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方平其人及其谈兵之文

2009-06-15刘春霞

船山学刊 2009年2期
关键词:儒家

刘春霞

摘要:张方平是北宋中期重要的文学家、政治家,写下了许多谈兵论战的政论文。本文介绍张方平的性格特征,论述其谈兵之文所包含的军事思想,探讨张方平谈兵之文的儒学特色。借此一窥北宋文人谈兵勃兴的现象及特点。

关键词:张方平;谈兵;儒家

中图分类号:G1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387(2009)02-0066-04

宋代文人普遍崇议论风尚,所谓“开口揽时事,议论争煌煌”(欧阳修《镇阳读书》)。宋人开口所论,涉及到朝政的方方面面,谈论兵事,是宋代文人“议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以北宋中期文人张方平为研究对象,探讨张方平的性格特征,论述其谈兵之文包含的军事思想,探讨其谈兵之文的儒学特色,借此一窥宋代文人谈兵勃兴的现象及特点。

张方平(1007-1091)字安道。北宋应天府来城县(今河南商丘市)人,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张方平举茂材异等,为校书郎,知崑山县。景祐四年(1037),张方平于崑山任上著成《刍荛论》10卷50篇,苏州刺史蒋堂得之,以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荐方平于朝廷,张方平应策优等,迁著作佐郎、通判睦州。康定元年(1040)宋夏战争爆发,张方平奏《平戎十策。就西北边事不断上疏进言,提出了一系的军事主张。庆历元年(1041)八月,张方平被召入朝,由直集贤院而知谏院,后又知制诰。权同知礼部贡举。拜御史中丞。两任三司使,再为翰林学士。并一度任参知政事;在外则先后出领江宁、滁州、杭州等十郡府。神宗元丰二年(1079)以太子少师致仕,退居南京(河南商丘),元桔六年(1091)十二月去世。著有《乐全集》四十卷,《玉堂集》二十卷。

张方平性格豪放,年少时即具有建立功业的英雄理想。他自称少时所结交皆是一时豪杰之士、英雄之才:“幼知为学,而不能勤。于时山东士人若刘潜、吴颢、石延年、韦不伐、陈靖、田度、马武十数人,皆负豪杰之气不得骋,相与纵酒为高。仆年少好奇论。与诸酒徒游……”,且“好奇论”。“奇论”者,主要指不同流俗的言论,主要指与儒家思想相左的兵家纵横之谈。这从他自称研读《孙子兵法》,并作诗《读孙子二首》表达军事观点,在政论文中多引“兵法”、《军志》等兵学理论可见。

张方平常借颂扬、追慕古代建立丰功伟绩的英雄人物,表达自己不凡的英雄理想与豪迈气概。这些人物指建立不朽功勋的儒学名节之士,他追念早年隐于东山、后“为苍生而起”的东晋贤相谢安:哦思古人兮,有东晋太傅谢公者,其庶见?英才乃是孔明辈,风流更觉茂弘卑。……晚年拂剑兮,一起为苍生兮安国危。”张方平对蜀地贤相诸葛亮尤其心向往之。宝元元年(1038),张方平在睦州任上,请画工闵廷俊绘诸葛亮像,并撰《蜀丞相诸葛武侯画赞》,对其“士之抱器待用,忧深思远,以天下之事自负”的胸襟气度表示尊赏。他在《与邵监簿》中指斥朝廷用人之非:“今四方无事。朝廷守划一之不支以为政,当柄任者高枕优游,故其拣别英豪不甚为急事”,“假诸葛武侯而在。徒死隆中尔!”批判朝廷不用英才,致使豪杰泯灭,也可见张方平是以像诸葛亮一样的英雄自命的。谢安、诸葛亮等儒学名士有一个共同点,即不仅具备治国方略,而且具有却敌卫国的将才武略。是能够出将入相、具备文武才略的英雄人物。张方平眼中的英雄还指纵横家、兵学家,如称赞齐地纵横战略家鲁连、冯驩等人的高尚节义与不凡气度:“鲁连节重轻丘山,冯驩气高微风云。丈夫志义绝流俗。岂与屑屑雏鼠群。”他对赵参“怀抱纵横才,四方漂泊无人省”表示惋惜。他称赏杜牧:“不遇元和得献谟,望山东北每长嘘。独赓唐律雅风后,更注孙篇俎豆余。”杜牧在继承儒家礼乐文明的同时研习注释《孙子》而名传千古表示赞赏与向往。这也体现张方平其思想“好奇”的一面。

