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技能实训中电子实训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2009-06-15赵秋亮单海校罗子华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09年5期
关键词:实训电路技能

张 华 赵秋亮 单海校 罗子华

自高校扩招以来,各高校的规模越来越大,每年的毕业生也是愈来愈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社会需求迫使高校在对学生的理论教育上进行宽口径培养,实践教育上采取实验、实习以及工程技能类的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方法,以便学生走上社会即能适应社会需求。为适应这种需求,我院电气工程、电子信息专业进行了电子类工程技能训练。

一、历史沿革

我校自开设电子实训课程以来,已培养多届学生的实训技能,中间进行了一定的摸索、研究,到目前为止,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这里有收获,有挑战,也有不完善的地方。

1实验箱时期。最初的电子实训没有先例,也没有现成的实训理念,所以我们采用了类似于实验的方式:给定实验电路(这种电路不同与以前简单实验电路,而是进行了综合化,如把模拟电子、数字电子、继电器、电机拖动等知识综合运用),让学生在已有的实验箱上进行电路的连接,对已经完成设定功能的电路人为设置故障,便锻炼学生的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学生把实训当作实验完成,直接按照给定的电路进行连接,遇到了问题,不是立即着手解决,而是大呼:“老师,老师,我这里怎么出不来?”实训效果并没有达到我们当初设置实训教学课程的目的。

2面包板时期。实验箱时期的实训效果不太理想,我们认为首先由于实验箱中电路进行了模块化、集成化,学生需要简单连线即可,实践上没有收获;其次由于我们把要实训的电路都已给定,学生不需要理论知识的综合回顾,理论上没有收获。基于前期的经验和教训,我们采取了面包板方式搭建电路,把模块化的电路进行分立化,在给定的电路中,加入理论设计并实现部分。

这个时期的训练效果,比前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在实践方面:线路连接,不注意板面整洁,没有形成整体意识,各单元电路没有放在相邻区域,导线不贴近板面,电路上的导线常漏接,导致电路的功能未能达到预期要求。在理论方面,首先是综合化程度不高,设计出来的电路只涉及某一门知识;其次是实用化程度不高,设计出来的电路往往跟现实脱钩,有些参考资料相对较陈旧;再次是经济化过高,有部分同学参考资料较前沿,因而采用的器件集成化程度较高,但实现的功能却简单,比较浪费性能较好的器材。

3焊接板时期。前期的实训效果也不尽如意,虽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绩,但也存在了前述的问题,我们综合了前面的经验、教训,对电子实训作了一些改革和探索,这也是我们最近采用的模式。

二、经验总结

1理论教学为实践教学搭建平台。我们先给定一些综合性较强的电路,让同学们先进行理论分析,有不明白的地方先自己查找资料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可以跟同学讨论解决,跟同学也解决不了的,我们专任教师才适当地进行指点。在学生基本了解了电路结构后,每个学生要以文字方式把功能分析书写出来,并口述电路各部分功能或者信号流程。学生完成这一部分工作以后,我们再让学生进行设计,这种设计以模仿设计为主,但必须有自己主动思考的内容。

2实践教学注重独立解决问题。学生在完全理解电路功能和结构后,才能进行实物电路的连接。在连接过程中,若电路出现问题,我们要求同学尽量自己独立解决。在自行设计的电路中,我们要求学生以模仿为主,并以实训中心现有材料为基础进行设计。

对于目前这种方式,基本达到了我们预期的目标,理论上,学生已经基本上掌握了如何对综合电路进行分析,也学会了如何对电路按照指标进行设计;实践上,掌握了对实物电路进行故障判断、排除。经历过这次实训的同学基本都称能进行理论综合分析,能进行实物故障查找、排除,能进行软件操作、绘图、仿真。

综合前面各次经验教训,我们摸索出了一条较为适合我校电子、电气类学生的电子实训经验,并在此次实训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实训效果,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增长,有助于学生后期的学习,也有助于学生的就业,甚至对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也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猜你喜欢

实训电路技能
高级技能
电路的保护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解读电路
巧用立创EDA软件和Altium Designer软件设计电路
基于MATLAB模拟混沌电路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