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写作教学刍议

2009-06-13周秋红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9年12期
关键词:读后感博客作文

对中学作文颇有研究的江苏省特级教师蔡明曾说过:“写作的本质是生命个体情感活动的表达;它永远是一种精神体验,一种生命活动;是一种与精神发展、生命轨迹的变化同步的文字化的呈现。”[1]

王蒙曾指出,中学生要“快乐学习”,只有在学习中收获快乐,才能把学习中的被动变为主动。写作也是如此,很多作家都认为“写作是快乐的事”。一个人能用语言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的确是一种幸福。但是在现实中许多学生却无缘这种幸福。那么,如何让学生爱上作文,并把这种“负担”变为“快乐”呢?

笔者认为采取“先放后规范”的教学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一、“放”的理论依据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李吉林老师就指出:“照理说,作文应该是学生喜爱的学习活动。然而,儿童的思想淳朴无华,他们不会无病呻吟,故作姿态。要求他们表达自己无动于衷的事物,便甚为苦恼,因此,作文很可能成为望而生畏、极力回避的课业。由此看来,作文的指导应着力于给学生深刻的感受,以获取丰富的题材,而不在于做法指导的详尽。古人说‘情动而辞发(刘勰),意思是作文若能伴随着情感的活动,则可呼之欲出,一挥而就。”[2]

“放”,是指先放开学生的手脚,激发他们的写作需求,要求学生“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这就是放胆为文,看到什么写什么,想到什么写什么,爱写什么就写什么,愿意怎么写就怎么写。没有任何条条框框限制,学生可以无拘无束地写,在轻松愉悦中表达自己的意思,从“无心”中还原写作的本来面目。

作文是个奇妙的东西,当你下决心写时却无法写出。叶圣陶对学生作文曾经有过精辟的阐述:“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作。”

如果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有意识地使学生在比较枯燥的学习生活中增加一些生活经历和阅历,然后再指导学生自由地表达,这既能让学生作文不痛苦、不虚假,又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写作的心理活动规律,这就是“生态作文”所追寻的基本内涵。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练习作文,最主要的目的是要他们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技能,而决不是教他们学会一种诀窍,能够收集空话,像搭七巧板那样拼凑成篇。”

二、如何去“放”

平时布置学生每天写一篇随笔,不限字数和题材,目的是让学生愿意写,写自己想写的东西,希望学生自主地写作。

人们常说缺少了自读感悟的阅读教学是苍白的,缺少了心灵触摸的作文教学也是没有灵魂的。有时人的情感是一瞬间的,错过了这一瞬间,也许再谈之边索然无味。高明的教师善于捕捉孩子心灵的那一瞬间,让它成为了永恒——摒弃外在的束缚,去触摸孩子的心灵。

在指导学生写《一片树叶》时,有位老师提醒学生不要把这片树叶仅仅看做是一片树叶,把这片树叶放在鼻子下闻一闻,放在耳朵旁听一听,用手去摸一摸,用眼睛去看一看。这时,写作视野就打开了,心灵也打开了,学会用心灵去感触周围的人,事,物,表达自己对人生的看法。

当让孩子进行创作,把自己的感受宣泄笔尖,写下了三百字、四百字甚至六百字的文字,这文字是什么?这文字就是孩子的心。同是一片树叶,就可以写出不同风格和思想的文章。的确,让学生不害怕写,让学生发现用文字表达自己情感时的快乐很重要。而学生只有自由地写自己想写的东西的时候才是快乐的。

当学生不怕写的时候,喜欢写的时候,等到初三时再教给他们一些写作技巧,那时候的技巧才不会成为一个空架子。

1.营造良好的“放”的氛围

共享、自由和开放是博客的核心精神。以学生为中心,创造自由写作空间,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传统的作文训练大部分为考试而作文,为文而造情。博客写作平台的出现,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它可供学生写周记、日记等,不拘泥于课堂的写作,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达的场所。加之它的共享性,写作者会尽量完善自己的文字,并杜绝了抄袭的现象,因为一旦抄袭,很容易被人察觉。

在博客上开展作文学习活动,学生收集的素材、作文的修改、发布的文章、发表的评论、其他人的评论等言行几乎都能一一记录在网上,并且可以从多个维度分别提取多个系列的学习记录,电子写作档案水到渠成。这样的电子写作档案不仅让学生看到自己写作成长的足迹,而且教师批阅可以前后贯通,有的放矢,作文讲评可以紧扣记录。

博客不是只给哪一个人看的,它是公开发表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这激励督促学生把它写好并写下去。其他的阅读者及时地与创作者交换修改意见和阅读感受,也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作成就感。学生在自己的博客里,表达内容的发展是以自己的取向为中心的,更能够形成归属感,这也是学生持续进行写作的内在动机之一,对写作能力稍差的初学者来说尤为重要。

