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Windows应用程序设计”课程建设方案

2009-06-15王向华

计算机教育 2009年7期
关键词:工作过程教学情境高职教育

王向华 李 勤

文章编号:1672-5913(2009)07-0027-04

摘要:“Windows应用程序设计”是软件专业的核心课程,要强化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突出教学过程与实际工作流程的一致性,就要对原有课程教学内容与体系进行改革。本文探讨了该课程的建设方案,将此课程的教学划分为三个教学情境中的不同任务,难度依次增加,每个任务的设计都参考了实际工作流程,知识点不断叠加,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编程能力。

关键词:高职教育;工作过程;教学情境;任务载体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前言

软件开发人才被列为我国六大紧缺人才之一,软件技术专业是为了适应我国软件企业的发展需要而开办的。对软件企业的调查显示,企业对技术人员的需求主要集中在软件开发和技术支持两方面。在软件开发人才的结构中,软件编码、测试、技术支持人员约占三分之二。随着软件企业规模的壮大,人员分工更加明确与细化,所需的底层编程与测试人员比例也在增加。

2课程来源与课程目标

对软件开发企业现有从业人员的调查显示,软件企业的人员主要包括项目经理、系统分析员、系统架构师、高级程序员、程序员、软件测试人员、产品市场推广人员、技术支持人员、文档编制人员等,人力结构为金字塔型,如图1所示。处于塔尖的为高级人才,如项目经理、系统分析员等,处于塔底的是从事基础编程、软件测试、文档编制等工作的人员,其中程序员、软件测试、产品市场推广等岗位人数最多,这些人员完全可以通过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因此我校将软件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为软件编程、软件测试、软件维护和技术服务这三个人员需求最大的岗位,这既符合天津软件行业发展要求,也符合高职学生的定位。

“Windows应用程序设计”是软件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其前导课程为C语言、数据库等,后续课程为软件开发实训。该课程培养从事应用程序的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程序代码编写、单元测试与程序调试、软件发布工作的软件开发一线人员,利用主流软件设计工具设计开发软件。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达到以下能力目标:

图1软件开发企业人员结构

(1) 能够识读各种技术文档

(2) 能够进行数据库设计与配置

(3) 能够使用主流软件开发软件系统

(4) 能够进行软件的打包与部署

3课程的整体设计

目前,大多数应用软件都属于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过程整体遵循“系统分析→数据库设计→界面设计→程序编码→系统测试→发布与部署”流程。因此,“Windows应用程序设计”的教学过程如图2所示。

课程整体分为三个教学情境:

(1) 简单应用程序设计

(2) 面向对象应用程序设计

(3) 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

三个教学情境由简单到复杂,每个情境都贯穿了软件开发的主要流程,体现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设计方案。通过在三个情境中的学习,学生将达到本课程的培养目标。

此课程采用目前流行的VS.NET 2005编程环境和C#编程语言。

4课程教学情境设计

三个教学情境包含了不同的任务,帮助学生从简单的程序设计开始,在不断重复的软件开发过程中逐步充实软件设计知识。每个教学情境的任务及技能目标、知识目标如表1所示。

各教学情境中的任务难度由低到高,教学情境之间的难度与复杂度也在逐步递增。为了巩固所学技能与知识,每个教学情境中都安排了项目训练,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起到监督与辅导的作用。

教学情境的设计体现了知识点为技能服务的目标。知识点分散在各个教学任务中,通过情境中任务的学习,学生的技能水平逐渐提高。学习第一个教学情境后,学生可以制作简单的应用软件系统;学习第二个教学情境后,学生可以制作较复杂的应用软件系统;学习第三个教学情境后,学生可以制作常见的数据库应用系统。

5课程单元的设计与实施

在教学任务的实施过程中,每个教学单元基本按照表2的教学过程进行,处处体现了软件开发的基本工作流程。

对于项目训练课程,教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起监督与辅导的作用。课程的实施基本按照表3进行。

6教学方法设计

如图3所示,教学过程遵守“教与学并重”的原则,教师不但要具有实战开发经验,对课程研究透彻,准备充分;同时要对学生要求明确,严格管理。教学过程采用技能性教学法,教学过程为:首先将示范教学与学生模仿制作相结合,逐步过渡到学生独立分析设计。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角色从单个学习的个体逐步演变为团队协作,教师从单纯的教学者逐步过渡为项目的管理者,教师不但要负责教学,还要负责对学生项目的管理与监督。

这种教学方法的设计遵循了“学习动机”原则,即明确每一个任务的学习目标,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不断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体现“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

同时,本课程的教学采取了“课证融合”方式,推荐学生在学习课程之后考取微软的.NET中级程序员资格证书。

7考核方法的设计

教学中对学生的严格管理是必需的,但高职类学生的综合评价体系与本科类院校不同,主要由平时评价、实践训练评价和项目评价组成。

平时评价:结合课堂听课表现、回答问题、出勤、作业完成情况等,对学生的平时表现进行评价。如表4所示。

实践训练评价:对每次项目训练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如表5所示。

项目评价:在规定时间内,对学生按要求完成项目的情况进行评价。如表6所示。

总评成绩=平时评价*30%+实践训练评价*30%+项目评价*40%。

8小结

“Windows应用程序设计”课程是高职软件专业的核心课程,经过改革之后,课程原有的知识体系被打破,课在精炼知识的基础上突出了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学生在学习课程后,不仅具备了理论基础,更具有了实战操作能力。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只需站好三尺讲台,而是必须具备过硬的理论知识体系和项目工作经验。

总之,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正在逐步打破原有的类似本科院校的学科体系方式,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可以在模拟的或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中学习知识与技能。教师讲授时遵守理论知识“够用为度”的原则,强化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与一般的技能培训不同,高职院校还注重学生知识体系的培养,学生通过在校期间的学习,自身的知识体系具有连贯性与可发展性,形成自己独特的社会竞争力。

猜你喜欢

工作过程教学情境高职教育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实践类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