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阔空间育人才

2009-06-15昝晓军

管理观察 2009年11期

李 静 昝晓军

摘 要: 网络传媒对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怎么在技术层面不断发挥优势,改善理念层面和实践层面的不足,是高校网络媒体发展的关键。因此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利用新技术,开发新理念,打造高校宣传,乃是文化建设的更加有生气的明天。

关键词:技术层面 理念层面 实践层面

网络传媒以新闻、娱乐、办公、网络教学、电子商务等等形式几乎深入到了人类生活的一切领域,对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同样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信息产业化和网络传媒新时代的到来,全国各高校也因势利导,逐渐建立和完备起了自己的校园网的建设,使之逐渐成为高校宣传工作的重要工具之一。

高校宣传媒体主要是指,在校党委领导下,由党委宣传部具体负责,兼有学生广泛参与和自主创立的一些媒体,主要包括高校校报、校园广播电台、教育电视(闭路)台和校园新闻网络等。其中校报、校园广播和教育电视(闭路)台是校园媒体的传统形式,校园网络则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出现的新型媒体。从更宽泛的角度来说,师生社团报刊、院(系)报刊、校友联谊报刊、班级墙报、宣传橱窗、宣传条幅等也可以说是高校校园媒体。从而形成了广电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等等多种形式交响呼应的立体式的传播体系。这些媒介为各高校搭建起了一个交流、共享、提高、互惠的平台,同时将高校的品牌、教学、科研、活动、产品等等进行完美结合,打造了各所高校的文化和育人特色。

一、技术层面:不断发展,形式完备

随着国家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各高校有意加重了网络方面的投资,各高校的校园网技术大踏步的前进。

从技术层面来说,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从引入PC开始,到建设初级校园局域网、中型百兆校园网,乃至大型千兆校园网和互联网数据中心(IDC),高校信息化建设几乎每隔几年就会跨上一个新台阶。今天,高校信息化建设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开始步入“万兆”校园网时代。越来越多的高校正在搭建带宽达每秒1万兆比特的网络基础设施。?校信息化建设正在从“网络核心时代”全面跨入到“数据核心时代”,信息化建设的主题必将由带宽、链路等的建设,过渡到教学信息系统、教研信息系统、教务信息系统等的规划和部署,以及硬件设备、应用系统、数据信息的集中。(摘自《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将迈入“万兆”校园网时代》《光明日报》李宝亮 2007年4月1日)

而且高校的一个巨大优势就是,高校不缺乏网络技术方面的人才。全国大多高校都开设了计算机的相关课程或是有关专业,因此这种人才资源优势很快就可以直接转化为校园网的实践应用力。在现实表现中,很多高校校园网呈现出了立体化的特色,逐渐形成了完备的形式:不仅设有全校的校园网母系统,而且形成了各学院、各办公单位、学生团体和学生个人网等等结合的树状子系统。各种相关的把关人把网络信息层层加固,各种信息相互链接,相互传达,对广大受众师生产生了层叠的加深效应;另一方面,高校传媒系统新闻栏、公告栏、电子邮箱、超级链接等等多个板块交相辉映,从多方面立体式宣传学校的方针政策,深入到师生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的各个角落,全面渗透。

再是随着学生生活、学习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特别是研究生)中个人电脑的拥有比率不断提高。学校校园网进入学生寝室已经在很多高校实现。另外学生个体联系有关部门将宽带引入寝室的也数见不鲜。

所以从技术层面来说,新媒体在高校可以或是说应该有很大的发展动力和市场潜力。

二、理念层面:观点陈旧,问津不多

即使高校的网络新媒体呈现出了强大的技术实力,但是高校新媒体的经营却不容乐观。

第一,缺少个性,师生关注不多。当今校园网内容建设上还是在用传统的纸质媒体的方式来建设。

虽然各个高校把校园网络的宣传作为学校的一个重要工具,在人力和物力方面做了重要投入,其网页的制作也各具特色,其内容也能紧跟学校发展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但是师生的关注不是很多。能每天登陆校园网,查阅当天学校新闻的师生非常少。各高校的校园网或多说少的都遭遇了较低“点击率”(受众每次打开一条信息,其中也包括打开不阅读的情况,就会被作为一个点击率)的尴尬。

