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垮掉到对外:俄国青年问题
2009-06-15方亮
方 亮
普京上台后倡导建立主流价值体系,爱国主义成为其核心。但一个不能明说的东西就是,民间的极端民族主义情绪与这种爱国主义有着某种同质性,这种同质性对普京及其由军官和间谍组成的强力政权来说有着一种“鱼水关系”。所以,法西斯化在俄罗斯愈发猖獗。
4月27日,在喀山市举行的一场俄罗斯足球超级联赛上,一些年轻球迷打出了“生日快乐!爷爷!120!”的标语。这一画面在俄罗斯引起了极大反响。因为这个曾在二战的硝烟中浴血奋战的民族十分清楚谁在这个时候过120岁的生日,这个人便是希特勒。值得注意的是,这几个引起全国性反响的俄罗斯青年并没有被逮捕,甚至没有警察上来阻止他们的行为。
俄自由派媒体《独立报》文章指出,在过去如果有人为希特勒张目,只需要跟他提伟大的卫国战争,他马上就会闭嘴,“而现在,你再跟眼下这些年轻人提那场战争,他们会说如果苏联和纳粹德国联手,那么莫斯科早就统治欧洲了”。
暂时无法判断《独立报》的说法是否夸大,但这篇文章中多次提到的一个概念——俄青年法西斯化,却是世界皆知的事实。臭名昭著的光头党早已让俄罗斯成了许多外国人眼中的恐怖之地,而一群光头小青年集体行纳粹礼的照片也成了法西斯化的俄国青年的真实写照。
作为最迅速也最直接体现社会变化的群体,青年的堕落反映了俄罗斯社会转轨的巨大代价。
混乱年代的印记
1991年,在开过第22次全会后,苏联共青团正式解散。距离俄下一个有影响的青年组织的建立还有14年。所以,共青团的解散对于俄国青年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发展来说必定是一件大事。
2008年10月,共青团建团90周年纪念活动在全俄境内展开,人们用各种方式纪念那段“充满集体主义乐趣”的年代。现任俄加里宁格勒州州长格里高利·波斯回忆说:“共青团对我来说不是一个政治组织,而是一个生活的大课堂。我十分怀念同伙伴们不仅一块犯错也一块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的年代。在这个大课堂里,我学会了如何做人和生活的理想。”
从波斯的描述中可以感觉到,苏联共青团组织的各种劳动很像中国当年的上山下乡运动。人们回忆起这段时光时,总是淡化其政治色彩而强调它对人生的影响。而戈尔巴乔夫未能收住缰绳的改革,带来了对共产党及其一切附属物的批判。尽管人人承认共青团不仅仅是一个政治组织而且承担着强大的社会功能,但是狂热的思潮还是淹没了人们的理性。在苏联共青团第22次全会上,这个1亿苏联青年的“人生课堂”被匆忙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正如美国“垮掉的一代”一样,俄罗斯始自戈尔巴乔夫终于普京的将近20年的混乱,带给这一代青年的是价值观指导的缺失、生活的困窘(我国著名俄罗斯问题学者陆南泉曾于这个时期在莫斯科做访问学者,他称当时晚上根本买不到一点东西吃,只能饿着)和家庭教育的无力(许多家长做数份兼职以维持家用,疏忽了对孩子的教育,曾让普京流泪的电影《12怒汉》中反映了这段历史)。可以想象得到,在这种社会和经济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的精神世界必定充满了扭曲。正如《生意人报》的一名记者所言,那是一个许多成年人因忍受不了生活的压力而成天酗酒甚至选择自杀的年代;孩子们就更加不幸了,他们要一辈子携带这个时代的印记。
笔者留学俄罗斯时亲眼看到这一代俄罗斯青年人的堕落。在路边、海边和街心花园里随处可见无所事事的年轻人聚在一起酗酒、笑骂。没人敢半夜上街,笔者和同学偶尔几次夜里出去,看到的是一群群小流氓像港片里的黑手党一样聚会,从他们身边经过时入耳的是肮脏的咒骂声。这些无所事事的青年年龄均在20岁上下,正好是在戈尔巴乔夫改革后俄罗斯最混乱的年代里成长起来的一代人。试想这一代青年成为俄罗斯主人的时候,他们将用什么样的眼光来看待历史,看待世界?“列宁领导十二月党人起义”
