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误区,走近成功
2009-06-13郑鸿义
良好的教育可以激活一个人大脑中潜在的能力素质,使其“活”起来,而不良的教育却可能扼杀一个人本有的活力,使之“归于死”。
作为一名有责任心和使命感的人民教师,我们不想“教死”人,就必须提醒自己,教书育人,责任重大,要避免误入歧途,要时时觉察并纠正我们在教学实际中的偏差,这样才不至于对我们的国家和民族犯罪,对我们的未来一代犯罪。
基于自身经验教训的总结,加上对当前语文教学实际的广泛了解和深入分析,笔者试着找出并总结了当前语文教学必须努力克服的“三大误区”,粗浅之见,供同行们商榷。
误区一:盲目求“严”
“严”字当头,迷信“严师出高徒”,不自觉地走入强制灌输的老路。
事实上,许多语文教师还是有意无意把语文当做是一门必须强制学生去学好的课程,总是认为语文“不严怎么行”,“不严,学生怎肯去读、去背、去写”。他们时时不忘多布置作业,定期检查作业,对作业不完成的或完成不认真的予以严惩。他们时时会为学生不听话或偏离了预定的轨道而大动肝火。这一些,用他们的话说,叫“恨铁不成钢”,可是他们忘了,“高压下的孩子长不大”,“有压迫就会有反抗”,他们自己给语文笼上了严酷的面具,自然会萌生学生畏缩和消极应付的心理。赶鸭子上架,向来是没有好效果的。
语文是学习语言的课程,而语言交际是一个人本能的欲望,激发一个人天生本能的欲望,是语文教学的本原。“如果教师能适当地用一种令人愉快而又认真的方式教授的话,那么所有的科学知识,就其本质及其关联来说都充满着趣味。”而若一个课程“充满着趣味”,我们还用得着“严加督促”吗?
营造宽松平和的语文教学环境,是语文教学成功的第一步。
误区二:盲目求“熟”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很多语文教师相信这句话。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他们要求学生一定要勤读苦背,重要的内容要背个滚瓜烂熟。于是乎,每次考试临近,我们总会看到许多同学在赶着背课文,背笔记,甚至是背作业。
这与当前的应试教育应当有莫大的干系,诚然,我们看到有许多同学在卷面上会因之而得了高分,但在高分的背后,我们有理由怀疑这些学生是否有相应的高水平。
语文是门灵活性大的课程,固定不变可以硬记的内容只占语文教学的一小部分。语文教学更多地需要学生自己去理解,吸收和运用。因此,我们应该更多地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仅仅是让学生熟记一些东西。事实上,只会熟读唐诗的人往往不会作诗,就是会作,也不过是些模仿抄袭之作。
引导学生从课本中跳出来,不仅熟读,更懂巧用,从而进入到更广阔更自由的语文空间,是语文教学成功的第二步。
误区三:盲目求“准”
“请准确回答这个问题!”
……
如何才算准确呢?当然是以本为本,或以老师说过的为准!
如果说在数学课堂上,这也许无可厚非,数字上一是一,二是二。但是在语文课堂上,还一味地要求标准答案,那就未免有些迂了。
但事实上这种现象还是存在的,而且可能还为数不少。有许多语文教师在提问时总是希望学生按着自己的思路走,或者是按着教科书的思路走。也许他们自己在备课时,也总是顺着教科书的指示走,他们忘了,除了预定的思路外,还能有自己的思路。他们自己限定了自己的思维,又在不经意中限定了学生的思维,他们固执的追求标准答案,而排斥那些不准确或不太准确的答案,他们不知道,在那些不准确或不太准确的答案里面,往往潜藏着学生创造力的火花。而这种排斥,将很大可能挫伤学生创造的热情。
在呼唤创新精神的当今世界,语文课堂理应成为激活学生创新精神的前沿阵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时时刻刻不要忘记让学生的思维能力“活”起来。
我们应该做的,是经常性的这样引导学生:“换一个角度想想……”“假如说……”“有没有新的意见?”“谈谈你自己的独特见解?”……不怕学生答错,就怕学生根本不去想。
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被激发出来。而培养出学生的活学活用和创新求异的精神,应该是新时期语文教学的最大成功。
(郑鸿义 福建省仙游县锦溪中学351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