其原因虽然多种多样,但是大体可以概括为一下几点。首先,缺少针对性,对个体有用的信息不是很多,即使有些文件性信息,学校和学院也会用传统的人工电话和文件等等方式通知到个人,更多情况下有些需求的信息,校园网上根本就没有;其次,能让他们参与的场合很少,他们在校园网上找不到自己需要和渴望参与的空间;再次,校园网的新闻和有关事情的表现太冷统,与传统媒体相比没有什么很多吸引眼球的地方,大多只是在校园网上复制的传统纸质媒体,缺少创新性。总之,当今校园网内容建设上还是在用传统的纸质媒体的方式来建设。

第二,社会信息关注不多,校园网相对“闭关锁国”,使学生的认知与社会的发展断层,学生自然排斥。

校园网的信息特别是新闻内容主要是围绕学校日常的教学、科研和生活。对社会信息的关注非常少,校园网相对的“闭关锁国”。所谓“天之骄子”和祖国未来的大学生军团整体本应很多的关注社会热点和及时参与社会热点的讨论和活动。但是大多数高校以青少年思想不成熟等等为接口,秉承传统的保守思想,在校园网上很少提及社会热点,特别是有争议性的热点。这与激情昂扬的大学生的热情格格不入,也铸成大学生很少关注校园网的原因。

第三,市场化运作起步太晚,速度太慢,产业化经营还没有起步。

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国外先进国家著名高校的管理经验表明,大学应该开始有自身特色的产业化经营,因此高校媒体也应该引入产业化经营的理念。这样发展对高校宣传工作的运营与发展,以及高校媒体多方制动和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都有很好的作用。但是由于习惯了神圣化的高校教育理念和及其保守的高效运营理念,高校几乎都不敢越雷池半步,所以也就没有多少企业有勇气来开发这片商业的处女地。高校新闻的资源因为遭受极大浪费,各高校相应的校园网资金运行几乎完全靠学校拨款。在校园网的主动性和创新性的运营上缺少动力。

第四,师生自创媒体被大大冷落,师生的热情与相互间的共鸣更难以启发。

各高校虽然建立起了以学校校园网为母系统和以各学院、有关行政办公部门为子系统的由上而下、相互渗透的校园网络体系。但是子系统缺少个性化。针对性更强的信息和更加自我特色的建设,多是对母系统的重复和反复解读。而且各个子系统的人员投入明显不足,更新速度缓慢。创新性更是少之又少。

本来各高校很多师生都应有自己很有个性和特色的博客、播客等等个人化媒介,也能很好的吸引广大师生的兴趣。但是各个高校一直没有将其纳入“超链接”体系的学校校园网建设体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传统观点或多或少的在作祟。

三、实践层面:力主创新、开启高校网路宣传的新天地

高校校园网作为新媒体,已经远远落后于一些社会上的网路媒体建设。与高校在国内发展的思维和实践领头军的期望相差甚远。如何走出困境,做到力主创新、开启高校网路宣传的新天地呢?

第一,做到一元主导、多元搞活。

高校校园网的定位不应该是仅仅的宣传作用,应该从更大层面上担当起学校文化建设和育人的重任。因此学校校园网首先要把我好一元中心即新闻观要一致,价值取向要一致,以一元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元化的校园生活,要共同担当起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建设的重任,齐心协力营造建设和谐文化、培育祖国优秀人才的重任。同时又要做到多元齐发,百花竞放。身处竞争的时代,高校各个学院等子系统之间,与国内国外有关学院和系统之间无疑存在竞争,因此各个子系统应该从自身特点出发,内容多元、形式各异、风格多样,开展自主创新,打造自身的特色文化和与人风格。

第二,新媒体、新形势、新特色、新力量。

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有其自身的特色和优势。高校校园网的内容建设应该从以前的纸质媒体中走出来,利用新媒体的工具开拓其新的形式,使网络媒体在宣传和文化建设上形成新特色,成为一股强大的新力量。例如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声、话、影、文字兼容的特色,多多从视听方面突出新媒体的价值。