关于张方平其人其文,蜀人苏轼有评:“自庆历以来,讫元丰四十余年,所与人主论天下事。见于章疏者多矣。……是非有考于前。而成败有验于后。及其它诗文,皆清远雄丽,读者可以想见其为人。信乎!其有似于孔北海、诸葛孔明也”。苏轼称张方平与曹魏孔融、蜀国诸葛亮有相似之处。这不仅指张方平的性格气质,也指其文章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曹丕《典论·论文》称孔融“体气高妙”、“孔氏卓卓,信含异气,笔墨之性,殆不可胜”。张方平性格豪迈,作文好发议论,尤喜谈兵,往往气势雄隽奇伟,体现出卓尔不群之性情气质,这与孔融有相似之处。诸葛亮是三国时著名军事家,能坐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张方平在一系列上书中谈论军事问题,所谈“是非有考于前,而成败有验于后”,体现出一定的军事谋略,这与诸葛亮多有相似。清代四库馆臣称“方平颖悟于书,一览不忘,善为文,数千言立就。才气本什伯于人,而其识又能灼见事理,劓断明决,故集中论事诸文,无不豪爽畅达。洞如龟鉴。”指出其具有不凡的豪气远见,为文才能“豪爽畅达,洞如龟鉴”。评价是中肯的。

与北宋中期文人强烈干预政治的风气相关,出现了文人谈兵勃兴的现象。出现了一大批谈兵论战的政论文。这些文人有的具有从军边塞、出征帅守的经验,如范仲淹、韩琦、富弼、文彦博、尹洙等人:有的文人并不具备从军的实际经验,但也表现出对军事问题的浓厚兴趣,他们在上书、奏札、策对中普遍谈论军事问题,如梅尧臣、欧阳修、张方平、苏洵等人。张方平是第二类中的代表,所谈军事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张方平的谈兵之文包含了丰富的军事思想。下面结合北宋中期的时代特征与军事制度,对张方平谈兵之文包含的军事思想予以述论、评价。

(一)“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宝元元年(1038)西夏李元昊“僭号”称帝,并南下侵宋,一直被宋人视为“小丑”、可以“旋即诛灭”的西夏并非想象中的那样容易对付。在经历三川口、好水川、定州三次败战之后。宋朝文武百官开始将边防重心放在应对西夏上。对此,张方平主张以守备为主,反对贸然出战,提出了“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的观点。

首先,张方平反对贸然征战,提出以守、和为主的应敌策略。张方平称“善为国者不师,善师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兵犹火也,不戢将自焚”表明了他的反战思想;并指出“兵者。死地而战,危事也”,认为在与西夏战争处于不利的情况下发动战争,更为危险。他提出了具体的应敌策略:“今制贼之术,莫如勿与之战,但能全师严守,贼必不敢深入。若轻有越轶,而我以逸击,劳以轻鋭邀重,赍据要害以制胜。应几乎其有功也。”主张坚壁清野,以守为备,伺机而动,反对冒然兴兵。在主张以守、和为主的基础上,张方平提出了“攻心”、“伐交”的战争策略。他称:“上兵伐谋。又日,攻心为上。”又称:“用兵之道,其次伐交。”,反对征战。

其次,张方平强调严饰国家武备、“先为不可胜之势”以待敌。张方平首先指出文事、武事都是经国之大略,国家要大治,并不能废除武事:“谁能去兵?故兵可无用,不可无备。善师不战,备

