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其昏昏,怎能使人昭昭
2009-06-13徐学愚
2009年高考已结束,纵观各地语文高考试卷,却发现一些似乎残缺不全、答非所问、根本无法解释的答案。令人非常迷茫!这里仅以现代文阅读为例,摭取如下,与各位商榷:
江苏卷14题:请探究都江堰蕴含了“上善若水”的哪几层深意。(6分)
这是一道探究题,题干的要求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上善若水总共有几层深意,二是都江堰蕴含了其中的几层。“上善若水”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争名利。
似乎很难分析出有几层意思,那么题目是否就演变为都江堰怎样体现了上善若水这一哲学思想?但答案给出的是:以水比喻“上善”,即都江堰是上善之作;修筑和维护都江堰的李冰及其后任可谓上善之人;由此引申出做人要做上善之人,做事要做上善之事。答案的三点其实是文章的思路,所以这个问题要问的应该是本文的写作思路是什么?不然学生难以摸清答题的方向,从而导致答案的错误。
再看选做题实用文阅读中的17题:从全文看,黄永厚的“冰炭同炉”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6分)
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前两段介绍了黄永厚先生的生平,第三段有一个承上启下的句子:“多难的人生反而增加了黄永厚对生活的热爱,养成了他独特的生活态度,培育了他卓异的绘画风格。”接下来便是介绍他的性格和画的特点。“冰炭同炉”这个词不难理解,是个矛盾统一的说法,就是相对立两方面因素的融合。给出的答案是①既关注现实、褒贬是非,又淡泊宁静、低调处世;②对懂画的朋友慷慨相赠而把重金购画者拒于门外;③将自己对现实人生的态度借历史人物的孤高傲世表达出来。其中的①②无可争议,可是第③点的表述能否算作矛盾统一有待商榷。而且文章中说“了解黄永厚的人都说他画的是自己”,这又能否算相对立的两方面?相反,文章中的前两段可概括为“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却依然热爱生活”,笔者以为这也是体现“冰炭同炉”的方面,因为题干要求的是从全文看,而且没有指明冰炭同炉仅指性格方面。
还有选做题论述类文本的16题:作者指出人们往往对异类持什么态度?作者认为应该持什么态度?(6分)
本题答案是排斥、打压,缺少起码的宽容。肯定具有积极意义和带来创新结果的异类,容忍无害的异类现象。第一问的答案基本是同义反复,却看到有些答案解析中将其分为两个得分点,这里就先不说了。但是作者对异类的态度,在文章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信息:“不过,切勿强求‘异类,最应警惕那种哗众取宠的故作怪异,如父亲逼着体弱女童跑全国、当街裸体自我标榜是行为艺术之类,就是渴求社会认可的假异类、真恶俗。”即盲目追求异类。所以作者的态度中也应该加一点,不可盲目追求异类。要知道,这是一篇论述类文本,以思维严密为基本特征,漏掉一个重要的信息实属不该。不仅如此,这条信息与现代中学生的现实生活关系密切,是他们应该注意并提取到的。
再看全国卷Ш实用类文本阅读,12(4)文中说:“陶行知不仅是一位富于想象的浪漫主义理想家,而且是一位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家。”这句话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8分)
“启示”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①动词,启发提示,使有所领悟;②名词,通过启发提示领悟的道理。这句话的本义是陶行知既有远大理想又脚踏实地,这句话能给人什么启示呢?我们知道陶行知是伟大的教育家,那启示就应该是:要做成一件事情不仅要有远大的理想还要脚踏实地。况且结合全文,陶行知劝解操震球不仅要有宏愿还要了解现实中的苦的文字,可以印证这个启示。可答案给出的是观点一:陶行知献身乡村教育的是实干精神值得学习。①激情满怀,永不满足,不断追求新的目标;②乐于接触贫苦群众,善于动员志同道合者加盟;③为实现理想而自我牺牲、呕心沥血。观点二:陶行知从改造乡村教育入手改造中国的理想在当时是行不通的。①人民群众与三座大山的矛盾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②他认为“国运盛衰决于一转念间”,显得过于简单化;③他的教育救国的构想过于理想化,脱离社会实际。观点三:陶行知既有远大理想又脚踏实地,值得学习。①要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必须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②要注重调查研究,善于在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③应有求真务实的精神,努力实现人生价值。这个答案明明回答的是你怎样评价这句话或者陶行知的一生。评价或启示怎么能一样呢?这样的设题和评分答案,同样使学生很难答准答对。
还有11题(2)小说中的孕妇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概述。(6分)
给出的答案是:①具有善良、温婉等传统的女性美;②有责任心,做事认真;③对人生抱有美好的向往和期待。答案中第三点描述的不是性格,若是性格应该表述为乐观,若是这个答案,则问题应该是否应改为概括小说中孕妇这一人物形象或者孕妇是个怎样的人?