第三,会聚能源、博采众长,形成包容的优势。

高校校园网应该及时和包容性的容纳一些社会内容,及时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例如各高校的电视媒体有限和网络流媒体资源的限制,大学生能及时看到《新闻联播》的机会不多,这与大学生的社会成长期望及其不相称。再就是一些国际和社会热点事件的影印资料更是少之又少。高校各个系统的把关人可以利用有关技术增加这一部分内容,便于师生在校园网上找到自己需要和感兴趣的话题。同时各个子系统可以发挥自身更强针对性的优势。

再是各高校校园网注重了校报等平面媒体以电子版的形式在网络上融合,但是广播和电视,以及展板等等其他形式的媒介一直迟迟未能纳入到校园网中。没有充分利用校园网的海量和巨大的信息兼容性就直接造成了大量信息的流失,放弃了资源整合的优势。

第四,增加校园网的实用性,建立层层递进的查找层次。

校园网的网页设计由于基本区域一致。虽然主页包含信息量多,格局比较全面,但是也造成了没有重点。过多的信息内容和过小的字体和过平淡的字体、图形样式很难从一开始就吸引受众的眼球。所以形成了视觉接受的模糊效果(即虽然能看到有关内容,但是由于缺少思考而不能很好的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和很好的领悟自己所看到的信息。)

再是校园网的一些实用性内容由于淹没在网页的总体设计之中,受众很难直接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例如校务信息系统要放在什么地方,有关活动的归类是否便于受众直接找到,重要信息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才能更好的引起受众注意和广泛参与等等。

因此校园网的主页要在形式上大胆创新,更好的突出自身的特色,在层次的连续和引入上下功夫,这样便能更好的引导受众深入阅读和深入理解。同时增强校园网实用性,使其使用方式更加便捷,这也是获取受众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五,超链接凸显更加凸显特色和价值。

现在各个高校网络的超链接由于大量相互重复,缺少新意,缺少特色更加的惨遭冷落。建立怎样的校园网超链接体也是很能考察一个学校宣传工作和文化建设工作的魄力。在这里我们很容易想到了前几年就一直很火爆的“水木清华”论坛。这可以算是校园网络发展的经典。所以高校校园网要及时引入一些特色的链接内容,同时允许个人,包括有争议的个人媒介的链接,这对于全方位开启学生的智慧是很有帮助的。同时也更能吸引个性十足的大学生的眼球。

第六,校园网市场化运营不能再是痴人说梦。

校园网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媒体,亦应开始市场化运作。虽然这个市场运作要服从于学校教学、科研的重任,但是其发展和创新空间仍是非常广阔的。市场化运作不仅会为校园网带来新的经营和管理以及建设理念,还能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学校的文化建设,为高校的文化建设提供资金和人才支持,使高校的发展更好的融入到社会和国家的进程。

同时校园网的市场化运营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更好的成长平台,例如投放广告的公司的产品信息和校园网市场化运做给学生带来的实践机会等等都对学生的成长是非常有力的。

总之,高校校园网络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突出重点、抓住根本,着力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师生当好“信息管家”、“时事顾问”和“意见领袖”,营造强势的新闻舆论场。要大力践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全心全意为师生员工服务,深入到教学、管理、科研、服务、育人的各个方面,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弘扬社会正气,挖掘校园热点问题,反映师生员工的情感和愿望,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努力满足师生员工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为了更好的完成这些使命,高校媒体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利用新技术,开发新理念,打造高校宣传,乃是文化建设的更加有生气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将迈入“万兆”校园网时代》《光明日报》李宝亮 2007年4月1日

2、《校园媒体教育装备市场东南西北哪最火?》商机网 http://www.28.com/cyzs/jy/n-29468.html

3、《网络传播学新论》毕耕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年

作者简介:

李静(1981.9-),女,广西大学2004级传播学硕士,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力工程系教师,助教。

昝晓军(1979.8-),男,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08级新闻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