之谓也。故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政之本经,惟文与武”,认为文武二事为“政之本经”,不可有所偏废。他进一步指出:“预备不虞。古之善政。不教民战,是为弃之。”主张对全民施行军事教育以备预不虞。他主张在加强武备的基础上,使自己处于不可胜的状态,“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我,可胜在敌。故为国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不可胜者备也,可胜者战也”,要使国家处于不败之地,首先应该使自己力量强大,成“不可胜”之势,然后才能伺机而动,乘敌人“可胜”之势而战胜之。

张方平主战主张积极备战,认为武事不可轻废,是对宋廷自立国之初就建立的重文轻武政策的反动。宋朝虽自建国就处于严重的边患之中,但是,宋太祖在汲取五代藩镇权重造成的覆国之弊的教训上,采取偃武兴文的治国策略,逐渐形成宋朝“积弱”的形势。宋太宗也称“王者虽以武功克受,终须用文德致治。”宋朝禁止大臣妄议兵事,久而久之。士人以执兵谈武为耻。“国家用文德怀远,以交好息民,于今三纪,天下安于太平,民不知战,公卿士人耻言兵事。”加上宋初与辽国鉴定和约,使“天下承平久,人不习兵”。这大大地削弱了朝廷的边备军事力量。宋仁宗时期。宋廷的“积弱”之弊在西夏李元昊叛宋、宋夏几次交战中彻底表现出来。所以,张方平提出“先为不可胜”之势,以备预为主的战争策略是比较符合现实的,也体现了他的军事远见。

(二)“政通文武以任官”

张方平称“古之贤臣,在国则为相,在军则为将”,“故自三代而至唐氏,莫不合兵农而议,政通文武以命官。是故苟有制胜之术,何必击刺之伎乃为勇?苟有经邦之道。何必章句之学乃为文?”认为古代为臣者,虽因其担任的职责不同而名之为“将”与“相”。但他们都能“出将入相”,具有“将”、“相”之才。“文”、“武”没有截然两分。从他举的例子“孔明,处士也,据荆州,建蜀三分之势;元凯,书生也,平吴会,成晋一统之基”可以看出,他笔下出将入相之人不仅具有治理天下的文才,也具有“运筹于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武才。当然,这个武才不是指匹夫之勇,“匹夫之敌,一队之长,又岂将之云乎?”而是指“武略”、“武谋”。

张方平要求大臣应该具有文武将相之才,而在朝廷“兵官”即将帅的选任上,张方平反对由武将担任:“江左五朝,兵官尤重。二卫、四军、五校、七帅,皆选朝廷清重之士。缙绅名望之流,介胄武人,非所预也。”赞赏南朝“兵官”皆由清流名望充任,反对以武将出任统兵官。这是宋朝君臣严防武人专权思想的表现。宋初国君有鉴于唐五代藩镇割据之祸,削夺武将兵权授予文臣,史载宋太祖对宰相赵普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嗍宋太宗常对侍臣说:“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而所谓“内患奸邪”者,无外乎指大将专权。所以,北宋自太祖始就以文臣知州、通判、典军,以荡涤五代武人跋扈之患,“艺祖革命,首用文臣而夺武臣之权,宋之尚文。端本乎此”,而地方州郡长官亦直接管辖军队,其权力在武将之上,“凡州县有兵马者,其长史未尝不兼同管辖。盖知州即一州之将,知县即一县之将故。”逐渐确立了“以文制武”的祖宗家法:“祖宗之法,不以武人为大帅,专制一道。必以文臣为经略,以总制之。武人为总管,领兵马,号将官,受节制,出入战守,唯所指挥。武人为总管,领兵马,号将官,受节制,出人战守,唯所指挥。”战时,朝廷直接任命主帅和其他主要将领,并“置总管钤辖、都监监押为将帅之官”,这些帅臣及临时派遣之将帅一般都是文人儒士。张方平对这种意在于防止武将专权擅国的以文制武的“祖宗家法”持肯定的态度。所以,张方平所谓的“政通文武以任官”的观点,是指任用那些既懂得治国方略,又能够习兵知战的清流儒士、缙绅之士,是任用由“文”而人仕的“帅”,即起用“文帅”。这与宋朝“以儒治国”的政治方针是一致的。