2.改变传统的单一的作文模式

博客让学生可以随意写下自己看到、听到或者想到的信息,也就是说写博客本身就是一个写作和记录的过程,因此可以说写博客的过程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现在的写作教学最缺乏的就是没有自己的真实感受。

随着博客内容的增多和不断积累,学习者可以进行回顾,品味过去所写的内容,不断进行反思,加深体会和感受,博客对感受的触发和积累对于写作教学有重大的价值所在。通过博客的运用,学生可以逐步形成四个层次的发展:读别人的博客——与别人分享自己感受的快乐——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感受——最终学会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提高写作能力。

博客所具有的回复功能可以促进交流,而交流可以说是表达的催化剂,它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写,并能使内容进一步深化。而在传统的随笔、日记训练中,这种交流往往极其有限,而且不及时。

3.取消形式、题材的限制

所谓“题材”,就是对文章内容的思考——写什么;所谓“形式”,就是对内容呈现方式的思考——怎样写。既然作者思想的价值在于“题材”与“形式”,那么作文课上要学生学有所获的也不外乎两点:什么样的题材更有意义,怎样呈现才能表达得更清楚、更吸引读者。

在“放”的阶段,在“题材”和“形式”方面可以不那么苛求,学生爱写什么就写什么,爱表达什么就表达什么。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信手作文培养了写作兴趣,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向作文成功的大门。

三、有序规范并提高

写无坦途,在作文教学上,教师更要有耐心,不能追求一下到位,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先放”后规范。

在先“放”阶段,学生打下了基础,有话要说写,有事能写,有情能抒。至此,我们要进行规范性训练,或教师命题,或学生自己命题,按一定的文体要求专项写作,这样有序推进,最终学生的作文会达到既有个性的张扬,又合乎写作的规范的新高度。

众所周知,虽“文无定法”,但同时也有“文贵有法”之说。即使某人是武林天才,也不可能在他连“站马步”都不会的情况下就能练就“降龙十八掌”。我们教学生写作文,也必须从最基本的功夫教起,让学生掌握习作的基本“套路”。

这里,我想以写“读后感”为例加以说明。书上说:写读后感,“读”是基础,“感”是重点。这话千真万确,无可非议。但是,这话太空了——“读”,怎样去读,才算打好了基础?“感”这个重点怎样确立?这些都是未知数。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了写读后感的“基本套路”——先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所读内容,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即读后感的中心意思。继而用充分的论据论证自己的观点(所读文章的内容理所当然地成为论据之一)。最后重提所读之文,强调或倡导自己的论点。实践证明,这一基本“套路”行之有效。用上这一“套路”,就完全能克服“原文抄写一大篇,感想却只写一两句”的弊端。

到了初三,在学生已掌握这一“套路”的基础上,应从理论上加以指导。向学生明确,“读后感”这种体裁,属于议论文范畴,应按议论文的要求去构思。再从技巧上告诉学生,读后感与原文的关系是“不即不离”——“不即”就是不能大量抄写原文内容,末尾来个“我感到……”;“不离”就是紧扣原文,不能与原文不脱节,否则那就不是读后感了。

也许有人担心,照这样指导,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岂不是“千篇一律”?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因为,同读一篇文章,每个学生的感受不可能一模一样。另外,在论证时,所用论据也不可能“如出一辙”。南阳名师张惠灵先生曾这样说“把所读内容作为第三个论据最为合适”,难道他就不担心“千篇一律”?

所以,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应大胆地教给学生习作的一般“框架”,帮助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思路和技巧。

最后,对于写作,也得要学生养成良好习惯,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自觉写作,而不是单纯为了应付才写。笔者的做法是新学期开始的首次作文课上就明确要求学生,花半节课时间在固定的作业本上先打草稿,编列提纲,然后才能誊上作文本,下课前作文本上要不少于五行文字。在以后的作文课上再反复提醒两三次后,大部分同学都可以自觉执行。严格要求之余也不要忘记因材施教。以前,作文一直要求两节课内完成,对于一些平时不注意留心身边事或者表达乏力,构思缓慢的同学而言,草草了事甚至仿作抄袭便在所难免。如果采取分批交的方式,给学生留有余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对写作的畏难心理,提高写作的质量。作文教学也同样需要考虑到让学生力所能及,要使学生相信,通过一定的阅读摘录和练笔是能够学会和掌握写作的技巧的。

张维屏《新雪》诗云:“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对于写作而言,学生作文要有“新雷第一声”的响亮,就少不了平日在生活、阅读和语言等方面的积累。正是有了平时的积累——夜夜春风来,才有作文中的“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烂漫春天。

参考文献:

[1]蔡明.蔡明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7.

[2]李吉林.李吉林文集[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周秋红 南昌二十三中330029)

猜你喜欢

读后感博客作文
抉择——《给我一个拥抱吧》读后感
“读后感”等十七则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