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支持问题初探
2009-06-16可艳凤
可艳凤
[摘 要]本文结合近年来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对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在自身发展和支农中面临的困境及成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金融支持 金融抑制 金融工具
改革开放30年来,为了配合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推动农村经济、农村金融的发展,我国政府对农村金融体制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旨在构建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农村金融市场,使农村金融的发展能更好地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本文结合近年来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对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在自身发展和支农中面临的困境及成因进行分析。
一、农村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
金融抑制是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虽然形式上存在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但一定程度上所实行的金融管制,使金融支持一直成为一种极为稀缺宝贵的要素资源。农村市场上金融服务严重缺失,农业生产者和农村中小工商业者的资金需求无法得到根本性的满足,加之各金融机构逐利性增强和制度体制欠缺等原因,农村大量资金外流和非农化,金融二元结构特点突出,存在严重的金融抑制,因此对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构成了瓶颈约束。
二、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支持不力的原因
金融抑制这一困境的形成既有农村金融织自身的内部因素,也有制度、政策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农村金融对村经济支持不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政策性金融支持有限
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理应充当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性职责,但目前实际上仅仅充当了单纯的粮棉收购贷款银行。本应属于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范围的农发行都没有涉及,如加快农业开发、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等方面的业务。这就使农业发展银行支持农业、振兴农村的政策性金融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二)农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削弱了金融支农的主导地位
农业银行本是源自于“三农”、发展于“三农”的,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推进,农业银行完成了由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变,业务领域、服务对象、经营机制、管理体制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服务对象逐渐脱离“三农”,业务重点转向城镇。农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直接影响了它向农业和农村经济提供融资服务的积性。随之而来的是农村地区原本稀缺的资金变得更加稀缺,导致了农村地区金融供给金融需求的严重脱节,农业发展面临资金困境。
(三)农信社改革困难,难以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
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主要的金融机构,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尽管农村信用社的机构网点基本上覆盖了整个农村区域,并且处于几乎垄断的地位,但在商业化改革导向的影响下,农村信用社同样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选择性地发放贷款,表现出严重的“非农化”和“城市化”倾向,一般农户获得贷款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就使得农户从信用社得到的贷款与农户储蓄极不相称。
(四)非正规金融机构发展的不规范
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和民间借贷活动是金融制度的信贷供给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而不断内生出来的。由于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不发展,便给了农村非正规金融生存的空间。不可否认,非正规金融在扩大农村生产资金、活跃农村金融市场、提高农村金融效率、促进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确是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其违规经营、高息揽储,缺乏必要的管理和相应的规范,发展过快出现了一些问题,扰乱了金融秩序,并危及金融稳定。
三、加强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支持力度的政策建议
在目前这种金融抑制的背景下,我们要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着眼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大局,立足全面构建小康社会的要求,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持续加强和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提供有效金融支持。
(一)构建分工合理、功能互补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我国目前虽然形成了形式上的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合作金融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的“三足鼎立”的农村金融格局,但实际上却是一个残缺不全的农村金融体系,在结构和功能上都存在严重的缺陷。多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农村金融体系自身的许多问题,都跟农村金融体系功能不完善有直接关系。因此,为了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问题,有必要从我国的现状出发,遵循农村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重新构建我国农村金融的体系框架,完善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
(二)加快农村金融工具的创新
从微观的角度看,农村金融工具的创新可以使单个经济实体的经济效率得到了提高,从宏观来说,也可以扩大金融机构资金来源渠道,同时能够加强了利率杠杆作用。新的金融工具的出现,使法定利率的作用越来越弱,市场利率的功能越来越强,银行的资产与负债项目利率也随着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变化。加快农村金融工具的创新已经迫在眉睫。
(三)建立资金回流农村的配套机制
长期以来,由于资金的逐利性,金融资源源源不断地从农村地区流向城市,从贫困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从农业产业流向非农产业。农村资金缺乏回流机制和渠道,导致金融资源匾乏,也就严重影响了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因此,需要建立和完善农村资金回流机制,为抑制农村信贷资金外流提供制度性保证,以建立直接、畅通的支农投融资渠道,引导农村资金高效率地转化为农村投资。
(四)深化农村金融发展的外部环境
为适应目前我国己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新阶段的实际情况,在解决了农村金融机构自身的问题后,还必须为农村金融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比如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宏观经济政策,为农村金融体系有效运行提供稳定的经济环境。健康、稳定的外部环境,是农村金融机构全面协调发展的外在动力,也是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有关各方都应齐心协力,相互配合,积极营造有利于农村金融健康发展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陈祖英,杜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供求分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6(6)
[2]韩俊,罗丹,程郁,农村金融现状调查[J]农村金融研究,2007(9)
[3]温铁军,姜柏林,把合作金融还给农民一重构“服务三农的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议[J]农村金融研究,2007(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