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言,社会发生动荡或灾难时,人的一些阴暗本能会自动表现出来,一些庸才也会十分活跃。相比于共青团时期,混乱时期的俄国青年缺少了价值观方面的强力介入,于是除了与自由、民主和私有化有关的资本主义价值观,一些杂乱无章的思潮也趁机侵入,而历史虚无主义和拜金主义也在这个时期成了年轻人的时尚。
2007年,俄罗斯科学与高等学府委员会对圣彼得堡市的1134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在被问及什么是自己的理想形象或模仿对象这一问题时,诸如保尔·柯察金、朱可夫和伊万·苏萨宁等俄罗斯英雄人物鲜有人青睐,许多人把目光投向了投机商人、黑手党老大等等。在被问及心目中最重要的东西的时候,50%的学生选择了“金钱”。
如果说共青团解体后的14年里青年们没有了思想上的引导者,那么也不尽然。电视等被俄罗斯寡头们控制的大众媒体便充当了这么一个角色。在另一次关于电视给俄大学生的思想带来了什么的调查中,62%的人选择了“拜金”,46.3%的人选择了“不择手段达到目的”,30.5%的人选择了“暴力和犯罪”,19%的人选择了“自私自利”。俄罗斯电视台每晚10时以后集体播放三级片,由此可见一斑。
政治转型和经济转轨带来的资本主义思潮的入侵让人无法抵挡,连后期的共青团都成了寡头和新一代俄罗斯权贵的大本营,就更不用说当时还不谙世事的普通青年。由此带来的是青年的“无知化”。
一位长期从事青年教育的老教授撰文痛陈青年素质的降低,他讲述了自己亲历的事情。在一次考试中,一个女大学生回答一个历史问题时说道:“列宁领导了十二月党人起义,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下,起义失败了”老教授写道,我一直看着她的眼睛,她没开玩笑。
同样,在一些类似中同“超女”和“青年歌于大赛”的电视活动中,一些青年们背不出普希金长诗《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哪怕一个完整的句子,这些都让俄罗斯社会感到尴尬。
民族主义的低龄仲张
思想的空洞、价值观的扭曲和知识的匮乏,这些成了相当一部分俄罗斯青年的真实状态。于是乎,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被提了出来,用什么占领青年的思想高地?
这个关乎国家未来的大问题在普京任内得到了顺势而为的解决。之所以称作“顺势而为”,是因为一个从衰败中走出的昔日大国难免要伸张自己的民族主义情绪,而这种情绪在青年人身上往往体现得最为直接,再加上俄民族性格中的极端性,以及部分政客的煽动,俄罗斯青年的民族主义化甚至法西斯化,就愈发呈现出灾难性的特点。可是普京政府非但没有采取得力措施约束青年人的行为,反面对其网开一面,利用这种情绪去对抗共产党的旧意识形态和西方鼓捣的颜色革命浪潮,这就成全了民族主义的低龄伸张。
作为俄青年法西斯化的急先锋,俄光头党的种种罪行已经无须赘述,值得一提的是俄高层对待这种风潮的态度。正如这次给希
特勒过生日事件没有受到警察阻止一样,俄政府刘光头党的打击十分不力。据悉,在今年年初发生了莫斯科大学校园内中国留学生被捅18刀还被摘掉肝脏的事件之后,莫大校方召开了各国留学生代表参加的会议并增加了巡逻警力,但收效并不明显,光头党夺命案此后又数度发生,笔者的朋友从莫大留学归国后称,连警方都已经麻木,因为政治层而尚没有推动解决该问题的强大动力。
在这种动力缺失的同时,光头党的害人手段正日趋残忍,砍头、泼硫酸等以前没有过的手段都被用上了光头党已经在网站上发出号召,要求党员们在5月5日发动针对外同人的“屠杀”,其嚣张气焰简直到了无法无天的地步。可是人们尚未在打击光头党的行动中看到类似俄警镇压远东反政府抗议人群时拿出的力度。
