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危机下各国货币力量格局

2009-06-15

决策与信息 2009年6期
关键词:东欧货币欧元

东 方

我有两个主要的敌人:我面前的南方军队,还有后面的金融机构。在两者之中,后者才是最大的威胁。我看见未来的一场令我颤抖的危机正在向我们靠近,让我对我们的国家的安危颤栗不已。金钱的力量将继续统治并伤害着人民,直到财富最终积聚到少数人手里,我们的共和国将会被摧毁。

——美国第16届总统林肯

世界金融危机发生后,作为危机发源地货币的美元,并没有延续它长期贬值的趋势,反而因为避险情绪掉头向上。而欧元与日元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结束了长期以来的牛市,陷入下降通道。国际货币力量格局因危机逆转。

最近,美联储“印钞”的消息一出,一夜之间,世人对全球性通缩的担忧骤然转向了通胀。随即英镑、欧元等相继疯狂印制……在没有找到经济增长的动力时,美国大量投放基础货币(流动性)的直接后果只能是美元贬值,以美元计价和结算的商品价格虚涨,同时滞胀给非美货币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各国相继出台五花八门方案的实质是一场世界范围货币博弈,也带来了无穷的风险……

扫描全球,大洋彼岸欧洲各国疯狂印制钞票,货币数量已压倒商品数量。这场轰轰烈烈的印钞大赛,使得人民币等新兴市场货币面临着升值压力。在这场新货币大战下,谁将是最后的赢家?货币力量的强弱能否让危机困境中的国家突出重围?世人倍加关注。

美元:对内贬值对外升值

今年3月27日起,美联储开始收购长期国债,第一期收购的总价值为75亿美元。在9天内就购买了日期在2011年3月至2039年2月之间的国债。

“不能简单地认为美联储出手购买长期国债就会导致美元贬值。”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分析师温彬认为,在未来一段时期,可能会出现美元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的趋势。美联储购买国债表明美国政府财政赤字货币化,美元超量发行最终会引起国内通货膨胀,导致美元的对内贬值。但美元相对其他货币而言,未必会很快出现贬值。因为,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还在深化和蔓延,目前欧洲和日本经济的状况相对美国经济而言更为糟糕,因此美元在一定时期内相对世界主要货币还存在升值的可能。

美国政府宣布以公私合营的方式收购总价值高达1亿美元的有毒资产,这被视为美国解决金融危机的措施,但温彬指出,就此判断金融危机已经进入尾声还为时尚早。他认为,这将是第二波危机的前兆,“美股近期大幅反弹只是反映了在美国政府一系列救市计划的刺激下市场信心有所恢复,并不能说明金融危机就此结束。一方面,如何实施收购金融机构有毒资产的方案以及最终实施效果存在不确定性;另一方面,美国金融市场能否最终企稳,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包括金融机构去杠杆化进程结束、房地产市场不再进一步恶化、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信心开始增强等。”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势将蔓延。第二季度开始后连续6个月,美联储还准备购买3000亿美元的长期国债,加上此前计划购买8500亿美元的抵押机构证券等,美联储将释放1.15万亿美元。受此影响,市场资金纷纷涌向欧元、澳元等,高息货币受追捧。

美国刺激计划逐步显效。虽然奥巴马政府公布的经济刺激计划遭到一些投资者质疑,但美国激进的举措将给美国带来更多的机会。首先美国居民的储蓄已有所增长,这对中长期的消费无疑是重大利好;其次美国贸易赤字现象有所改变。贸易经常账的变化,直接对美元构成了强硬支撑。同时,美国贸易赤字大幅收窄,在平淡中逐级走高,维持了短期上扬势头。

欧元:危机加剧劫数难逃

刚度过十岁生日不久的欧元,如今又遭遇了多事之秋。东欧地区货币危机的加剧在汇市掀起狂风巨浪,不仅给欧元带来巨大的贬值压力,也令欧盟及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焦头烂额。面对东欧外债违约威胁、降息预期升温、经济基本面不景气等各方面的夹击,连欧洲央行理事斯马吉都说,欧盟正在经历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欧元区单一货币面临相当大的挑战。

据欧盟的统计资料显示,如今东欧国家的外债总额已超过15400亿美元。伴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逐步深化和扩大,对外资和出口严重依赖的东欧国家金融和经济形势最近一段时间已显著恶化。银行涉险、外资抽逃、出口锐减、货币贬值等种种迹象都在表明,金融危机的新一轮“风暴”正在东欧地区酝酿。

