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初中低年级作文教学之我见
2009-06-13冯开进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明确提出“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有鉴于此,笔者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意研究初中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的特征,发现其特点是:学习欲望比较强烈,想象力比较丰富,生活阅历不够丰富,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较弱,思考能力、表现能力正在成长过程中。针对这些特点,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笔者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现整理如下,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一、营造适宜的环境,让学生乐于写作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成绩,而对学生的情感体验相对忽视,学生学习的兴趣、自信心的培养、健全人格的塑造在教学实际中成为一种点缀。不少学生惧怕作文、厌恶作文。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教者没有用爱心和智慧去哺育每一棵幼苗,为他们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让他们茁壮成长,学生因此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只要教师改变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种状况是完全可以改变的。
一般教师上第一堂作文课,常用“约法三章”“订立规矩”等做法,笔者则明确向学生表明自己的观点,坚信世上没有写不好作文的孩子。并列举本校不少作文成功者的例子。看到学哥学姐们发表的文章,孩子们心动了。开学第一个月,在每堂写作训练课上,都请班里的写作积极分子现身说法,听到身边同学成功的经验,不少同学心中怕写作文的阴影在慢慢消散;课后,笔者花费大量时间找那些作文困难户聊天,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沟通了师生的心灵,使这些同学渐渐地也不再怕写作文了。
每堂作文课上,笔者都注意鼓励和引导,从不轻易否定,也不将观点强加在学生身上,真正把“过程”交给学生,学生始终处于“过程”之中。每堂课都让学生自己读、自己演、自己写,学生活动方式多样;听、说、读、写全面铺开,课堂活泼有趣。为了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始终处于紧张而又积极地思维状态中,同时又不至于因紧张而影响思维的质量,有时在课堂上播放录像片,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写作;有时让学生朗读自己的作品,体验成功的乐趣;一个月组织学生举行一次编辑优秀习作的活动,通过评选佳作、评点佳作,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写作积极性空前高涨。各种活动的有序进行,营造了开放的良好的生态环境。慢慢地,不少同学开始喜欢上作文课了。
二、重视读写结合,让学生勤于写作
写作,是实践性极强的一项能力,是一项非得靠“习得”才能培养出的能力。新课标虽然没有提高学生每学年的作文总量,“作文每学年不少于14次”,但却规定学生“练笔不少于1万字”,这实际上要求学生多写多练。语文教师应顺应新课标的要求,在勤练上下功夫。在写作教学中应想方设法让学生乐于实践,勤于写作。
针对初中低年级学生的特点,笔者采用了“以读导写”的教学策略,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作文,在阅读中感悟。习作模仿范文是读写结合的有效手段。读文和作文毕竟是两回事,怎样由读导写呢?长期作文教学的经验是,通过模仿把读和写结合起来。经过对范文的消化吸收,汲取营养,开阔视野,丰富写作经验,运用范文巧妙的构思、精彩的语言进行创造性的写作。实践证明:这种策略既符合写作规律,又深得初中低年级学生欢迎。
《伟人细胞》的主人公贾里实现伟人计划的过程迂回曲折,情节跌宕起伏。学完课文后,笔者要求学生想象出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贾里新潮的伟人计划并形成文字。学生热情高涨,佳作多多;
沈从文的《端午日》让学生们了解了魅力无穷的湘西的端午节,学完课文后让同学们写写自己家乡的风俗。同学们大都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去描写,既激发了写作兴趣,又进行了一次传统文化教育;
学完《歌词三首》后,组织学生模仿三首歌词,创作一首小诗来赞美伟大的祖国,赞美亲爱的家乡或校园;
学完《新闻两篇》后,组织学生模仿消息的写法,为班上新近开展的“赛诗会”活动写一则简短的消息;
《七颗钻石》的故事是一个爱的故事,是一个圣洁的故事,圣洁的爱感动了上帝,更能感动读者。学完本文,不待布置,学生们已完成了一篇篇形象丰富、情节曲折的童话佳作。
渐渐地,学生们笔勤了,心也“晴”了。
三、加强“入格”训练,让学生善于写作
古人说,文贵有法,贵无定法。写作文首先应学习作文的常规体式,熟练之后自然就会加以变通了。目前,初中生的作文宜进行常规训练,使其符合写作的基本要求。这种训练可以称为“入格”训练。只有加强“入格”训练,学生才善于写作。
针对目前初中生作文中出现的常见问题,笔者认为应对初中低年级学生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训练:
1.确定文体不含糊
新课标规定:初中生要能写内容具体的记叙文,还要能写简单的说明文和简单的议论文。一般情况下学生想写一篇较能打动人的文章,还是选记叙文为好。既然选定写记叙文,就要明确以记叙、描写为主。议论只需三言两语,起点明中心的作用。教学中对那些不能紧扣中心、叙事颠三倒四、不会细细描摹、只会笼统交待过程的习作,要重点引导。
2.理顺语句不杂乱
作为初中生而言,作文语言要能做到文从字顺,平时要养成作文誊写前自读检查的习惯。通过自查,要能去除文中的错别字,修改病句,达到用词准确、语言流畅的标准。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笔者尝试引入句群的知识,重视学生写好句群的训练;同时,注意改进传统的作文批改的方法,尝试采用浏览批改法:即通过快速浏览,把握作文全局,发现共同问题。然后由学生自改、互改,让学生在评改中探索写作规律,体验写作乐趣。学生写评语时,建议他们参考身边的作文资料,注意学习并运用规范用语。
3.生发感悟不空洞
初中生对自然、社会、人生已有自己的看法和想法,甚至有一部分还有些“早熟”。在教学中要注意既不可随同众人喊大口号,又不能故作高深说些连自己都不理解的话。这方面,教师要身体力行,及时并经常对校园及社会上发生的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多与学生商榷,共同达成一致的意见;另外,还必须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通过向范文作者学习,逐步提高感悟能力。八年级上册的《明天不封阳台》就是一篇引导学生学会感悟的范例。文章是作者由与儿子讨论要不要封阳台、要不要给小鸟留一个生存空间,发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呼吁。类似的事情学生身边也时有发生,但同学们大都熟视无睹,还大呼无写作材料。学完本文后,学生对如何思考生活、表达思想有了新的认识。
4.规范书写不马虎
由于各种原因,现在能写一手漂亮、规范字体的学生并不多见,因此必须从低年级抓起。除了经常举办书法讲座,还每天安排二十分钟时间让学生练字(双休日安排三十分钟),并利用课前三分钟进行展示和评价,一个月进行一次检查和评比。进步显著者的作品在全校展示,并向家长发放喜报。学生提高了思想认识,教师加强了督促推进,书写水平怎么能不提高呢?
“入格”训练当然还包括其他方面的内容,但以上几点对低年级学生来讲是尤为重要的。
踩着音乐的节律,方能跳出美丽动人的舞蹈;加强了“入格”训练,才能早日迎来作文教学的春天。
作文教学,路在脚下,只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大胆探索,努力实践,定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定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冯开进 如皋市江安镇滨江初中22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