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中国传统文化渊源

2009-06-15

船山学刊 2009年2期
关键词:价值体系民族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杨 军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确立提供了丰厚的思想文化资源。考察社会主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组成部分。都肇始于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在新的历史时期,注入了鲜活的时代内容,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思想文化特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同时坚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控心的时代精神。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认真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传统文化;民族精神

中图分类号:11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387(2009)02-0210-04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建设这一体系。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重大的实践意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把握了推进和谐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资源。这个体系是在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超越。研究其渊源关系,有利于我们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和改造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东西的基础上诞生的,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价值认同。任何外来文化要实现成功的移植,就必须从本国文化中找到其生长点和结合点,其前提是必须与本土文化传统具有某种契合性。一方面,人类生存方式的普遍同一性,人类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的共同问题,决定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人类思想必然会超越时空的局限,具有共同性。正因如此,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是在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中形成的,但两者之间不可避免地具有相容性: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符合人类思维的本性和发展规律。代表了人类思维现代取向的主流,是被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实践所证实的惟一科学的理论体系。近160年来,没有哪一种理论或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保持蓬勃生机、造成深远影响并对推动社会进步起巨大作用。自党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人就着力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吸收和创新的过程。

毛泽东思想是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典范。毛泽东的著作鲜明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具有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形式。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早在1938年10月,毛泽东就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因此,要“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特性……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与中国具体特点相结合,实际上就内在地包含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相结合。这既是马克思主义固有的本性,又是中国传统文化彰显其生命力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结果。在对待外国文化时,毛泽东认为那种所谓“‘全盘西化的主张乃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形式主义地吸收外国的东西。在中国是吃过大亏的”。他又说:“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该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在继承毛泽东传统文化观的基础上,主张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但我们“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毛泽东。”叫电强调中国传统文化既有传世性的精华。又有封建性的糟粕。比如。在对家长制的批判上,他指出:“家长制是历史非常悠久的一种陈旧社会现象。它的影响在党的历史上产生过很大危害。”文革结束以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问题,他率先起来反对“两个凡是”。重新恢复和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他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邓小平大胆冲破了极“左”禁锢,开创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基于“民为邦本”的文化传统,站在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立场上,提出“三个有利于”作为衡量一切工作成败得失的标准。对传统文化,江泽民也说:“我们民族历经沧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很好地继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根据中国古代“和而不同”的思想,提出各国人民都有权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制度、发展战略和生活方式;从“礼法结合,德刑相参”出发,提出“以德治国”方略,并且与时俱进地明确“以德治国”要以“依法治国”为前提:基于文化在全球化竞争中的重要作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把继承传统文化和发展先进文化扩展到党的建设领域,赋予了继承传统文化和发展先进文化以新的内涵。十六大以来。胡锦涛提倡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要体现时代特性,他强调:“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理想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国家走向富强的精神动力。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缺乏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就丧失了精神支柱,失去了凝聚力,迷失了前进的方向。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就是要坚定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

邓小平指出:“建国以后,我们从旧中国接受下来的是一个烂摊子,工业几乎等于零。粮食也不够吃,通货恶性膨胀,经济十分混乱。我们解决吃饭问题,就业问题,稳定物价和财政统一问题,国民经济很快得到恢复,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经济建设。靠的是什么?靠的是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如果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的混乱状态就不能结束,贫困落后的状态就不能改变。所以,我们多次重申。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现在落后的状态下。走什么道路才能发展生产力,才能改善人民生活?这就又回到是坚持社会主义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问题上来了。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以使中国百分之几的人富裕起来,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几的人生活富裕的问题。而坚持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就不会产生贫富过

大的差距。再过二十年、三十年,我国生产力发展起来了,也不会两极分化。”这充分表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传统文化底蕴,就其本质来说,就是中国共产党继承并升华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小康”与“和谐”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强调仁民、忧民、爱民、取信于民。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并主张“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历史上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等等,都强调以养民为本。我们党继承并发展了这种民本思想。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提出,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取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就必须关心群众的疾苦,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并进一步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邓小平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江泽民强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民利益观,关键是要解决好立党为公和执政为民的问题。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小康”理想在我国古已有之,自“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以后,儒家阐释“小康”的社会状态和理想,把其作为理想追求和实践目标。邓小平创造性地把“小康”理想运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朋确提出了“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指出“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续践行小康理论,在20世纪末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以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小康社会理论。党的十七大则更加明确了“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时代目标。从邓小平到胡锦涛。党的领导人都沿用了中国古代的“小康”概念,从形式到内容都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

