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荣氏家族百年风云录

2009-06-15

决策与信息 2009年6期

狄 杰

荣氏家族及其庞大的商业王国,兴盛百年、延续三代,成为中国近代现代史上的一个传奇。

荣德生:“民族资本家”的佼佼者

134年前,1875年9月4日,一个木讷的孩子生于无锡荣巷,他叫荣德生。

荣氏发源于山东,鼻祖荣启期是‘孔72弟子之一,传到荣德生是第17世。荣德生14 岁到上海一家铁锚厂当学徒,后来又跟着大他两岁的哥哥荣宗敬到钱庄做学徒。

1896 年,年仅21岁的荣德生和哥哥荣宗敬创立了自己的钱庄。几年后 ,正当钱庄生意蒸蒸日上之际,荣德生决定:南下广东游历。

办中国人自己的面粉厂、纱厂

当时的广东,西方思想传入,近代企业兴旺。白天,荣德生走访外国人开办的工厂,调查他们倾销面粉等生活必需品的情况;晚上,他如饥似渴地阅读《美国十大富豪传》等西方书刊。实业救国的思想,自此在荣德生的心里萌生:何不办一个中国人自己的面粉厂?

当荣德生将这一想法告诉荣宗敬时,兄弟俩一拍即合。1901年农历二月初八,保兴工厂破土动工,取名“保兴”,意为“保证兴旺”(后改名茂新),17亩地皮,4部法国石磨,3道麦筛,2道粉筛,便是面粉厂全部家当。4年后,依据 “发展事业,应从吃着两门入手”的朴素想法,荣德生又创办了振兴纱厂。

短短30年间,荣德生和哥哥就以12家面粉厂、9家纺织厂摘取了“面粉大王”、“棉纱大王”的桂冠,成了实业界名副其实的“双料大王”。

斗日寇,远蒋氏,等共产党

1937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荣家三分之一的纱锭、一半以上的织布机、五分之一的粉磨、两间工厂,在战火中化为灰烬。荣宗敬目睹事业被毁,悲愤交加,第二年病逝于香港。

1943年前后,日军变着法子想收购荣氏4家工厂,荣德生严词拒绝:“我决不把中国人的企业卖给外国人。”汪伪政府的大汉奸、“外交部长”褚民谊,专门宴请荣德生,企图迫使其让步。荣德生斩钉截铁地说:“宁可让日军把工厂搬空毁灭,也决不出卖工厂主权。”

1946年,国民党军团特务勾结黑社会匪帮,绑架了荣德生,把他关在黑屋子里33天才释放。荣家支付赎金、破案酬金和各种名目的款项达60万美元。荣德生获释后,淞沪警备司令部派了两个排驻扎在荣家,一挺重机枪安置在楼房后,直对家门。哪里是保护,根本是监视。

地下党组织历尽艰险,终于和荣德生取得联系,将毛泽东的《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等重要文件送给荣德生。他认真阅读,得出结论:还是共产党好。此时,以大侄子荣鸿元为代表的一部分人远走海外。荣德生则带着四子荣毅仁、七子荣鸿仁留了下来。自此,一代民族资本家的翘楚荣氏家族,分为大陆和海外两部分。

荣毅仁:“红色资本家”的辉煌

1950年,荣毅仁从父亲荣德生手中接过“接力棒”,出任福新面粉总公司代总经理。荣氏家族从此开始了一个属于荣毅仁的“红色时代”。

梅园走出有志少年

荣毅仁1916年出生在荣巷。那时,正值荣企兴盛期。荣德生对荣毅仁一向要求严格,4岁即被送入小学读书。荣毅仁聪明好学,古文功底扎实。

少年的荣毅仁十分关心政治,上高中时,就给全国每个军政府写了一封信,呼吁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抗日)。那时,荣毅仁还给自己立了八条“自策”:孝悌、仁慈、立品、慎交、治事、养性、勤俭、知足。

