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如何做到“情深意重”
2009-06-16朱建春
朱建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作为人文学科的语文更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需要诗意,需要浪漫主义的情怀。我们的学生早已厌倦了条分缕析和空洞说教的语文,他们实在渴望一种心与心毫无隔阂地交流,情与情自然而然地融通的真实、和谐而灵动的语文课堂。这是学生的需要,也是我们语文老师的追求。同时,我认为语文教学不论如何改革,如何创新,语文教学中所表现的丰富的情感内涵是不会改变的,而正是这两点,决定了不论时代怎样发展,语文教学都应当做到“情深意重”。即教师要移情入文,运用课文中生动美好的形象,以炽热的情感,晓畅的教育语言,把作者寄寓于文中的思想情感淋漓尽致地传送到学生的心田之中,使其和作者产生共鸣,达到三方情感——作者情、学生情、教师情的和谐统一,这也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那么,对于一个语文教师而言,如何使自己的教学真正做到“情深意重”呢?
一、深挖教材,把握作者情感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有言:“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特别优秀的文学作品,作者“为情而造文”,对自己的作品倾注了强烈的思想感情。而这种思想感情,正是作家创作作品的最主要的目的和依据。曹禺在《曹禺剧作选〈雷雨〉序言》中说,他写《雷雨》时,“并没有明显的意识着我是要匡正、讽刺什么”,只是“隐隐仿佛有一种感情的汹涌的流动来推动我,我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正是因为对中国大众的麻木、愚昧而痛心,鲁迅先生才创作出经典的文学作品《阿Q正传》,而先生流露在作品中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感态度,更是唤醒了千千万万如阿Q般被麻醉的劳苦大众的反抗意识。因此,情感分析的第一步,我认为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首先了解作者对待自己作品人物的情感。这首先要求老师在备课时,不仅要把握教学内容的要点、重点,考虑到学生可能出现的难点、疑点,也要深刻分析教材中作者对某些人物角色的思想感情——或喜爱,或悲怜,或同情,或憎恶,或讽刺挖苦,或尊敬赞扬等等,并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努力体验这种情感,这样才能真正把握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因素,进而正确的引导、传递给学生相同的体验,达到情感教学的目的。老师对教材理解的越透彻,感受越深,给学生的讲解也就越透彻,对学生的感染也越深。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可行的。语文教材是情感传播的载体,因而教师要善于把握住教材中作者的情感因素,去撞击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体会、领悟、反思。这样,学生的心灵必将随之震动,情感必将随之勃发。
二、精设导语结语,牵动学生情感
怎样打开学生情感的窗户,激起学生情感的浪花,拨动学生胸中的情弦,精心设计一堂课的开场白是主要的一环。比如在讲授《祝福》时,我用这样的言语导入:“大雪漫天,狂风怒吼,爆竹声声。一位四十上下的女人走过来,她,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神色悲哀,白发蓬松,目光呆滞,左手提着一个竹筐,内装一只破碗;右手拄着一支下端开裂的竹竿。她,就是祥林嫂——鲁迅小说《祝福》中的人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鲁迅的小说——《祝福》……”寥寥数语,如投石击水,从情感上一下子牵引住了学生,从而激起他们感悟课文的兴趣。如果说导语给学生营造了温情的氛围,那深情的结束语更能留下意犹未尽的效果。在教学李清照的《声声慢》时,我设计了这样一段结束语:“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人生”,作为一个女人,李清照何其不幸;作为一个诗人,她又何其伟大,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句便工”。苦难不停地擦拭着李清照的艺术灵魂,这些经历像重物一样压在她生命的弹簧上,但它们不能压垮李清照,相反,苦难越重,艺术的灵魂飞得越高。这一段结束语让学生对李清照坚韧、孤高的灵魂有了深深的敬意。
三、深情朗读,传递教师情感
语文教学离不开阅读,而朗读是最基本的阅读方式。实践证明,教师生动富有感情的朗读可以传递自己对文章的体味与情感。真正意义上的朗读应该是情感体验的表现、心灵碰撞的薄发。有感情的朗读应是受到文章的感染,与课文的情感产生共鸣后感情的自然流露,达到“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学生听中悟情、听中入情、听中动情、听中生情,达到水乳交融,和谐共振的效果。如教《大堰河——我的保姆》一文,当我以悲痛、低沉、哀惋、缓慢的语调读完全文,自己已是声音哽咽,热泪盈眶,学生也不禁情动于衷,泪眼模糊。此时,作者情,教师情,学生情完全共鸣了,大堰河那勤劳乐观、善良无私的形象已深深铭刻在学生的心中,获得了“润物细无声”的艺术效果。
总之,“情深”才能“意重”,作者情,教师情,学生情构成了语文教学丰富的情感内涵。在进行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通过情感分析来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我们的语文课就会变成生动的、鲜活的、有生命力的教学,学生就会感受到语文的诗意和灵性,就会由此生发出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