东欧经济之痛与其发展过度依赖外资和出口以及背负过高外债不无关系。在欧盟东扩之初,东欧国家一度步入经济发展快车道,成为欧洲的新兴经济体,吸引着西欧银行等投资者纷至沓来,掀起了一股东欧“淘金潮”。2007年,东欧地区取代亚洲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新兴市场,当年全球投资于新兴市场的7800亿美元中有3650亿美元流向了东欧,其中大部分购买了银行债券等金融产品。但在金融危机袭来后,西欧国家纷纷将对东欧地区的投资撤回,导致东欧外资抽逃现象严重,从而引发金融业的系统性风险。当年外资的涌入促成了东欧经济的飞速发展,而如今外资的抽离则加剧了东欧经济的下行。

除了严重依赖外资外,过度依靠出口也成为东欧经济的软肋。由于外部需求,尤其是来自西欧的需求急剧萎缩,支撑东欧经济增长的出口受到了沉重打击。东欧国家积累的高额外债更为眼下的危机埋下了祸根。经济形势一片大好时,这些国家大多实行高利率,本国企业和个人因而选择更优惠的欧元和瑞士法郎等外币借款,形成了大量外债。但自从去年夏季以来,波兰兹罗提兑欧元汇率下跌三分之一、匈牙利福林兑欧元汇率下跌23%、捷克克朗兑欧元汇率也下跌约17%,这让东欧国家陷入了更加尴尬的境地。一方面,为了避免外资出逃,缓解贬值压力,政府需要抬高本币利率;但另一方面,要考虑通过降息来刺激本国经济。东欧国家货币贬值导致外币借款成本大幅上升,这意味着贷款违约风险也在加大。正因为如此,现在的东欧新兴经济体逐渐成为欧洲的“次贷”新发源地。

由于西欧银行当年在东欧投下重金,拥有巨额债权,因此东欧金融体系一旦陷入危机,势必会波及西欧。一旦东欧债务问题东窗事发,将把原本已非常脆弱的欧洲银行系统拉下水,危机将使欧元难于幸免,而欧洲也将会为此付出惨重代价。另一方面,欧洲央行较美联储和英国央行保守和平静,也已经成为欧元的软肋,欧元面临越来越强的降息预期。但对于欧元而言,问题远不只降息那么简单,市场对欧元区经济和欧元信心的减弱,提出了对欧洲央行“还能何为”的质疑。

由此可见,就第二波金融危机而言,欧洲银行业面临的困境和冲击将比美国的银行业更甚。并且,这么大规模的外债一旦出现由于本币贬值而造成无法偿还的局面,那么对欧洲的银行业而言,打击将是致命的,更会进一步牵连欧盟经济持续冷冻,而欧元也将因此继续沉沦苦海。

英镑:英强欧弱 走势隐忧

英国公布的数据继续暗淡无光,第一季度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41,创下历史新低,工业产值同比大跌12.5%,创下1968年以来的最大降幅。但近期英镑出现了止跌信号,第二季度尽管欧元大幅下挫,但英镑整体维持振荡,继续在近期的上升通道内运行。

英镑在跌破上升通道前,仍可维持看涨,但假如欧元难以取得重大突破的话,英镑大幅上扬的可能性也不大,因此未来仍面临不确定风险。

英镑遭遇救市尴尬,后市仍处下降通道中徘徊。英国作为次贷风暴登陆的第二阵地,其经济受影响相比其他国家更为严重。英美金融市场构造的相似,使得二者面对当前的情况有共同的切肤之痛。继美国之后,英国也启动印钞机,超宽松货币政策主导下的金融体系,使得英镑兑美元、日元之外的主要货币承压。

近期英国标售40年期17.5亿英镑,约合25.5亿美元的国债,结果由于投资人不够而流标,这也是继2002年英国政府发行30年期抗通胀国债流标之后的再次标售失败,显示投资人对于首相布朗要拉抬英国经济没有信心。这对英国的货币政策而言无异于当头一棒,因为布朗接下来还有更大规模的债券标售清单。布朗政府对经济的刺激计划核心就是政府举债经营,预定本会计年度发行1464亿英镑的债券,而2010年则更是发行多达1479亿英镑的债券。标售的失败,使得英国的宽松货币政策举步维艰。

日元:债陷泥潭风险沉浮

日本第二季度公布的2008年度破产导致的负债总额高达14万亿日元,规模居二战后第五高位,显示日本经济有可能再度重蹈债务泥潭。

上个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由于资本市场大幅缩水,许多日本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导致日本经济出现高负债化运行,致使日本政府的经济刺激政策难以奏效,企业在盈利后首先考虑偿还债务,而不是加大投资,迫使日本政府维持高投入来拉动低迷的经济,但收效甚微。

假如日本再次陷入负债泥潭的话,不但其经济前景会大幅恶化,复苏面临障碍,还很可能出现欧美经济复苏而日本继续低迷的状态。4月9日,日本政府推出了15.4万亿日元的经济刺激计划。10日,日本首相称日本正处于危机之中,这两个消息对日元的影响是一正一负。加上最近风险偏好比避险情绪稍微居于优势,因此近期美元兑日元处于强势震荡的走势之中。