1932年荣毅仁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如今华东政法大学所在地)。

成了陈毅的朋友

1937年7月,大学毕业后,荣毅仁在父亲的安排下,到无锡茂新面粉二厂当经理助理。一年后,他回到上海,继续帮父亲打理生意。

上海解放时,一直支持父亲留在大陆的荣毅仁,其实心里也没底。1949年6月1日,荣毅仁突然接到邀他参加工商界座谈会的请帖。当荣毅仁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会场时,时任上海市市长的陈毅笑着对他说:“我们都有一个‘毅字,我们都是意志坚毅的人。对吗?既然这么有缘分,那我们从现在开始就是朋友了。”当时,荣毅仁“对这位穿草鞋的共产党将军油然而生一种好感”。通过这次座谈会,荣毅仁知道共产党对私人资本主义也是支持的,心头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转眼到了“八一”建军节,上海各界筹备慰问解放军。荣毅仁和工商界另一位代表人物刘靖基,请陈毅市长到家里吃饭。陈毅带家人和几位领导同志一同赴宴。晚宴在荣毅仁家举行,大家交谈甚欢。“共产党的市长到资本家家中赴宴”的消息不胫而走,外界称“这是共产党团结工商界的一次感人动作”。

有了信任,更有了信心。荣毅仁带头将家族企业拿出来和政府联合经营,使得上海的工商界很快在全国做出了榜样。

从荣老板到国家副主席

上世纪50年代初,在全国掀起社会主义改造浪潮时,毛泽东主席也十分关注荣氏家族的命运。他曾指示说:“荣家是我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在国际上称得起财团的,我国恐怕也没有几家,荣家现在把全部企业都拿出来和国家合营了,在国内外引起了很大反响。怎样把合营企业搞好,上海要创造经验,从荣家推选出代表人物参与市政府的领导,现在就十分必要了。”

1957年1月9日,在上海市第二届一次人大会议上,荣毅仁当选为上海市副市长。两年后,荣毅仁调任纺织部副部长。

1979年,荣毅仁的人生之路出现了新的转折。这年初,主持工作的邓小平副总理“三顾茅庐”,邀请荣毅仁出席工商界代表座谈会,为改革开放提建议和意见。座谈会上,荣毅仁提出“应立即投身现代化建设,去吸资办实业”。邓小平听后非常支持,立即让荣毅仁写出一份报告,好好研究一下。

之后,荣毅仁提出创办一个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设想,很快得到了邓小平的肯定,并鼓励他带头办实体,搞出一个对外开放的“窗口”。

当年10月,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在北京成立,63岁的荣毅仁出任董事长,成为名副其实的“荣老板”(“荣老板”是邓小平当时的“口头禅”)。

中信集团现已成为国际化大型跨国企业集团,目前拥有44家子公司(银行),其中包括设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地的子公司或代表处。中信集团的业务主要集中在金融、实业和其他服务业领域。

1993年,第八届全国人大选举荣毅仁为国家副主席,这位76岁的“红色资本家”又重返政坛。1998年卸任后,荣毅仁在北京史家胡同安度晚年。2005年去世,荣毅仁的骨灰安葬在老家太湖旁边的马山上。

史家胡同的荣毅仁故居,已被整体搬迁到无锡荣巷,也遂了他“回家乡”的愿望。

荣智健:肩扛“富三代”重任

作为荣氏财团的第三代代表人物,荣智健成了能否延续荣氏家族辉煌的“关键”。

“公子哥”经商成首富

荣智健是荣毅仁的独子,1942年生于上海。“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这是荣氏家训,也是荣毅仁教导荣智健做人做事遵循的准则。

父亲的言传身教,让荣智健从小就知道自立自强,为人处世也慷慨率性。

但含着金汤匙长大的荣智健,却不想依靠父辈的荣耀,为自己铺进身之阶。在吃了不少苦之后,36岁的荣智健独闯香江,赚得人生第一桶金。之后,家业越做越大。

能否挺过这一劫

2009年4月3日,香港警方突击搜查中信泰富总部。目前,警方调查的重点有两部分,一是巨亏事件中有没有异常交易?二是管理层中有没有刻意隐瞒亏损事件以得到利益?特别是在公众不知情的六个星期内,大量沽空(即通常所说的卖空股票)是否涉及内幕交易?

香港一位资深律师告诉记者,在立法、行政、司法各自独立的香港,调查、取证、裁决,都将独立进行。若查实荣智健确有违法行为,则他难逃牢狱之灾;反之,则会还其清白。根据香港相关法律,串谋诈骗的最高刑罚为监禁14年;而对于公司董事虚假陈述,最高刑罚为10年监禁或罚款1000万港元。

荣智健能否挺过这一劫,人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