不过,张方平对“以文制武”制度的弊端多有认识。并提出了矫正弊病的措施。宋代以文制武,边疆武臣常处于文臣的附属地位。临危出战,文、武将帅相互牵制,而文帅一般不亲临阵戎,故兵败也不任其责。致使将帅骄侈轻败。张方平对此提出批判:“传日: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惟祀与戎,君所当亲之,所以为重也。自古行师,何尝有主将不至营阵者?三代春秋时。国君无不在战阵;秦、汉、三国,至于唐,其间书生、儒士如诸葛亮、杜预、娄师德、狄仁杰、郭元振等不可胜举。凡曰:将者未有不在行阵者也”,“诸帅授命朝廷,辄许之以不临戎行”,而“主将不亲临行阵。师出必无功。不惟无功。且必败大事。”㈨认为文武相制的统兵制度,战时常常造成“文檄矛盾,人无适从”的状况,不利于战争,体现了他的军事远见与胆识。

张方平还提出沟通枢密、中书二府,商洽军政事务。宋朝继承五代以来传统,以枢密院为专掌军事的最高权力机构,以分宰相之权,与主管政务的中书省并称为“二府”。张方平主张“政通文武”,故反对中书、枢府两不相闻。他称:“若枢密之名,近由大历置于官阃,不列朝位,凡中外臣庶。上计议事、干军国,秘未宣行,则谓之枢密。兵乱之际,机务烦多,乃用中人,使专掌职。五代后唐已来,始更崇重,与宰司分总文武,谓之两府焉。噫,夫欲论致理之要,讲太平之策,是必先在乎一政事,通文武,合兵农,而后天下之务可成矣。”主张枢密、中书二府应该互通情况,共议机务,使“政出于一”,才能高度统一意识。提高办事效率与抗敌能力。

(三)关于兵民之关系的观点

与唐代相比,宋朝军制最大特点是变唐代的府兵制为募兵制。唐代府兵制寓兵于农,兵民结合,兵士“三时务农,一时征战”。宋代募兵制使兵民截然一分为二,兵士完全成为仰食于农的寄食阶层,这给朝廷带来一个新的问题。即军费问题。

张方平对宋代募兵制带来的严重财政问题予以猛烈抨击,他认为三代而后都是兵农未分的:“自三代而下。逮于唐,兵农一本。故周氏因州里,以起师旅;齐人修内政而寄军令;汉法。调民代更,以充边戍;唐制,案籍科发,以备府兵。故其人耕则为农。战则为兵。”宋廷实行募兵制,兵士于“平处安坐,仰食于帑廪者也”,使自古以来必不可少的武备之事。因为士兵寄食于民,成为败亡国家之“蠧”虫。但是,武备不可废,兵士不可去,张方平于此提出了他的对策:“若夫上不缺武备,下不耗国财。则臣尝有民兵之说;足食足兵,不废训练,则臣尝有屯田之论。”主张一则发展民兵解决兵源问题。这是因为民兵“习其川原,识其形势。以战则力,以守则固。不食廪粟,不衣藏帛,不邀上赏,不利宠名,郡县相维,聚落相护,邻里相任,刑罚相及”;二则通过屯田解决兵食问题,因为“夫得屯田兵也,居则稼穑之人,用则战骑之士,不衣库帛。不食廪谷,是骄卒可放省,屯仓可待盈。”

因为战争频繁,府兵制赖以存在的基础田赋制度破坏,所以唐代府兵制在中唐以后开始遭到破坏。募兵制虽然在当时的社

会中存大很大弊端。但它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分工带来的必然结果。张方平认识到了募兵制的弊端,赞赏唐及以前兵农结合的制度,有其符合历史现实的客观意义,但也有历史发展的局限性。

