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舞弊及舞弊审计之研究

2009-06-16林志新

消费导刊 2009年10期
关键词:高等学校

[摘 要]近年高校的迅猛发展及管理制度的相对缺陷,使得高校的各种舞弊行为时有发生。本文从高校内审的角度,对高校舞弊的表现形式、舞弊审计的难点及审计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高等学校 舞弊形式 舞弊审计

作者简介:林志新,男,福建漳州人,漳州师范学院监察审计处注册会计师。

近年我国高校迅猛发展,高校在招生录取、经费使用、学科发展、建设项目安排、物资设备采购等方面拥有的自主权越来越多,高校的领导干部和职能部门的权力越来越大,但同时也带来了高校舞弊案件的密集爆发,在高校开展舞弊审计成为迫切需要。

一、高等学校舞弊与舞弊审计的含义

根据我国《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6号-舞弊的预防、检查与报告》第二条关于舞弊的定义,本文高等学校舞弊是指高等学校内、外人员采用欺骗等违法违规等手段,损害或谋取高等学校经济利益,同时可能为个人带来不正当利益的行为。” 高等学校舞弊审计是指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通过实施必要的舞弊审计程序,以确定舞弊迹象所显示的舞弊行为是否已经发生,进面确定舞弊者、舞弊手段及舞弊原因并向学校管理层报告舞弊审计结果的过程。

二、高等学校舞弊行为的种类及表现形式

根据上述定义,高等学校舞弊可以分为两类:损害高校经济利益的舞弊和谋取高校经济利益的舞弊。

(一)损害高校经济利益的舞弊,这种舞弊行为可使高校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害,并可能使舞弊者获得不正当的个人利益。这是当前高校管理层比较重视与支持的舞弊审计的重点。此类舞弊行为在高校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1.收受贿赂或回扣等商业贿赂形式。这种舞弊行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环节:图书教材、基建材料、教学与办公设备、校医院药品等大宗物资的采购;基建项目的招投标、施工、竣工决算;招生、招聘等。2.贪污、挪用学校资金。高校财务部门、校办产业或其他相关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进行各种形式的贪污、挪用。近年有的高校还发现辅导员贪污学生活动费、助学金的现象。3.占用、盗窃学校资产或财物。有关项目负责人,将所购低值易耗品、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等长期个人占用直至报废或毁损;个别仓库保管员监守自盗、或为个人使用、消耗有关物资提供方便。4.隐瞒有关经济业务,损害学校利益。如有些院(系)隐瞒收费项目、标准、少报收费人数等,少交或不交应向学校上交的有关办学收入。5.泄露学校商业秘密,谋取不正当利益。如在基建工程、大宗物资采购招投标过程中,将相关秘密信息透露给投标单位,从中谋取经济利益;

(二)谋取高校经济利益的舞弊,这种舞弊行为虽可为高校带来经济利益,却损害了国家或个人的利益,同时舞弊者自身可能也会从中获得不正当的个人利益。这种舞弊从局部和短期看对学校是好事,所以有时能获得学校领导层的默许或支持。但从长远看,一旦被揭露,则学校的经济利益还是会受到损害的。此类舞弊行为主要有:1.违法违规的乱收费。如有的高校擅自增加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以“自愿”名义向学生收取各种赞助费、转系费、转专业费等。2.隐瞒收入。有的高等学校将部分非日常性收入挂在往来款项中核算,或者通过校办产业单位、校工会往来款项核算,支出时作为往来款项冲销,变相设立小金库。3.支付贿赂或回扣。有的高校在本科评估、成教项目申办、科研经费申请、征地、基建项目立项、贷款等过程中向有关部门及人员支付各种好处费。 4.偷逃税款。有的高校校办产业采取各种手段偷逃税款;只对工资部分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而对岗位津贴、课时津贴、超工作量津贴等不计或少计个人所得税。

三、高校舞弊审计的实施难点

(一)审计技术上的困难

有些舞弊事件,在原始凭证上做得天衣无缝,发票真实,填写规范,在没有额外举报线索的情况下,传统审计方法就显出其局限性;另外,收受商业贿赂、回扣、泄密等舞弊行为没有财务账目可查,没有相关的、具体的财务信息,导致舞弊审计取证困难。而在现阶段,对评估舞弊范围、舞弊程度、设计适当的舞弊检查程序,确定舞弊者、舞弊手段以及舞弊原因,缺乏相应具体、有效的审计理论及技术支持,很大程度上靠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自身的专业技术能力和经验判断。

(二)高校管理层的对舞弊责任的认识及态度影响舞弊审计的顺利实施

部分高校管理层成员对舞弊责任认识不清,混淆了管理层和审计部门在建立、健全并有效实施内部控制、预防、发现及纠正舞弊行为方面的责任,对审计部门发现舞弊的期望值过高。同时,高校领导层对两种舞弊行为的态度往往不同,对损害高校经济利益的舞弊行为查处的力度较大,处理也比较严历;而对内部审计查出的学校违规收费、校办产业偷漏税金、教职工收入少缴个人所得税等舞弊行为,往往不了了之。这就造成学校管理层对舞弊审计结果的处理和国家法律法规相矛盾的状况,事实上降低了舞弊审计的作用。

四、高校舞弊审计的实施

舞弊审计是一项政策性、业务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审计人员运用不同的审计方法细致谨慎搜寻才能发现。除运用财务收支中常用的审计审阅、观察、监盘、询问、函证、计算等常规的审计方法之外,重点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注重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的调查与分析。审计人员应深入到被审计单位,对其内部机构的设置、人员分工及配置、业务运作程序及经营状况等进行调查和了解,分析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经济利益的可能性;检查其内部控制制度,评价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确定舞弊可能存在的领域。

(二)保持高度的职业怀疑。一个称职的内部审计人员,在每个项目审计的计划阶段,都必须具备强烈的职业怀疑和敏锐的观察力。对高风险的审计领域,要假设其存在舞弊现象,要取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证明其不存在重大问题。

(三)运用适当的审计职业判断。内部审计人员要熟悉和掌握高校的特点,熟悉和掌握高等学校舞弊的表现形式。在对审计证据的选择,及对其证明力如何的辨别都离不开职业判断能力。审计人员在实施舞弊审计时,需要通过专业判断来确定舞弊的迹象和风险,确定审计的深度和难度。

(四)与时俱进。舞弊的手法越来越复杂多样,越来越隐蔽,越来越高智能化。这要求审计人员,不仅具有丰富的财会审计专业知识,还需要金融、财政、企业管理、法律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需要较强分析和综合判断能力。因此审计人员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的思想,不断学习、经常保持专业知识的更新,使自己的能力随着现代审计环境的变化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牛如海,《内部审计防范和检查舞弊的若干建议》,《科技与经济生活》2006年第6期

[2]彭吉荣,《舞弊及其审计方法探讨》,《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7期

[3]黄晓梅,《舞弊审计中风险的规避》,《中国内部审计》2007年第10期

[4]赵毅,《高等学校舞弊与舞弊审计研究》,《财会通讯》2004年第10集

猜你喜欢

高等学校
信息化建设在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思考
高校财务资源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及应用
基于管理学理论的高校学生宿舍管理体系探究
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及其对我国高校的启示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背景下高校实践教学改革探析
基于产学研结合的高校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浅谈高校廉洁教育的对策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高等学校教学及科研设备政府采购操作实务
浅谈高校宿舍管理与宿舍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