福建卷选考题中文学类文本阅读14题:请结合阿庆这一形象,探究作者提出的“精神生活有时可以代替物质生活”的观点。(6分)
引号中的句子可理解为,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基础,但是精神生活有时候可以让我们忘却物质生活的贫乏。其中,“有时”指的是某种情况或某个层面,到底是哪种情况哪个层面则可以作为探究的内容。不过,给出的答案是:探究要点:①精神生活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②在物质生活的基本要求之外,人们还有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③精神生活给人们带来的乐趣,是物质生活所不能代替的。(需结合阿庆形象探究。如有其它观点,言之成理亦可。)因为探究题是新题型,不知道这三个要点需要都谈到还是只谈其一即可,若只谈其一,前两个观点未免太浅薄,第三点“物质生活不能取代精神生活”与“精神生活有时候可以取代物质生活”整整把精神生活的重要性降低了一个层次。若三点都谈,第三点的说法仍然不准确,而且三点之间的层次性不知道该怎样体现。
还有山东卷的22题:文章最后一段说:“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请结合全文,谈谈这句话对你的启发。(6分)
答案是:世界无限广阔,诱惑永无止境。面对现实提供的一切可能性,我们不能闭塞与拒绝,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出去闯荡一番。与此同时,我们更应该保持清醒,坚守自我,早些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位置。这是个探究题,但是对照题目与答案,我们不难发现,答案基本就是把句子解释了一遍。那又何必拿探究来唬人呢?直接问怎么理解这句话好了。
以上仅是笔者本人对问题与答案明显不能对应现象的几点看法,如再结合对文本的理解,让人疑惑的地方就更多了,仅举一例与大家一起探讨:全国卷Ⅰ第15题:解释句子在文中的含意(2)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答案是尽管沙漠是荒凉和单调的,但是人们却可以通过劳动让人生变的丰富多彩。前半句好理解,后半句中到底是什么让人生变的不荒凉。根据全文,这应该是最能体现本文主旨的句子,因为下文有一段文字是“这话被写在墙壁上,刻在石头上,嵌在沙丘上。是心声,也是写照;是鼓动,更是诺言”,也就是这句话体现着石油工人的精神品质。本文写的是在荒凉的沙漠中石油工人创造的奇迹,“工装的红色如花如霞,表达了作者对石油工人美好心灵的赞颂和敬仰”(本大题16题的答案)。笔者个人认为主旨确定为奉献中体现伟大的人生价值更为妥当。另外文中即没有单独提到劳动,没有描绘劳动的场面,也没有描述石油工人的人生是如何多彩,所以很难让人想到劳动改变人生这一角度。
王大绩先生早就痛切地指出:“如果说,高考语文试题全部是错题——这样说的确是耸人听闻;但是,如果说,历年所有高考语文试题主观题目给出的‘参考答案几乎都不精当,都有毛病——这样说又确实是负责任的。”在台湾的试卷评析中也把试题答案的无可争议作为试卷质量的重要标准,如果高考试卷中的答案引来众多争议,将会使一线教师具体教学过程中无所适从,希望能引起命题者更多的关注。
(徐学愚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宁海中学31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