张方平以一介文人儒士身份谈论兵事,其谈兵之文呈现出与兵学家不同的特点,即表现出浓厚的书卷气息。

首先,常征引经史典籍、战争事例表达军事观点,体现出儒家“资经史为故实”的特点。“兵者,诡道也”(《孙子兵法·始计第一》),自古兵学与儒学属于两个不同的思想领域。张方平毫无从军征战的经验,所有关于军事战争的观点,都是他从研读史籍、图志中获得。他自称:“陋愚诸生,不达兵事,今所论著。皆参校前史旧迹得失之状。可施于世者。”“臣未尝过函潼之西,故其山川地形、风土人物,不无阙略。至于军国机事,臣以疏远,莫得详知。今所论著,徒采历代史册兵谋、地志。及所见朝廷施为显然之事,臆度道听,惧不精审,至有所得,或足以发。”“右《平戎十策》。伏念臣龊龊书生,本学姐豆之事。区区壮志,颇涉孙吴之书。岂达权谋,徒得糟粕。”这些虽然都是张方平的自谦之词,但道出了其谈兵的一个特点,即“参校前史旧迹得失之状”而谈兵。这也是宋代文人儒士谈兵的一个突出特点。即使如范仲淹等有从军征战经验的文人,其谈兵之文也常援引古代成功战例、兵学理论进行论述。张方平试图通过研习古代“兵谋”、“地志”解决朝廷现实问题,其军事观点终与现实始终有一定的隔膜,故其现实意义是有限的。

其次,体现在儒家思想对兵学思想的渗透。在处理宋夏关系时。张方平主张采取“和”、“守”的策略,这与其从儒家思想中以仁德“王天下”的理想出发。对西夏从文化予以认同有关。张方平认为。西夏居住地河西走廊、朔方、河湟等地原是汉唐旧疆,曾是“王化”之地:“盖今羌戎乃汉唐郡县,非以逐水草射猎为生,皆待耕获而食……况朔方、灵武、河西五郡,声教所暨,莫非王民。”张方平主张以守为主。反对征战的应敌策略,还与其“仁者无敌天下”的儒家思想密不可分。他认为“自古以来,论边事者莫不以和戎为利,征戍为害”。是因为“仁者无敌于天下”,实行仁德。以王泽布施天下,使远人自服:“中国礼义,容覆大矣。若将来契丹却与元昊通和,遣人复请开纳,则今诏勅已具,后命元吴被此德音,应知感戴。”坚持以仁义德行招徕异族。张方平还认为攻人之城的功劳,远比不上礼仪教化功劳,如他在论述汉代功臣时。认为叔孙通定儒家仪礼,使“悍夫慑,勇夫服,不施威刑,不烦训。令君尊臣卑,上下肃定。宗庙以严。朝廷以庄。位分以叙,贵贱以别”,其功劳远远大于“彼攻城野战”之功,“彼攻城野战,出奇画策,特决功于一日尔”,“若叔孙氏,其可谓有国功者欤!”宋代众多文人儒士参与前代兵书整理研究,使兵学在宋代得到空前发展。并使儒学思想在很大程度上融入兵学理论,促进子宋代兵学思想的仁德化、伦理化。这是宋代文人对兵学发展的独特贡献。

张方平是北宋中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其谈兵之文包含了丰富的军事思想,体现出较深厚的兵学修养。他从如何应对西夏出发,对朝廷军事制度、文武关系、兵民关系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张方平写下了诸多谈兵之文,这是北宋特定的时势下兵学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张方平英雄理想与民族忧患意识使然。张方平以一介儒士身份谈兵,其谈兵之文具有浓厚的儒家色彩,体现出“资经史为故实”的特点,并表现出儒学思想对兵学思想的渗透。

猜你喜欢

儒家
知命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基本焦虑下的“道”之争夺战
试论中国古代音乐的艺术精神
儒家生命观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启示
儒家思想衰落对魏晋文学的影响
切磋琢磨,乃成君子
《刺客聂隐娘》电影镜头语言中的价值传播
茶道
贝淡宁:儒家重视对社会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