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太阳最近的树》主题辨
2009-06-13张文成
阅读主题解读文本会受到兴趣、需要、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主观因素与情境、场所等客观因素的制约,积极的兴趣、需要、动机、情感、顽强的探究意志与良好的阅读情境,能促成解读判断,完善建构过程。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审定教材第三册2006年版选择了当代知名作家毕淑敏的一篇散文《离太阳最近的树》。在阅读提示中,编者说本文是从一个典型事件入手,用真实的叙述来表达作者对于人类愚蠢行为的谴责。笔者通过阅读毕淑敏本人的成长记录《我的人生笔记》一书后发现,这样的主题概括有失妥当。
笔者以为这篇文章的主题应该定位为:通过人类在特定的社会历史和特定的区域条件下被迫砍伐红柳这一事件,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珍视以及对和平的企盼。编者之所以认为本文是对人类愚蠢行为的谴责,主要是在于文中司务长置红柳生命于不顾,采取一切手段扼杀了这个高原上唯一的绿色生命。但不知编者是否考虑过当时砍伐红柳的前提条件。因为任何命题的成立都是有前提的,如果前提有一定的合理性,那么我们就无法对这个前提指导下的行为作全盘否定。文中司务长带领大家去砍红柳的前提是什么,又是否合理呢?课文所反映的是上个世纪60年代末在国家物资特别紧张、运输条件十分艰难的情况下,司务长为了完成他的使命,即提供给部队最基本的生活物资以满足军人们生存的需要。高原上气压低,煮熟食物困难,需要消耗比平原上多得多的能源,司务长算了一笔经济账:拉一车汽油上山一路上要耗掉两车汽油,焦炭运上来,一斤的价钱等于六斤白面。他在万般无奈之下,就地取材,有何过错呢?难道人命不更重要吗?如果说司务长为了满足个人私欲和贪婪,置红柳生命于不顾,一味地向大自然索取,那么谴责其愚蠢无知尚可理解,但实际情况显然并非如此。
毕淑敏在她的《我的人生笔记》一书《我的故事》一文中,叙述自己在西藏当兵时写到:“我感受到了要珍爱生命的伟大和渺小,我感受到了自然的威慑和人的能动,我感受到了要珍爱生命,善待自己,我感受到了人需要温暖和友爱。”在那物资极度匮乏、精神极度迷茫、环境极度恶劣的条件,时时都要面对年轻的生命近在咫尺的鲜血和死亡,人最需要关注的是什么?显然是生命,是人的生命。而且,在这篇真实的回忆性文章里,作者并不是以局外人的眼光来看待司务长以及战士们砍红柳这一事件的,而是以其中一员的身份同战友们同甘苦、共患难。在这个雪域高原数千男性军人中只有5名像作者这样的女兵,她们曾得到过战友们无微不至地关爱。作者在《我的人生笔记》一书中有《昆仑之吃》《昆仑之喝》《昆仑之眠》等一组文章,一方面写出了在高原当兵日常生活的种种不易,另一方面则塑造出一个温馨的部队大家庭。就是这样一个集体,为了生存的需要去砍红柳,是该去谴责发出指令的司务长呢,还是该谴责执行命令的战士们呢?谁也不该受到谴责,而真正需要谴责的则是那些肆意挑起人类战争的人。如果没有战争,有谁会愿意跑到这个缺少人类最基本生存条件的地方来伤害生活在这里的唯一绿色——红柳?显然文章是写的是人类在极其特殊的情况下,在保全人生命还是红柳生命的“两难”中作出一个艰难的抉择,最终理智战胜了感情,现实战胜了理想。作者通过富有顽强和奉献精神的红柳被毁灭,来表现人类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追求,那么她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呢?
1.作者重在红柳形象的刻画上
红柳是雪域高原的精灵,自然所赋予的生命美的化身。它生活在海拔5000米的雪原荒漠的皱褶里,终年与狂风暴雪为伴,生存环境不可谓不恶劣。作者在对红柳整个形象进行刻画时,将红柳的枝干比作钢铁,表现出其坚硬,彰显出生长的力度和生命的硬度;将红柳的叶了比作凤羽,突现其美丽,在贫瘠荒凉的高原上更美得灿烂夺目;将红柳花比作谷穗,表现其成熟时胜利般的喜悦;更将红柳根比作了一柄巨大章鱼的无数脚爪,盘卷的金属,描绘出其紧抱大地、防风固沙的顽强姿态。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刻画红柳露在外面的枝、干、叶、花面对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表现出生存的乐观与自信,又用比喻的手法刻画红柳埋下地下的根如同冰山的水下部分蕴含着巨大的生命能量,根与沙砾粘结得如同钢筋混凝土,展示出根的坚挺和硬韧。总之,不论红柳外在的乐观还是内在的顽强,都不得不令人欣赏和钦佩,这样一个美好形象的消灭本身就是一个悲剧。这个形象越美好,其悲剧性就越强,作者通过比喻、拟人、排比等一系列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红柳的外形与内质,它身上所展现出来的生命力是伟大的,而这是这种伟大使人觉得其弥足珍爱。
2.作者重在写红柳被人们的砍伐上
红柳是怎么死的?它不是被大自然迫害致死,而是死于人们的砍伐。守卫边疆的军人们为了生存的需要,一步步地将红柳变成了“炉中煤”。他们先伐那些比较幼细的红柳,经过一年又一年,最终像攻克堡垒一样来到那些最古老的树灵面前,挖空沙山,斩断柳根,用上炸药。为挖到红柳,人们可谓不择手段。最终红柳这个高原的精灵成了人类的猎物。除了写挖红柳的手段,作者还描绘了一副红柳被挖后的凄惨情境:“被挖走红柳的沙丘,好像做了眼球摘除术的伤员,依旧大睁着空洞的眼睑。”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杨柳可以说就是雪域高原的灵魂之窗。在作者看来,人们挖走的不仅仅是一株株杨柳,更是伤害了高原上一切生命所具有的生存精神。人们挖杨柳时越是表现出执着与勤苦就越能突显出悲剧性。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也就是说先将美好的东西展现给你,再于你面前一点点的撕碎,你看着它崩塌损毁,形体渐失,却无力挽回。我们不难看出,从红柳活着时的微笑到被挖后树坑的发怒。作者是悲哀的、无奈的,也是愤怒的。从表面上看愤怒的矛头指向是挖红柳的人,但实际上我们进一步思索就会发现,其真正指向的是那些肆意挑起战争的人,因为是他们的贪欲与私念,迫使人类不得安宁,和平难降人间,迫使人们来到这最恶劣的环境中,并最终导致这雪域高原的原居民——红柳的灭绝。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我们阅读文本时要“注重修改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我们不但是对他人的生活经历、个人遭遇、内心情感的了解、体会,更是在观照他人生活世界的同时,注重对自己的历史使命、所信奉与实践的价值态度、生活态度、内在灵魂的认识和反思。由于作者毕淑敏所写的这篇散文是以其真实的人生经历为依据的,所以我们在阅读这篇文章时,就必须要联系她的生活经历,体会其内在情感的真正指向,而不能割裂历史,抛弃事实,随意地按照我们今天的价值准则去评判。与此同时,我们还要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明白自己的历史使命:我们要敬畏生命,珍爱生命,只有通过实现人类的永久和平才能最终达到,而这才正是作者写作本文的真正主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刘正伟,李品.后现代主义阅读教学的重构[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6,(6).
[3]张悦群.文本解读的建构机制[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6,(11).
[4]毕淑敏.我的人生笔记[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6.
(张文成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镇江机电分院21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