说到底,政客们需要这种民族主义情绪,普京上台后倡导建立主流价值体系,爱国主义成为其核心。但一个不能明说的东西就是,民间的极端民族主义情绪与这种爱国主义有着某种同质性,这种同质性对普京及其由军官和间谍组成的强力政权来说有着一种“鱼水关系”。所以,法西斯化在俄罗斯愈发猖獗。
新青年团体的崛起
2005年被称为俄罗斯青年组织的“元年”。在这一年,亲执政党的“纳什”和“青年近卫军”等组织相继成立。从目前的发展看,这些组织都能获得较为充足的资金支持,除了俄财政部在联邦专项计划名义下向其拨款,许多大公司也十分热衷于向它们捐款。同时,“纳什”的一些青年领导人已经进入“统一俄罗斯党”的领导人行列中,这也显示了那些大公司的眼光。而且,这些组织的结构和严密性愈发健全。在一次“纳什”组织的“招新”活动中,“考官”问一位希望加入的女大学生:“你知道普京之路是什么吗?”“你知道普京都为我们的国家做出了哪些贡献吗?”从这些问题中,已经十分清楚地看到了该组织的宗旨。
建立这一系列组织的直接动机来源于防止乌克兰和格鲁吉亚式的颜色革命在俄罗斯重演。在克里姆林宫的思维中,大学生构成了上述两次革命的主力,并且在俄国内,也有“波拉”、“保卫”和“不与普京同行”等一批反政府青年组织不时上街扰乱视听,所以必须控制大学生,让这股力量为我所用。被称为“青年组织之父”、现已担任俄联邦青年问题部长的雅凯门科在“纳什”组织的成立大会上称:“在你们之前有一个‘失败的一代,你们不能成为同样的一代人。”这个“失败的一代”指的就是从1991年共青团解散到2005年新青年组织成立这14年年间成长起来的一批人,或者说其成长期没有经历普京时代的一批人。
近来,“纳什”、“青年近卫军”、“欧亚青年联盟”、“地方的”、“年轻的俄罗斯”等团体不断组织各种活动,对普京和梅德韦杰夫政府表示支持。如在不久前的反政府风潮中,“纳什”和“青年近卫军”部组织了支持政府的游行。同时它们也利用一切机会进行“外向性”的表达,比如组织人去爱沙尼亚保护苏军烈士铜像,包围波罗的海三国驻俄使馆等。
2007年4月,爱沙尼亚政府决定将苏军烈士墓移走,引起当地俄罗斯族居民强烈不满,结果1200多人在抗议政府的行动中被捕,50多人受伤。在俄罗斯国内,事发之日被称为“铜像之夜”。之后,“纳什”不断参与保卫波罗的海三国苏军烈士铜像的行动,而且每年4月都会举行纪念活动。一些活跃分子已经被三国海关列入黑名单,以阻止他们入境。
日前,俄联邦青年问题部长雅凯门科在圣彼得堡的一次讲话中称:“现在,我们的组织还仅仅是全国性质的,今后我们要将其发展到国际领域……我们要向敌视我们的西方进军!”实际上,在雅凯门科这番讲话之前,“纳什”等组织已经表现出了强烈的“外向性”,而俄政府解决青年问题的那种“顺势而为”态度,也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俄罗斯,目前年龄在14岁至30岁的青年共3800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7%,这个庞大的群体正引起政府前所未有的关注。从“纳什”和“青年近卫军”等团体的发展道路看,爱国主义是其发展的主要纲领,而对现政府的支持是其获得物质和精神支持的主渠道。作为今后解决青年问题的主要方法,俄政府正计划在中央和地方层次上设立青年人政府和青年人议会,这其中,普京的侄女维拉·普京娜极有可能领导圣彼得堡的青年人政府。
2009年是俄罗斯“青年年”,在普京总理年初发表“允许危机下的合法抗议活动”讲话之后,当局与反对派的“街头较量”已不可避免。而在克宫前反普京大游行及“5·9”胜利日、“6·12”国庆日等关键时刻,青年人是否依然整体支持普京,将是衡量现政府稳定性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