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衡的《夏感》教学设计
2009-06-13宋小燕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字词会写会读,理解意思。
2.在具体的语境中把握词、句子的意思和表达效果
3.概括段落内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预习,扫除字词障碍,熟悉课文。
2.结合具体的语境体味和推敲词句的表达效果。
3.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关照文本,推动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发现并学会欣赏夏天的景致。
2.农民勤劳朴实精神的赞美,激发热爱农民的情感和对劳动的珍重。
二、教学重点
1.夏天景色的赏析。
2.文章主旨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
如何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授课过程
(一)导入
已布置下去的任务:让学生把自己对夏天的感受利用图画的形式展示出来。
引出课题:在座的四十六位同学对夏天的感受既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你们同是从少年的视角感受夏天,其结果都有不同,那作为成年人的散文家梁衡眼中的夏肯定会相去甚远,现在就让我们走出自己的夏天进入梁衡的夏天世界。
(二)课文内容讲解
1.扫除字词障碍
引导学生认识:要想走进文章,第一步必须扫除字词障碍。哪些字词都是必须掌握的?怎样掌握这些字词?(调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
2.朗读熟悉课文
课文较短,采用集体朗读较有气势,且和这篇文章的主旨相吻合,但考虑到文中长句较多,又不适宜集体朗读。所以,决定采用挑战式竞赛朗读。
3.析读理解课文
在导入中引导学生把感受转化成图画,授课中采用相近的思路,仍然利用展示图画这种直观形式,引导学生把视觉获取的图画信息转化成作者文中的语言文字,对文章的内容整体把握。主要操作如下:
第一步:打出麦浪丰收的幻灯片。设置问题:
①从文章前三节中找出词或者句子描绘所看到的画面的内容。
②补充出画面上未曾出现的内容。学生补充中打出棉苗、高粱、瓜秧的幻灯片。
③结合具体语境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从修辞的角度谈句子的表达效果,从动词的使用谈“扑打”“挑”“举”“匍匐”的使用。
④熟悉讲解的基础上概括前三段内容。(限制条件用一个字概括本部分内容。)
⑤阅读向表达渗透。
文中有这样的句子“春之色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仿照这个句子,结合你在梁衡文中读到的信息和刚才画面中的景色,把这个句子补充完整。
第二步:展示农民收割的图画。
①结合第四节所写内容描绘画面内容。
②讲解引出细节,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赏析细节的表达效果。
③透过文字层面理解文字内涵,设置两个理解途径:
a.把句子补充完整;
b.你如果是江淮晨报聘请的三十八中的一位小记者,你站在田头,你会向农民提问一个什么问题?如果你是农民你可能会怎么回答?(提示学生提问的问题不能脱离课文)
概括本部分内容,如果用一个字概括刚才分析的内容,怎样概括?写了人的勤劳和质朴。
4.悟读拓展课文
走出文本中的夏天,回到学生的夏天中来,如果你见到梁衡爷爷,你能把你的材料推荐给梁衡爷爷,让他把你的材料也剪裁进他的文章吗?争论中逼近主旨,并非仅写夏的景色,饱含着作者的喜爱情思和对农民辛勤的礼赞。
情感上渲染推进,齐声朗读文章的最后一节,和作者一起感受对夏日的深情以及对农民的礼赞。
我们在夏感中感受了夏的火热,回到现实中今年的夏天已远离我们而去,迎面走来的是秋的身影,让我们用《秋天的色彩》为题描绘以下你对秋天的感受。
5.板书
六、《夏感》教学设计思路
一、选择一个恰当的教材切入视角
《夏感》是梁衡的一篇经典散文,它所描绘的是以黄土高原为背景的夏天之景和夏天之人,对生活在中部城市和城市边缘的我们学生来说,仅通过文字的赏析想达到和文本及其作者进行对话,应该是有一定难度的。怎样避开学生生活视野的盲区,笔者在授课中对相应的课程资源进行了整合:把文本内容转化成几幅关键的图片,从学生视觉角度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逐步去熟悉和感知文本传递的信息,最终和作者的视域重合。
二、如何实现学生和文本、作者的对话
1.导入中唤起学生和作者、文本对话的意向
导入语的设置:
同学们,你们用你们的情感脉搏感知夏天,你们展示了你们眼中的夏天。你们都是同龄人,你们理解的夏天都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作为成人的、一个散文家的视界里的夏天又会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梁衡的《夏感》。
2.留出补白,在补白中完成和文本的对话
补白的第一种形式:
导入中设置学生把自己眼中的夏天感受转化成了图画,授课中笔者把作者铺洒的文字转化为图画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用作者的语言来描绘视觉上获取的信息。
补白的第二种形式:
补充画面上未曾出现的内容。在补白中,逐步走进文字所描绘的内容,搭建起学生和文本沟通的桥梁。
3.唤起学生已有经验,完成和作者的对话
寓含主旨的关键句“我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的黄金季节”,学生容易找到。但仅用找出来的这种形式也许能完成和文本的浅层次对话,但达到和文本深层次的对话是有距离的,达到和作者对话就会有更远的距离。为了能够拨开文字的层面,走进隐藏在文字背后的作者,讲解中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设置了一个问题和一个模拟场景。 问题是你认为你手中的对夏天感知的材料能拿给梁衡爷爷,让梁衡爷爷剪裁进他的这篇文章吗?能,是为什么;不能,又是为什么。模拟的场景是你作为江淮晨报三十八中的一个小记者去采访田间的农民,你会提问什么问题,如果你是农民,你又会怎么回答。
思维在争论质疑中碰撞,逐渐让作者从文字的背后跳出来。学生探究中认识到文章的主旨是:对黄土高原的夏天景色的喜爱、赞美及对生活在这里的勤劳、朴实的农民的讴歌。(梁衡在这里更多表现的是作者对黄土高原的一种情结,就犹如很多人对布达拉宫的情感,那是精神情感的一种注脚。视学生理解程度而定讲解的程度。)
(宋小燕 安徽省合肥市三十八中23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