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维系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谐理念源远流长,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荀子说:“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天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龟鱼鳖鱿鳝孕别之时,网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荀子·王制》)是教人们尊重自然规律,不能过度索取,这样人类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道法自然”则主张天、地、人三者之间自然共生,共同遵循“自然”法则的天人和谐。此外,《吕氏春秋》主张善用资源,反对“竭泽而渔”。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又说:“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子路》)能够宽厚待人,与人和谐相处。邦交方面,“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保患乎无兄弟?”(《论语·颜渊》)孔子又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等等,主张以文德感化外邦。反对轻率地诉诸武力。正是继承了传统文化的这些精髓,胡锦涛提出了“和谐世界”的理念。体现了和为本,以诚信为德,以礼法为手段的“和为贵”的传统文化内核。

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等精神因素的总和。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高尚的民族品格,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不可能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这五种精神,共同铸造成为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居于核心地位,它渗透至民族精神的所有领域。

《墨子·兼爱上》曰:“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犹有盗贼乎?故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亡有,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亡有。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表现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又如:《周易·乾卦·象传》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则体现了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从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我们党所培育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再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两弹一星精神”、“红旗渠精神”以及今天的“抗震救灾精神”等等,都显示出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相互依存的国家,民族的统一性与不可分割性,在中国形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过程中客观地发展着、巩固着。孔子修《春秋》,主张大一统。战国时孟子回答梁襄王“天下恶乎定”的提问。说“定于一。”梁襄王问孟子天下要怎样才能安定,孟子的回答是:天下归于一统,就会安定。这种主张到了汉代逐渐成为一种民族的精神力量。反映在上层建筑意识形态中。就有董仲舒儒学思想的大一统理论。董仲舒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王吉说:“《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可见大一统思想早已形成并为广大群众所认同并内化为民族心理,成为中华民族保家卫国的精神支柱。这就是为什么中华民族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虽然经历过许多民族间的斗争,但是每当外敌入侵时,各民族仍能同仇敌忾、奋起反抗的原因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团结中国各阶层人民的力量,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取得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胜利。新中国建立后,我们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们党团结各民主党派、各少数民族,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时代精神是一种反映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引领时代进步潮流、为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是一个社会最新的精神气质和精神风貌的综合体现。时代精神具有时代的、历史的特点,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推陈出新的。是一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崇高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文化特征和精神特征。《周易》有云:“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无穷谓之通。”“与日俱增、与时俱进”的趋新意识,《周易·艮卦·彖传》中的“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礼记·大学》引汤《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等等都包含“创新“的含义。从《周易·杂卦传》中的“革,去故也;鼎,取薪也。”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等都具有变革的意思。思想解放、改革创新伴随着社会历史的进程。改革开放30年来的历史经验表明,改革创新是和平建设时期对批判精神的一种扬弃。深入到改革开放以来思想领域中考察,必然要得出一个结论:时代精神的内涵是改革创新。

四、社会主义荣辱观

荣辱观与民族精神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是中国传统文化伦理学中最基本、最一般的道德范畴。古代就出现了以“仁”、“义”为标准的荣辱观。孔子的“行己有耻”(《论语,子路》)。“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论语·公冶长》)。孟子的“仁则荣,不仁则辱”的观点。孟子认为:“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即知耻是人性的标志。荀子提出“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从“立大志者,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种反映着中华民族精神的荣辱观,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灵魂。这些深刻体现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的知荣明耻荣辱观,成为中华民族绵延不衰、自强不息、团结统一的强大精神纽带和精神动力,是中国人民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我们必须倍加珍重,认真继承,大力弘扬。胡锦涛总书记按照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取向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发扬党和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汲取了我国传统荣辱观精华。它贯穿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集中体现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反映了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根本要求。只有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民族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构建学校精神文化核心价值体系例谈——以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人格教育”为例
《狼图腾》与中国的图腾文化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浅析古诗文中蕴涵的儒家文化精髓
时代呼唤写意中国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论
本 期 导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