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期待教材建设的进步
2009-06-13李汉军
一、教科书使用的理性问题
新课程期待教师从课程的被动执行者转换为课程的主动构建者,提出了动态生成的课程观,这是具有革命意义的。“大纲——教材——教师——学生”这种课程单向下移的简单程式将淡出,课程将由课标、教科书、教师、学生之间互动构建而成,其生动性将得到加强。教科书编写不仅要体现课标精神,把国家课程教育的意志物化,还要认真倾听来自教师和学生的诉求,其建设正在承受前所未有的挑战。同课改实践一样,教科书建设处在起步阶段,实验教科书在努力革新的同时,它自身的缺陷必然存在。我们必须正视这一点,抱着一份宽容,以负责的态度期待教科书建设的进步,保持使用的理性。
教科书虽然依旧处在教学媒介的中心位置,但它不再是唯一的教材了。编什么我们不一定要教什么,学生也不一定非要完全按部就班学教科书的内容。教科书不可能提供“满汉全席”,我们不必期待着编者打造一套普遍适合教与学的教科书。新课程倡导教和学主动开发和建构课程,教科书的不完善,正是给予我们的空间和机遇,我们应当主动去填充和利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苛责教科书的心态是不理性的,也是没有真正理解新课程观的表现。抱着教书而非用书的旧习惯参与教科书建设讨论,从立论基础上讲是不合时宜的。
人教版语文实验教科书在编写理念和思路上,以“守正出新”为原则,对这一点笔者持赞同观点。有些文章是一个民族有一定文明素养的人必须认识和掌握的,比如那些在思想文化史上和文学发展演进过程中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文章,这些文章是民族的精神财富,是应该像血液一样代代传承的,这关系到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和一个民族以何种精神品格存在的大问题,对学生来说,阅读这些篇章有个精神奠基的问题。时代飞速前进,各种思潮汹涌澎湃,学生的阅读趣味渐趋多元,时代性、生活化、通俗性、趣味性的呼唤与日俱增,在这种情况下首标“守正”之原则而不媚俗,这是一种编写智性。教科书任何时候都具有导向功能,它必须保持一种高远的品格,永远不能和使用者的阅读期待重合。教科书不是商品,选文大肆迎合时俗的做法不够慎重。
新课程改革顺时而动、应运而生,教科书也应当与时俱进,人教版教科书兼顾了“出新”,这是恰当的。实验教科书选编了有利于提高学生当代公民素养的反映时代的新篇章,积极吸纳教学研究的新成果,精心编写课后研讨与练习,写作训练的设计思路力求亲切,又安排有梳理探究方面的语文学习活动和旨在为学生课外阅读指路的“名著导读”栏目,可以说,还是给教学提供了一个能够充分开展的平台。
人教版语文实验教科书的另外一个特色在单元文章的组合上,各单元所选文章及其作者各具特色,具有一定的可比性,适合采用比较教学的策略,便于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如果较好地驾驭,在设计时既体现单元内课文教学的层次化,使各篇目承担相对独立的教学任务,减轻每篇课文教学在字词句段篇等方面的过重承载,又能使各篇课文的学习在学习层次和学习内容上形成一个有序的联系的整体,不仅能较好的处理实验进程中反映突出的所谓的课时不足的问题,还能提高教学效果。比如必修3的第三单元,教科书选编了《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师说》四篇课文,教学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把它们当作一个整体来设计:让《过秦论》承担发展学生朗读能力的任务,以读作为主要策略,学生能读好,就算有收获;教学《寡人之于国也》可以把比喻论证的学习作为要点,然后让学生自己揣摩《劝学》的比喻论证;《师说》的教学重心就放在文章论证结构的学习上。然后组织学生对比认识一下孟子和荀子、贾谊和韩愈,对照一下前两篇和后两篇的论证方法,再归纳梳理一下文字知识就可以结束教学了。几乎所有单元的课文都可以通过类似的设计方略开展教学,这一点是人教版教科书对教学实践的关照,我们要充分地意识到教科书的这一优势,强化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进一步加以开发和利用。
至于教科书出现的一些小瑕疵,比如说课文注解的失误之类,不宜作为批判的主要依据,由于编写时间仓促的缘故,这是在所难免的。我们可以把自己发现的问题加以整理并反映给编写者,推动教科书在使用中不断完善。笔者在使用时也发现了这方面的一些问题,比如说《过秦论》一课将“委命下吏”注释为“(百越之君)把自己的生命交付司法官吏(审讯)”,注释句本身就是一个病句,《师说》中把“ 今之众人”中的“众人”解释为“一般人”也与文章内容不符,凡此种种为数不少,本文不打算一一列举。
二、对于教材建设的期待
教科书和教材是两个概念,教材的内涵要比教科书丰富,我们应该分开来认识它们。新课程教学要求突破以教科书为唯一使用媒介的做法,教材建设的丰富多样性是教学实践需要的呼唤,更是编制者应该追求的目标。课程、教材编制者把教学定位为课程和教材的生成过程,从理念上讲是先进的,这种期待有助于使教学渐趋务实和主动。但是编制者要自觉承担教材建设方面的更多义务,发挥自身职能和优势,努力为教学实践提供方便。教学一线对教材的建设缺乏条件基础这是普遍存在的现状,具备教材批判和建设能力的教师所占比例不是理论上所想象的那样大,承担教材编制任务的团体应当向一线教学提供完善的教材,必须正视一线在搜集和编制教材方面受各种主客观因素制约的事实。从教学实践需求的角度讲,笔者认为语文教材的编制还存在较大空白,除了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和拓展读本,应当为一线教学提供相对丰富的“音影资料包”,比如说剪辑近年来各界利用现代技术摄制的一些优秀音像资料,像中央电视台“电视诗歌散文”栏目制作的一些篇目,宁夏电视台和山西电视台联合摄制的大型系列片《唐之韵》,还有一些小说戏剧的影视剧,名家对经典诗词的吟诵和演唱等。“音影资料包”可以与教科书等教材配套推荐发行,虽然说其发行量相对较少,但这种照顾教学实践需要的做法是有积极意义的,一方面可以为相对落后地区搞好语文教学提供巨大的资料支持,避免语文教学在教材使用层次上形成巨大落差,导致发达越发达、落后更落后的恶性循环;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增加人教教材自身的魅力。有多年教材编制经验的人教社具备这方面的资质,也应当在这方面有所开创和作为。
当然,以上意见,仅仅是个人的一些粗浅看法,作为参与课改实验的一线教师,这些只是基于自己教学实践考虑对人教版教科书和教材建设的一些认识和期待,肯定存在偏颇,权当是对课程改革的一种不够成熟的关注。
(李汉军 宁夏西吉县回民中学75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