效性来教育管理学生。下面谈谈教师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

美国学者豪托拉斯曾列举了作为“创新型教师”的九个条件:1.对学生发挥出来的创造力感到由衷的喜悦并高度赞扬;2.建立有助于维护个人自尊心的人际关系;3.率直的共同感受;4.了解学生优点和能力界限;5.不是为了支配学生;6.创造性地宽容学生;7.不压制集体意志和个人意愿;8.探求各种事情的真伪;9.宽容和密切的人际关系。 除此之外,我个人认为创新型教师还应做到:

一、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确立“三为主”的观念,即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认识到学生不应被动地、机械地接受教育,要相信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要让他们创造性地发挥,而不能轻易否定和鄙视。

二、具备多元的知识结构

教师要了解新的教育观念,掌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不断学习教育原理和教学方法,并有意识地运用到教学过程中。此外,教师还应掌握现代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做适应现代教育发展、具有多元知识结构的新型教师。

三、培养创新意识

教师只有在教学活动中敢于创新、乐于创新、精于创新,才能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教师应成为自己领域的创造者、永不止步的追求者、坚毅顽强的探索者。教师要有摒弃墨守成规的做法,要做敢吃螃蟹的第一人。思想上要有超前性、预见性,工作中追求新颖性、独特性。

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条件。兴趣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推动。它可以充分发挥智力的作用,使其感知力敏锐、思维活动、想象丰富,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研究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关系。在语文(0.20)、数学(0.49)、外语(0.57)三科当中,外语的表现最为明显。兴趣的丧失导致部分学生失去继续学习的动力,从而产生厌学的倾向。为了培养学生稳定、专一而持久的外语学习兴趣,我们需要做到:

(一)采用启发式教学

教师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设问、质疑等方式,创设问题情景,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引起他们新的探究活动。

(二)教学内容要富有趣味性

教师应根据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安排富有趣味性和幽默感的教学内容。学生都喜欢幽默的老师。有时课堂上讲个小幽默,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

(三)培养融洽的师生关系

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高超教学技巧和热爱学生的教师往往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喜爱,而融洽的师生关系又能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当教师从神圣的“讲台”走向学生的心灵,变知识拥有者、讲解者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活动的组织者,课堂将会充满生机和活力;当课堂教学打破程式化的条条框框和一个接一个环节的机械模式时,活动就变得自然、亲切,在丰富的教学情景中让身临其境的人感受到生活化的气息;当教师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各种语言训练的机会,让他们不断体验参与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时,课堂教学就会活泼而高效;当教师时时带着微笑,处处鼓励学生,充分体现民主意识和宽容之心时,课堂便会轻松和谐,乃是一种整体的、怡人的意境。

五、发挥学生想象力

想象力是一种能动的思维能力,它是通过形象和抽象思维,对头脑中已有的各种素材进行加工,重新排列组合,创造出未曾感知过的新形象的过程。想象力的培养离不开知识的积累和存储,但平时的训练和开发更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从每一个环节上重视想象力的训练。在学习单词时,要求学生就最近学习过的一个单词发挥联想,让他们写出与这个单词词意有关联的任何单词。还可以让学生利用学过的构词法来猜测未学单词的意思。比如submarine、 forecast、irregular 、illegal、 explanation等。在进行这种练习时,可以以竞赛的方式进行,看谁想到和猜到的单词多,谁就是胜者。

在阅读一篇文章时,在结尾处留有悬念,可以提问题,或让学生续写文章。这种方式给学生留有充分想象的空间,不同的学生就会有不同的续写,教师不要急于作出评判,而应鼓励每个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如下面的一个小故事:John is a doctor in America. He lives in an apartment close to New York city. It is usually a very quiet neighborhood. However, one night, he heard a scream on the street. 在看完前面的内容后,问学生What would happen next?Please continue the story.使学生发挥其想象力。

六、注重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训练

发散性思维训练促使学生在听、说、读、写各个环节的训练中产生许多联想,促使他们全面考虑问题,并形成各自的观点和想法。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的方法有很多,简单举几例:

(一)Brainstorming

Brainstorming由创造基金会的创始人A·奥斯本提出,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通过大脑的迅速联想,产生尽可能多的想法和建议。如就某一个问题“讲出你所想到的全部办法”或“列出你所想到的全部事实”等。在采用这种方法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开始时教师不要对学生的回答做评价,以便让学生有一个宽松的环境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各种观点,并强调每个人的观点和想法都是平等和重要的。其一般训练步骤如下:

a)教师提出问题。如:“What will be after the milting snow?

Please list as many answers as possible.”

b)记录学生的答案。把学生的答案写在黑板上或记录在笔记本中。

c)不要对不符合标准的答案进行指责。

(2)Discussing

当讨论问题时,每一方为了讲清自己的基本思路和观点,并批驳对方的基本思路和观点,需要调动各自的智慧和积极性,使自己的思维状态处于高度活跃状态。同时,由于每个人的知识背景和思维习惯,观察问题的角度和方法都不相同,通过讨论也可以互相启迪,达到思维的互补性。

总之,要培养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先要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要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师要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了解现代教育理论和外语教学理论及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艺术上,教师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鼓励他们在课余时间广泛涉猎,开拓视野,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帮助他们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分析和理解问题,而不墨守成规。教师要尽可能地创造多种条件,让学生接触各种不同的观念,鼓励学生进行独立评价,发展独立思考与判断的能力。在提高自己的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努力做到双赢。

猜你喜欢

单词思维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题解教育『三问』
单词连一连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看图填单词
看完这些单词的翻译,整个人都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