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初中语文教材文本运用之谈

2009-06-13黄甫生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9年12期
关键词:内涵文本教材

在新课程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应该以文本为教学载体,深入挖掘其中丰富的知识底蕴和文化内涵,不仅能够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能够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不断发展提高。

一、读活教材文本,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

很多教育专家认为,教材是作者心灵的一种倾诉,更是激起读者思想灵魂的一把钥匙。正是基于以上的认识,笔者以为,在新课程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语文教材文本的载体作用,鼓励学生运用朗读、默读等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来充分地感受理解文本思想内容,从而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底蕴和文化内涵。

对此,笔者以为,学生应该带者一种虔诚和真心“走进教材”,充分领略其中深邃思想,进而“跳出教材”,让自己的这种感受随着与文本思想灵魂的交流,不断的丰富和拓展延伸。读活教材文本,具有如下的积极意义: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敏锐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的发展创新精神,让他们的思想灵魂受到震撼,接受精神上的洗礼;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表达方式,提高他们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例如,在苏教版(下同)八年级上册《最后一课》教学中,笔者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运用了如下的教学方法:学生自主阅读文本,整体感知课文,并要求他们能够运用一句话来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要求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划出自己认为值得赏析的精彩之处,并建议他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进行学习探究;教师设置一定的思考题目:①文章中的哪些语句点明了小说发生的时代背景?对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有什么作用?②文章中的“可怜人”各有怎样深刻的含义?③你能够体会出韩麦尔先生在上完最后一课后的神态意义吗?鼓励学生在多次朗读的基础上深入品味教师所布置的阅读思考题,并建议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或者书面表达等形式予以表现。这样,不仅能够激活学生的语文学习激情和兴趣,还能够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理解和感悟。

二、感悟教材文本,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

任何文学首先是人学。教材无非是学习的一种例子,阅读教材则是拓宽自身的知识视野。感悟教材文本则是学生学习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就是这个理。作者的思想灵魂不仅需要我们去阅读整理归纳,更重要的是,要求我们学生去用心感悟。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感悟教材文本,一方面,能够满足学生学习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语文学习思维,增强他们的知识底蕴和文化内涵。

例如,在朱自清的《背影》教学中,文本中的第6段历来是教学的重点。对此,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了如下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能力:(1)要求学生带着感情大声朗读“望父买橘”的背影;(2)同桌之间互相探究:这样的背影描写有怎样的艺术效果?体现了一种怎样的浓浓深情?(3)教师要求学生找出文章中的几处背影描写和作者的流泪,并分析其中所体现的思想感情。这样不仅要求学生带着与作者一样的感情投入到文本的阅读之中,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的思维情感得到了激活。

三、优化教材文本,培养学生的发展创新精神

苏教版语文教材在编写上体现了“课本—读本—课外选文”的设计思路,是语文教学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课程资源由教材文本扩展到课外可利用的所有资源的一种新型理念。这样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在使用教材文本的同时,更应该做到优化组合,发挥教材文本的整体优势。

笔者以为,优化教材文本,培养学生的发展创新精神主要体现在:鼓励学生按照自身的学习认知规律和学习基础适当的选择教材内容进行学习,做到“物尽其才,各尽所用”;允许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主张,培养他们鲜明个性和鲜活的思想;注意评价的多元化,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自信心,增强他们学习的动力。

综上所言,运用好语文的教材文本就是要发挥优化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基础上探寻教材应有的价值内涵,帮助找到能够提高他们人文素养的知识,促进他们阅读知识和技能的有效生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杨生栋.对语文教学中“用教材教”的几点思考[J].语文学刊,2007,(1).

[3]吴忠豪.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课程·教材·教法,2005,(11).

[4]赵小雅.从“教材”到“课程资源”——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吴刚平博士谈课程资源[N].中国教育报,2004-7-9.

(黄甫生 江苏盐城阜宁县张庄中学224403)

猜你喜欢

内涵文本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活出精致内涵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挖掘习题的内涵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