因为风险偏好和避险情绪的作用,美元兑日元的汇率与全球股指的走势密切相关,全球主要市场股票指数尤其是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指数和日经225指数更是日元汇率的指挥棒,所以目前道琼斯和日经两大股票指数的强势震荡,将带来美元兑日元汇率近期的强势震荡。

卢布:资本外逃捍卫本币

受国际油价和国内股市上涨提振,卢布兑欧元和美元一揽子货币汇率创第一季度新高。俄罗斯央行继续买进美元以避免卢布过度升值。俄罗斯卢布兑欧元和美元一揽子货币汇率连续第二季度升值。为了对抗国际炒家对卢布的疯狂“狙击”,俄罗斯最近的外汇储备迅速缩水;同时,油价大跌等因素诱发的经济基本面恶化,也促使资本大量出逃俄罗斯。

面对严峻的形势,俄罗斯政府积极调整政策,当局基本放弃捍卫本币,以节省外储资源;另一方面,政府已经将危机应对的重点转向救助银行业,而不是单个的工业企业。

分析师认为,俄罗斯金融和经济局势陡然恶化的一个重要导火索在于卢布的持续贬值,后者则要归因于油价大跌以及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等诸多因素。

与俄罗斯“同病相怜”的还有哈萨克斯坦和白俄罗斯等邻国。这些国家多数也实行有管理的汇率制度,并且也都耗费了大量外储对抗本币的持续暴跌。

韩元:贬升夹缝趋于平稳

为了稳定外汇市场、缓解企业外汇资金流动性不足,韩国政府连续推出一系列措施。韩国财政部首先动用1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扶助出口企业,缓解其外汇资金不足的局面。为遏制外汇投机行为,韩国金融监督院密切关注汇市和股市变化,时刻跟踪外汇交易情况,并对非法交易采取针对性措施。

政府还动用外汇储备对汇市进行干预,要求拥有较多外汇资金的韩国大企业在市场上抛出美元。由于政府大量投入资金,加上科学决策和管理,以及大企业的积极参与,韩元在贬升中迂回趋于平稳。

花旗集团策略师哈特(Michael Hart)和埃尔默(Todd Elmer)在研究报告中写道,韩国、印度、巴西、墨西哥、土耳其 、波兰、南非等国,及台湾地区经济体货币兑美元、瑞郎会升值。先前高盛也预估新兴市场货币会升值。 另外,瑞士银行建议抛售新加坡元和马来西亚令吉。交易商认为,像泰铢与新台币等亚洲货币的跌势是其当局所乐见的,因这些当局希望在出口下挫之际,本币能维持竞争力。

人民币:升值积累走国际化

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国内的宏观经济特别是到第四季度后的宏观经济将有非常好的表现,若到时候美国经济还没有走出谷底,市场自然会有对人民币的升值预期,中间价将发挥“定海神针”般的作用。

国务院做出在上海和广东四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决定后,各家银行和外贸出口企业正热切等待相关管理细则出台。

市场观点认为,最有可能的首批试点银行名单是中行、交行、中银香港以及汇丰银行。

除了银行,进出口企业也满怀期盼。就企业而言,此举对于规避汇兑损失是很重要的,还可以大大简化结算程序,免去购汇、结汇手续。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黎友焕称,在珠三角调查发现,由于目前美元波动较大,一些外贸企业出现有单不敢随便签约的情况。

中行全球金融部高级分析师谭雅玲说,“让其他市场愿意接受人民币的关键,就是用稳定的经济发展来支持货币强势。”至于人民币何时才能真正国际化,她认为将是个漫长的过程。

纸质货币如何变“硬”?

货币的兴衰实际上是一个国家经济政治实力的深刻体现,英国和美国,在它们各自最强盛的时期,它们牢牢地控制了全球的经济、贸易,决定了全球的政治和军事版图,而它们全球霸权的最高表现形式,就是它们的主权货币在全世界享有无可撼动的话语权。但让我们好奇的是,为什么在英国之前崛起的大国荷兰,它的货币荷兰盾没能成为全球硬通货,而在英国之后崛起的另一个大国法国,它的法郎也没有像英镑那样牢牢占据着全球经济霸权的地位?历史中成与败的每一细节,都值得我们今天深思。

一个主权货币的崛起,它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比如这个国家的经济强大和繁荣;需要信心基础,比如强大的国家机器,坚定、清晰的国家意志;需要有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和完善的金融体系,这是一只硬通货的市场基础。

英镑、美元为什么会成为世界硬通货,它们硬在哪里?正是它们国家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的强大,凝聚在一张薄薄的纸币上,这张纸币硬度就可以与黄金媲美。

猜你喜欢

东欧货币欧元
东欧当代文献剧的样本
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图
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图
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图
东欧球星签名(一)
第二期《漏洞在哪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